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教学目标:1.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好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断定”“目不转睛”造句。3.学习通过人物外貌、神情、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三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都有一个幸福而美好的童年,可有个小男孩,每天都在饥饿、痛苦中挣扎,幸福与他无缘。而他却有着纯洁而美好的心灵,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小珊迪。(板书课题:小珊迪)二、回顾课文,明确目标。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 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纠缠、乞求、饱受饥寒、品质”等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有关句子体会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 .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创设情景 ,导入新…  相似文献   

3.
《小珊迪》是英国作家迪安·斯坦雷的一篇作品,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珊迪靠卖火柴维持他和弟弟的生活,在换零钱时不幸被马车轧伤致死的故事。课文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守信、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我”对小珊迪的认识经...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和交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中深刻的句子,从中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教学过程]一、启读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的是一个发生在爱丁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珊迪,因为他年纪小,所以叫小珊迪。(板书珊迪,再板书小)2.设疑: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3.先过第一关。(…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但能按既定的教学设计顺利完成语文基本功训练,有效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而且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以利于培养综合型的创新人才。六年制语文第七册12课《小珊迪》重点训练内容是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加深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一位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疑点,在教学即将结束前,故意留有“空白”,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创新思维的机会。]师:请同学们把课文有关货币名的句子找出来?(找好后、教师指名读)生…  相似文献   

6.
加强考究重视朗读培养能力──《小珊迪》一课的教学设计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李平《小珊迪》一课是第七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对小珊迪卖火柴被车轧死的经过的描写,表现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也表达了作者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  相似文献   

7.
《小珊迪》是六年制语文第七册(24课)新选编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小珊迪卖火柴给人换零钱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而悲惨死去的故事,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残酷,热情地赞扬了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贡。文章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可分四步进行。一、感知课文,直奔中心。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要求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印象,问:小珊迪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课文写了他干什么?他是怎样卖火柴的?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后,再引导他们找出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1. 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2. 引导学生在弄清各节节意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意。3. 会用“断定”、“不能不”造句。  相似文献   

9.
《小珊迪》(第七册)是一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赞美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好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文章结尾告诉我们:是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打动了人们的心。那么,究竟是什么美好的品质打动人们的心呢?为什么这些美好的品质能打动人们的心呢?这正是阅读这篇课文应该知道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为此,我想谈谈如何围绕这个重点安排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语境,理解“乞求“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在朗读领悟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和感知小珊迪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感知他饱受饥寒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感知小珊迪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小珊迪》是一篇感情真挚、令人一洒同情之泪的佳作。课文通过讲英国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因换零钱而被马车轧死的悲惨故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赞美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  相似文献   

12.
扎实训练理解领悟品味情感———“九义”六年制小语第七册第6课《小珊迪》教例评析南宁市逸夫小学程文林【教例】教学目标:1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断定”、“目不转睛”造句。3学习通过人物外貌、神情、...  相似文献   

13.
教学案例 《小珊迪》中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动人心魄,催人泪下,为让学生深切感悟,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学了课文,小珊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小珊迪是个诚实的孩子。他饥寒交迫,很需要钱,  相似文献   

14.
《小珊迪》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中小珊迪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贫穷凄苦的生活环境以及悲惨的命运催人泪下。课文语言虽质朴无华,但极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典范课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必须富于激情,而且这激情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充分抒发内心的伤感、同情、怀念、崇敬等感情,以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入情入境。根据课文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首先播放电影《三毛流浪记》片断,指名学生谈一谈观看电影片断后的感受,然后顺势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教师导言):在一百多…  相似文献   

15.
《小珊迪》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饱受饥寒的孤儿——小珊迪为照顾自己的弟弟,流浪街头卖火柴,最后惨死在马车底下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重点,又要紧扣文章的感情基调,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小珊迪的悲惨遭遇和优秀品质。兼顾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6.
《小珊迪》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通过对小珊迪卖火柴被马车轧死的经过的描写 ,表现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也表达了作者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文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先写卖火柴 ,再写遇车祸 ,最后写小珊迪惨死。其中 ,在“卖火柴”和“遇车祸”两部分中 ,有一个过渡段 ,写了作者对小珊迪换零钱不回的猜想 ,但又觉得他不是“那种人”,然后 ,顺畅地引出小利比的到来 ,道出了小珊迪不回的缘由。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 ,我采用从过渡段切入 ,导读全文的教法 ,引导学生读中体会 ,读中…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小学生深刻地感悟课文中的思想情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小珊迪》这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它描写了英国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的悲惨故事,颂扬了他诚实、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由于作品时代离生甚远,学生不易体悟字里行间流露的辛酸苦难,也很难理解小珊迪难能可贵的心灵美德,为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文理解教材真谛并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真情参与"是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 深入研读课文 ,感受小珊迪“把诚实和善良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高尚品质。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对弱者的同情 ,对诚实与善良美好品质的向往。一、听写导入1 听写 ,并把句子补充完整。(1)珊迪乞求我买他的火柴 ,是因为……(2)因为 ,我断定珊迪不是那种人。(3)珊迪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那是……点评 :这种开放、互动的听写 ,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听写训练演绎成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 ,融词语检测、课文理解、语言发展等多维功能于一体 ,显示“立体教学”的特色。二、立体研读这篇课文老师已经教过四五遍了 ,课文也读过上百遍了 ,每…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自豪”“清澈”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4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教学录像片。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试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用“自豪”“清澈”造句。4.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中的“读读写写”。二、…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