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元整合,四课渐进,主题阅读”力求打破以往的教学传统,对单元课文进行整合,补充相关阅读材料,通过预习检测、释疑解惑、主题阅读、读书交流这四个课时进行学习,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各界对阅读教学的不断重视,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成为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在小学中高年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从实施单元整体架构、明晰单元学习主题、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课时学习活动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单元主题阅读的教学设计,从而开展好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精读课文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环节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把一个单元看成相对自足的学习整体,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下,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和发展,充分发挥文本价值,以清晰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不同年段之间纵向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们河东区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我们抓住"阅读"这个灵魂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现行语文教科书的单元为基础,围绕着单元主题进行大量的课内阅读,致力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用大约1/3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科书的学习,其余的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大量相关的阅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主题单元教学”是指以一个单元来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统筹安排,内外连接,使整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主题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以主题为线索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它具有针对性、系统性、连贤肚等特点。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众多的语文教材都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写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编写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选择、取舍和重组,突显教材主题思想,强化学生的语文技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主题单元的有效教学得以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六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以整体性思维来思考教学问题,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分析,优化组合,整体设计,以整体渐进的方式推进教学,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单元导读课一个新的主题单元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对单元有一个整体认知,犹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时,教师引领学生整体式阅读整个单元则是顺势而为了。1.学习单元导语,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单元导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只引导学生关注人文主题,还要关注文本的语用主题。知识的习得需要有方法,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需要经历"在学习课文时认识它,在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巩固它,在习作过程中运用它"的过程。所以,备课时,需要有单元整体设计的思想,让这一项能力的形成贯穿在导读、课文阅读、丛书阅读、  相似文献   

8.
李彩梅 《家长》2023,(33):165-167
<正>主题单元教学指的是以一个主题为教学的基本单元,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把主题单元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在设计初中英语作业时以单元主题为引导,不仅可以发挥作业本身的巩固知识价值,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洁梅 《教师》2022,(1):24-26
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单元主题教学与小练笔进行有效结合是近几年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方法时,需要以单元主题为指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重组,使学生能够接受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不同的单元教学主题都有与之对应的习作目标,学生在进行单元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小练笔,从而达到同步训练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知识能力与表...  相似文献   

10.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主题单元编排的,其中有些单元主题是围绕游记内容来安排的。那么如何进行游记类课文单元整组的教学呢?笔者对游记类课文单元整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究,实施了"三步推进,读写联动"的游记类课文单元整组的教学策略。一、着眼目标,统筹安排根据游记类课文所处的年段、单元的目标要求,梳理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游记类课文和教师指导游记习作全盘考虑,整体架构。1.立足单元整体架构。以单元目标为支撑点,  相似文献   

11.
<正>以往,我们采用的导学案是按照课文的顺序,逐篇设置预习课、精读课、习作课、测验课等,每个课时均设有学习目标、学习思路。2015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校启动,我对其课内海量阅读的理念进行了深入学习,设计出单元整合式的导学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课型,进而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量阅读,不断提高语文素养。预习过关课:每单元2个课时,每课时预习1—3篇文章。如六年级下册第二  相似文献   

12.
黄宗耀 《天津教育》2023,(11):162-164
<正>将主题式单元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知识,准确把握重难点,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提高学习针对性。同时,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更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要。一、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单元教学是指以整体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以多篇文章促进单元整体教学,将自读、默读、分析、写作等方面相互融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辅助的教学整体。主题式单元教学是指立足于课程目标,制定多种教学主题,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深入探究与组合阅读文本,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推进阅读教学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聚焦单元主题,对教材进行的"二次开发",目的是实现全部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是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主题为魂,秉持"以篇为范例,授之以渔"的原则,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式的单元主题教学。学生学完教材单元的文章,再整体补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改变学生学习语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强调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更关注其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做到依据单元整体目标建构单元语篇的主题意义,基于单元主题创设单元整体语境,设计单元核心任务,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单元目标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科书设计的演变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内容。它要求教师以单元主题为依据,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以及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找准单元教学重点,统筹安排,实现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接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4年来,我逐步感受到其魅力所在:实现课内海量阅读,用1/3的时间学习教材,2/3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在思考与实践中,我们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初期的困惑也一一找到了答案。一、"语文主题学习"的主题从何处来"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围绕主题进行教学,那么,教学主题从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作一通览,并对接下来的分课学习做一规划."单元整体导读"从教材的单元导语引出阅读外国文学的意义和要求,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交流快速浏览四篇课文的感受,从而确定学生的阅读起点,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整体把握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从现行语文教材出发.学习课文后,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原来需要12课时左右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压缩在8课时左右,剩余时间进行同步拓展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样化的文本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如何抓好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乐学,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轻松识字,学会识字。主题阅读是以教学单元主题为枢纽,用"单元主题"统领整个教学流程,采用"1+X",一篇带一篇,一篇带几篇,一篇带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读少讲,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海量阅读,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在主题阅读的识字教学中,重点探究第一学段的整体识字教学策略,把整个单元的生字(识字表、写字表)都集中在一起学习,积累学生的识字量,拓展学生的识字面。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那么,在语文课上,学生到底应该如何读呢?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通常是围绕主题进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先确立简单而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采用"研、品、写、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大量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阅读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分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单元的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篇文章都是抓住语言、动作、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