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专家、集中识字教学流派的集大成者,至今已从事语文教育和教科书编辑工作60余年。他的识字教学思想吸收传统汉字集中识字经验和建国初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扫盲经验,以辽宁省黑山县集中识字经验为主,形成"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影响深远;识字教学思想无疑是其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思想,研究其语文教科书识字教学思想的精髓,以期对当下语文教科书编辑和识字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  相似文献   

5.
本轮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各分项内容编制中,变革最大的是拼音与识字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目前,全国10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1套小学语文教材。下面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下简称“语文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四套教科书为例,分析一年级拼音与识字部分内容的编制。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 设计理念:构建开放式识字教学,以"趣"为主线,扩大识字空间,拓宽交往互动面,让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在识字教学方面与旧教材相比,变动很大,焕然一新。新教材更贴近教学实际,便教易学,很受师生的欢迎。下面就识字教学及其对学生读写方面的促进,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与前3节识字课相同的内容:韵文、情景图、会认的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使识字环境文化气息浓郁,拉近识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相似文献   

10.
周丽婷 《教师》2010,(23):74-74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对识字明确提出“会认”和“会写”两种要求,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新教材识字量之大,回生率之高,让老师觉得任务繁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那么如何发挥教材优势,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识字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的识字教学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学年要求认9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350个。如何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熟记这么多汉字?一、在五色  相似文献   

12.
一、依据教材特点,拓展学生的识字途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在识字方面的突出特点是鼓励学生自主、主动地到课外识字。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可以说,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学生是否能找到源头活水,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做到正确引导。教学中我们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课外识字的途径。其主要途径简要归纳如下: 1.利用“用具”识字。“用具”识字,包括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玩具识字、文具识字和…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对识字明确提出"会认"和"会写"两种要求,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新教材识字量之大,回生率之高,让老师觉得任务繁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那么如何发挥教材优势,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识字呢?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使用人教版教材进行生本教育实验的过程中,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以下就如何在生本理念下有效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使用人教版教材进行生本教育实验的过程中,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以下就如何在生本理念下有效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常听老师们反映: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识字量大增,以二年级上册为例,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13个以上的汉字,这样大的识字任务完成得很困难;低年级课文篇幅较长,既要识字又要阅读,常常顾此失彼,不能相互兼顾。的确,识字与阅读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如何用好人教版实验教材,提高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韵语识字发展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韵语识字法是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小学姜兆臣校长经过十几年的实验与探索创造总结出的研究成果。1994年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汉字识字教育科学化”课题组专家鉴定,确认为是“重素质、轻负担、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8.
识字写字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本文回顾了千年来识字写字教学的发展,重点分析了古代识字写字教学的教材与方法为何长久不衰。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今识字写字教学的的弊端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游畅 《小学语文》2010,(1):107-108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在整体编排上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照语文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紧紧围绕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安排识字、写字,既保证了识字量的“下限”指标,又在童真、童趣中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强化了识字方法的引领和指导。现以本册教材“语文园地”为例,作简要分析,以期能给老师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林夏慧 《福建教育》2006,(11A):22-23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学“识字课文”识字。“识字课文”是编者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多种识字方法而精心编写的识字教材。识字课文中的词串识字,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识了字,认识了事物,又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