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地读,充分地读,用心去读,用心去感悟。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都被激活,与文本发生碰撞,激起了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小学生阅读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引导。”如何引导?如何点拨?关键是教师要明确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地探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如在教《动物园的晚上》一文时,开始引导学生就题质疑:谁去了动物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去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在此基础上可以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再产生新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很难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因此,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存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教师就像一个"搭桥牵线"的人,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化解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疑难,善于捕捉师生在互动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教学要进行“对话”,就必须保证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保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实现这一切的根本途径就是“读”。因此,阅读教学的主角就是“读”。下面我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体会,具体谈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教学要进行“对话”,就必须保证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保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实现这一切的根本途径就是“读”:因此,阅读教学的主角就是“读”。下面我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体会,具体谈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嘱咐》一课 ,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期望 ,读懂蕴涵在朴实言行中的母爱。如何让学生从“无声”处悟到言外之意 ?一、自主朗读 ,感受“无声”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使他们自主地、充分地去读书 ,兴味盎然地去读书 ,在读书活动中体味“无声”之意 ,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节时 ,出示句子 :“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 ,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 ,再指导学生体会…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认为指导引领与自读自悟相结合的“收放式阅读教学”不失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而不讲究读书的方法,不注意培养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一、读书与思考结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一方面要给足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多层次、多方式的阅读空间,并适时地予以点拨、引导,以提高读  相似文献   

9.
充分地读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使他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老师则是导演,组织、引导、点拨、调控、激趣,使学生主动地读,兴趣盎然地读。比如,教学《拾贝壳的小姑娘》时,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阅读,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一是初读感知。运用“当画家菖菖时,小姑娘菖菖”的说话设计,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把握。二是再读感悟。借助“小姑娘真菖菖啊!”的句式表达出“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这样的感叹。三是研读深悟。抓住小姑娘神情变化的语段,仔仔细细地品味,从而去发现、去领悟小姑娘等待的不易以及人性的善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内自读课,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内进行阅读。课内自读课的教学时数多为一课时,而教学内容多,时间紧,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呢?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采用习题式导读法进行教学。 何谓习题式导读法?就是教师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目标性检测方式,精心地设计各种类型的诱导题,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研讨,教师点拨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更多地反思忽视儿童的教学行为。尝试着从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敏锐地发现这个非常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良机。从侧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性阅读入手,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帮助学生解决的是"读什么"和"怎么读"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的深层次阅读,受到良好的阅读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达成。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去了理解,要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那么,怎样才能在文本阅读中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需要以大量的阅读材料为资源,在学生课内得法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但课外阅读决不能止步于任由学生放任自流地阅读,而需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引领以及活动组织,让学生读有方向、读有策略、读有收获。本文提出要精心前测,洞察读前学情;设置活动,推动读中思考;知识竞赛,丰富读后评价,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很难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因此,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教师就像一个搭桥牵线的人,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通过老师循循善诱地教导、引导、疏导,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利用好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适当拓展阅读空间,善于创设条件,优化教法,通过指导、引导、点拨、激励等措施,教会学生会读、善读、爱读,鼓励学生敢想、会想、肯想,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学能力与写作能力。而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在于,让学生懂得阅读、喜爱阅读、享受阅读,这就离不开教师的静心引导,陪伴共读,分享交流与点拨提升。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多读教材,读好教材,教师还要联系范文点拨写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教师还要在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积累进行仿写、写读后感、写日记等。  相似文献   

18.
所谓“引导”,就是恰当的时候点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排除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指点阅读有关课文内容,通过再读再思考,去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明确地指出:“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改其知,非谓教师滔滔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和点拨。自读会读一课书的“三阶段”、“五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分析如下:第一阶段自读,它包括三个环节:①整体概读;②批划自读;③小组议读。教学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梗…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以看出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充分地读书,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我们很多教师只注意引导学生读书,却没有引导学生去感悟,也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注重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恍然大悟""涵泳品味""妙由心悟"等词语都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语言品味、感悟必然有它的特殊性.对他们能感悟到的内容,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他们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卡罗林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该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去阅读感悟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张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把读作为一种手段,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读的平台,以读为本,引领和点拨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把语文读出来。因此,教者在语文课堂要正确把握读的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