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庭审判中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关键环节。但是,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证人不出庭现象大量存在,有其必然性。以立法来强化对拒不出庭的证人制裁。不能根本解决证人不出庭的问题。因此,设定必要的法律条件,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和使用其庭外证言十分重要。合理界定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严格规范证人在法院之外提供证言的程序,应当成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确立了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强制作证、拒绝作证的处罚、证人补助(偿)制度,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立法指导思想的顾此失彼,司法机关对证人出庭作证在认识上的偏颇,以及配套制度的缺失,可能让缺乏系统化和科学性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发挥效用,其立法意旨难以实现.在《修正案》的实践中,我国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环境,让证人真正出现在法庭上,让证人的当庭作证不再变成“审判秀”,而能对控诉、辩护和裁判都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诉讼程序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已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桎梏。本文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证人证言制度,全面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97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庭审中存在出庭作证率极低、出庭作证极不情愿、出庭作证敷衍了事等证人作证难的问题。而证人不出庭,审判人员无法主持对他们提供的证言进行质证,由此会造成许多危害后果。本文通过分析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提出了证人出庭作证难的立法对策,以期完善相关立法,促进刑事审判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5.
证人证言是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证据之一,它对于案件的查明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刑事证据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早已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但是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证人不愿作证、不敢作证或不愿、不敢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突出,从而使这种最常用的证据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我们应尽快地完善有关法律,建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从而尽可能地让证人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证人不出庭作证成了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介绍"隐蔽作证"制度,探讨"隐蔽作证"制度在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建构及其保障措施提出构想,进而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证人拒不作证,拒不出庭作证现象广泛存在,以及证人作伪证、证言内容失实等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这些原因,提出完善我国证人制度的若干构想,包括完善我国诉讼中证人资格问题、明确证人出庭范围、有效的证人出庭作证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但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作证效果不强等司法现状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正是解决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顽疾的契机。针对其中存在的出庭标准缺失、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本土完善,形成行之有效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9.
证人出庭作证难是当前困扰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导致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立法上的不完善是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主要因素。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的关键是从立法上完善证人制度,以期最终实现证人证言的证据功能和价值。本文就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主要从法律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立法应如何完善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人制度的完善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必然结果。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拒不作证或拒不出庭、证人作伪证及证人证言的反复等现象普遍存在。本分析目前我国证人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外国立法例,提出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建议,包括建立证人适格制度、增设拒绝作证以规定、明确证人拒不作证的法律责任、增设证人宣誓制度、重视对证人的权益保障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民事诉讼领域已经基本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但是对证人作证包括出庭作证的保护制度还未真正完善起来。本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加快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制度,以适应司法审判制度改革,早日同世界司法审判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是一项重要的证据。而我国法律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还不规范,也不够完善,甚至有些还是相互矛盾,而且对证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因此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便,不利于法律公平公正的实现,因此,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非常必要,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措施及证人出庭作证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3.
证人作证是刑事审判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能体现司法公正,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增加庭审的透明度。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率低,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证人作证的立法不足、证人保护制度不完善及证人普遍担忧遭到打击报复,现有的证人保护措施无法充分调动证人作证的积极性。结合国内外证人保护的制度建设,就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证人拒绝作证权是世界许多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的封建法制中也有所体现。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立法规定证人负有作证的强制义务,仅部分亲属有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权利,至今尚未确立系统的证人拒绝作证权制度。证人拒绝作证权的存在,是刑事诉讼法律价值多元化和社会利益权衡的结果,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因此我国刑事诉讼应当在借鉴古今中外法律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享有证人拒绝作证权的主体范围,以及拒绝作证权的行使和限制等方面作出完善。  相似文献   

15.
诉讼法律制度中存在着证人保护制度不健全、忽视证人损失的补偿、证人作证缺乏强制性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制订系统的“证人法”。从证人资格、证人的权利与义务、证人保护、证人补偿、证人奖励、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立法,以此保障证人的合法权益,改变证人出庭作证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等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就必须在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完善的对策,如改革证人作证制度,建立证人拒证制度,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建立证人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制度中的普遍原则和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法庭审判中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关键环节。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证人出庭率低、证人作证难的普遍现象,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鉴于刑事证人在诉讼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证人保护措施的逐步完善,要求刑事证人出庭作证不仅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是否科学和进步的标志。我国现行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证人出庭率低,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本文主要分析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与外国的对策相比,对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证人出庭制度似乎变成了证人不出庭制度: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实行简化审理,证人很少出庭;即使在普通程序中,法律也不要求所有证人一律出庭。对于仅剩的需要证人出庭的案件,却存在着无法强制证人作证的问题:由于律师无法对尚不存在的证人证言提出异议,启动法院强制证人出庭的权力变得不切实际;而特定近亲属享有免于出庭作证的特权,法院无法强制其出庭。需要肯定证人出庭制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机制改革,赋予被告人审前充分的质证机会、扩大适用认罪案件程序、将证言分为尚未取得和已经取得两种情形以及将特定近亲属的免于出庭作证特权改为拒绝作证特权。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建议有:明确证人资格,厘清特定身份证人及单位证人的作证资格;明确证人出庭作证义务,允许当事人自行引入的证人免受强制性措施;加强证人出庭作证权利保障,完善证人出庭费用补偿机制,加大对证人的保护力度,赋予证人特定情形下的免证权;借鉴国外经验时,对证人宣誓等制度,不宜盲目照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