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虽然多地高考写作中不允许写诗歌,但诗歌从来没有远离我们的视线,甚至一直滋养我们的写作。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我一直尝试着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让学生们完成一篇篇有意境有情感的作品。诗人把情感建立在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之上,使之变成一种意味无穷的审美情趣。而记叙文不管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也都在传达作者的情思。虽然文体有别,但语言艺术是有共性的,我仍然觉得古诗词表"情"方式对记叙文写作有很多有效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写作与自我     
正写作是表现自我的,文中即使不出现"我",也处处有"我",就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但是,写作过程中的自我并非自然状态下的自我,也不是被动静止的自我。写作之难,就难在它是一个唤醒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写作魅力之所在。一《滕王阁序》虽已能成诵,最近读之,又有一番新的感悟。其实,这是一篇"跑题"之作。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除了它对美景有"落霞与孤鹜  相似文献   

3.
李德元者,清澜之写作"偏才怪才"也.这小子,一直在看书,但不爱看语文课本;一直在写作,但不爱写我布置的题目.按照我的说法,在语文世界里,他是个真正自由的孩子.我愿意给他自由,也敢给他自由,因为对他的小脑瓜里千奇百怪的想法,我抱着很大的兴趣和很大的信任.在我特别享受他的"不太听话"的背后,是他像小喷泉一样不断喷涌出来的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向美之心     
<正>向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们在追求美的时候,却往往因为人事物的不够完美,而停下追求美的脚步。向美之路真的那么难吗?"我"不完美,但"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焰火。"我美己美",并非完人的"我",装扮华美的将不仅仅是自己的天空!当下,总有时尚达人的"搭配指南"、"穿衣宝典",被粉丝们奉若圣经。于是大街上的少男少女们,去年全是梨  相似文献   

5.
因为职业缘故,独眼龙我常接触老师们关于写作的论文与学生的习作,我有一点感触,那便是不少人注重写作技巧而忽视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表达。其实,我国古代写作理论很早就看重自省与内观,强调体悟,这里的自省、内观和体悟,便是要求为文有心。刘勰把自己的文论著作定名为《文心雕龙》,这里的"文心"既是文章之心,也是文人之心,写作者只有以心为文才能使文亦有心。  相似文献   

6.
正张惠雯日前在接受访谈时说: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全职的家庭主妇和母亲,可能一两个月还不能写一个字。孩子的婴幼儿时间就这么几年,所以当好母亲是我目前的生活之重。但写作仍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就像我在《在南方》小说集后序里写的,它赋予我的生命意义。福楼拜曾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谁把这个美好而耗费精力的才能掌握到手,他就不是为了生活而写作,而是为了写作而生活。"我完全  相似文献   

7.
薛云平 《考试周刊》2014,(76):53-54
"意",文之先也。"意"是"文心",是"灵魂",也是作者内心意愿、精神的需求。作文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就在立意的优劣,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注重立意。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时三思而行,确保文章立意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相似文献   

8.
如今,短信、微博、微信都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令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与之衍生的"微写作"也引起了大家的追捧。如何以最少的字数和最快的速度达到"我笔写我心"也成了初中老师们需要重点去教的内容。众所周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中考语文的写作部分也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所以写好作文很重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教会中学生写作呢?这是各位老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记忆与印象"作为史铁生的写作之源,经历了极限体验、反思生存、通过写作寻找生存的意义以及把"记忆与印象"作为写作之源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写作与自我     
写作是表现自我的.文中即使不出现“我”,也是处处有“我”,就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但是,写作又是一个唤醒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写作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欢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相似文献   

12.
周末,按照惯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周记。要求提得不多,但我非常强调"真实"两个字:写真实之事,抒真实之情。因为"真实"是写好作文的条件,也是写作文的目的。只有写真实之事,抒真实之情,才能把写作当作一种需要,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有血有肉,打动人,影响人。  相似文献   

13.
近来写作之谈,趋于“现代”。而称谓现代,即以西方文学为楷模,从心理、思维、结构、传播、接受诸学入手去论写作,这是好事。但中国人毕竟是用汉语写作,因此,要使写作研究不脱离实际,写作理论家们似乎还应用现代思维方法去研究研究中国的传统写作理论,使之系统化现代化,才对于汉语写作者们实有裨益。 中国的传统写作理论,似乎可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那就是“辞达而已矣”,也就是《尚书》里面说的“辞尚体要”。事实上,“辞达而已”四个字,表达了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辩证关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实现这个目标,语文老师们各出奇招,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情况,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研究,现就此谈谈收获和体会。一、引发学生乐于积累,垫好作文之前提阿基米德曾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  相似文献   

15.
一 关于当前的中小学写作教育,有专家用"三无"来表达自己的评判.所谓"三无",即无法、无序、无效.对这个说法,我一直心存疑虑.以中国之大,人才之多,思虑之广,谋略之精,怎么会在效率和方法上毫无建树?实际上,从教学层面看,一线的写作教育不仅方法众多,甚至连"诀窍"、"秘籍"也不稀罕,其教学效果也不容粗暴抹杀. 在我看来,当前写作教育的问题不在方法与序列,也不在效率.或者说,根本问题不在这里.单纯强调写作教育中的技术性缺陷,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刺激写作教育中的GDP冲动,引发技术改革上的"大跃进运动".在少数理论家的心里,希望建立一个终极性的教学序列或包打天下的训练体系,来解决写作教育中的一揽子问题,这个念头一直在狂妄地骚动.另一个则更值得关注,专注于写作教育中的技术问题,很容易将写作教育中众多纠结不清的问题浅表化和模糊化,而更为根本的内容却被我们忽略了,结果是南辕北辙,或者买椟还珠.借用一百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话说,"体"之不存,"用"之焉附?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7,(Z1)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是一个不会阅读的人处在生活的海洋中也不知道或者不会把生活的甜酸苦辣写出来,所以我说,阅读是滋生生活之美、孕育写作欲望的源泉。写作教学不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综合施治"。其中,抓  相似文献   

17.
<正>写作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离开了自我,写作就会魂不附体。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在我的写作之国中,我是不容置疑的王!"一、缘由:众里寻"我"千百度对儿童而言,写作文就是在写自己,写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发现。可是,从大量的儿童习作中,我们却找不到那鲜活的"自我"、"不容置疑的王"。自我意识的沉睡导致了儿童的习作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一)茫然无"我"雪后的校园真美呀!同学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做游戏。动物们都冬眠了,刺猬、青蛙、小松鼠都不出来了。路上  相似文献   

18.
《高校理论战线》创刊20年了。20年来,我既是忠实读者,也是作者,与刊物的编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一个刊物保持20年不断的联系,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也是很难得的"知遇"之情。我从刊物的文章中,学到不少东西,也在为它的写作中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个QQ写作群里,有位写手大咖说了这样一番话:"文不厌改!我每篇习作要么不写,要写就写精。如果它不发表我就继续修改,直到写成为止。这不是矫情和赌气,而是尊重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字,也即不辜负自己!"闻罢此言,我心里不禁为之一震,顿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我也爱好写作,业余时间几乎都被写作占据了。虽然偶尔也有几篇豆腐块发表在报刊上,但由于我这人最烦改稿,只要写完就不愿意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因此大部分习作正以废稿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是这句话好像不太适用于写作.很多初中生对写作的态度真的称得上是"谈写色变".我作过一个调查,班级内有近二成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对写作有"恐写怔",另有两名男生在大考中也有交白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