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码转换在大学校园内极其普遍,文献中有关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的研究颇多,对普通话与方言间语码转换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调查、访谈、观察记录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收集语料,在探讨大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间语码转换的态度和情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两者间语码转换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疆5所重点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语言认知、语言情感和语言意向三方面考察了新疆大学生对汉语的语言态度,并比较分析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大学生汉语语言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新疆大学生对汉语具有良好的认知和深厚的语言情感,哈萨克族大学生对汉语的语言态度最为积极。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汉语语言认知和情感方面差异不大,在语言意向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民汉一体化教学"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的汉语语言态度,促进效果与民族特质、政策推行时间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英语课程改革的浪潮使国内英语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法单纯依靠母语教学的窘境,并且自然教学法也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真实、有效的二语语言环境。但国内实际的中学英语课堂当中,使用汉语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英汉语码转换频繁发生。试图从自然教学法中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出发,结合笔者的调查问卷,分析英语课堂上英汉语码转换的作用,探讨英汉语码转换成为自然教学法教学技巧补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两种语言文化接触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在媒体和日常生活中,英汉语码混用的现象应运而生。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以兰伯特的变语配对实验为主,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辅,选择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英汉语码混用的倾向、态度和对该现象长期影响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码转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文章通过探讨英汉语码转换的形成与发展,它的主要形式、使用范围、使用人群及使用动机,使人们对这一普遍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是社会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中分别论述了教师的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课程特点、教师角色和教师心理动机四个方面的顺应性,指出了英汉语码转换对实现课堂教学目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小红 《考试周刊》2011,(51):25-26
语码转换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应用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和于国栋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从顺应性的角度探讨报刊广告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广告中语码转换的分布模式和潜在的语用动机,而且对广告商的广告创作和广告读者的理解有一定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的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大学校园中教师和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码转换。尝试对大学校园交际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作出分析,指出英汉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9.
以260首含有英汉语码转换的歌曲为语料.运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分析词作者进行语码转换的动机.结果表明流行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并不是任意行为,而是词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预先设定的一种言语行为,旨在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培训与研究》2009,26(5):45-46,63
本文以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和模因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种情况来分析该语码转换;第二部分分析该语码转化中存在的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和模因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种情况来分析该语码转换;第二部分分析该语码转化中存在的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论述在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码转换这一普通存在的现象。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重点研究了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顺应功能,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课堂语码转换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汉两种语言.教师是否在英语课上使用汉语-直备受争论.为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效果,了解全英教学模式是否适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现状和学生对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意见和看法.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赞成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汉语,认为英语课上教师插入汉语有助于商务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梅州嘉应学院外语系的二年级四位精读教师的上课录音和对该年级的162位学生的问卷调查,从顺应性理论分析了精读教师在课堂上普遍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并以此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影响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因素很多,但我们认为精读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要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5.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网络广告语言也出现了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语码转换现象。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以汉语为嵌入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并运用语用学理据分析其出现的心理动机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码转换是校园里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交际意图。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帮助阐述说明、表示突出强调、简约时尚个性、表意含蓄委婉、引用原词原句等等。对学生而言,语码转换既是一种会话策略,也是一种英语学习手段。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一直以来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类重要学科,因此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方法研究成为英语教学中关注的话题。语码转换就是语言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现象和方法。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应用英汉语码转换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也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其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英汉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改观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对语码转换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分析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进而剖析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用英汉语码转换的好处,其次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原则和类型,最后提到该种英汉语码转换给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启示。寄希望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维汉口语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和地域等因素与其对口语语码转换所持态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笔者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学生地域差异与其语码转换态度相关性较小,而性别和年级等因素却与语码转换态度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时常发生。本研究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CERW(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课堂观察、录音分析、课后访谈的方法,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使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基本都有使用英汉语码转换,但师生对于使用语码转换的态度不一。针对这些发现,提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语码转换时应该遵循目的语优先原则、发展原则、目的性原则,以便充分挥发语码转换的课堂作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