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受到压力.这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并使物体紧压斜面.因此,重力G应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1.置于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斜面、垂直斜面的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F=mgsinθ、N=mgcosθ。有些情况下,能迅速地再现这两个公式对问题的处理将是有意义的。然而,学生却容易将两式中的三角函数记混淆。教学时,我作了这么一个比喻:将斜面比做滑梯,物体m比做小孩,小孩在滑梯上下滑。我说:“看谁下滑快,赛一赛”这样,下滑(下滑力)和赛一赛(赛与sin谐音)便连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斜面上重力的分解”是高一新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教材(人教版)第15页【例2】中只用图示表示重力的两个分力随倾角变化的关系,还用到了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学生难以掌握。为了让学生能够按力产生的效果对斜面上重力进行分解,并且直观地根据看到产生的效果来透彻理解斜面上重力的分解,笔者自制了一个“斜面重力分解演示器”。器材:方木块两个,富有弹性的约1m 长的直木条一根,档板1块,重约100g 的小球1个,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较小的力就能发生形变)2根,小方纸盒2个,细线1根。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分解为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料面的分力,这是讲述力的分解的一个重要例子。用板书作图虽然能得到结果,但两个分力随斜面倾角的变化只能从理论上讨论。为了能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这个变化过程,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设计制作了活动投影片《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制作方法:一、制单片:投影片由四层单片叠成,各片尺寸如图所示,单位:厘米,比例尺为1:4。图中线条可手工画制,也可复印或激光打印(图中字母abCd为组装记号,不必画出)。图1为固定片,可以保持重力大小方向不变。图4为旋转…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压力》和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两部分教学中存在两个难点:①认识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重力的关系;②认识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所产生的两个效果:使物体压紧斜面和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应用常规的板画分析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斜面压力演示仪》,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力信号显示出来,从而简捷、直观地表现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效果;并能反映斜面倾角变化时压力与重力沿斜面使物体下滑分力的变化情况。有效地解决了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人们常把物体的重力mg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得到的两个分力分别为F_1=mgsinθ、F_2=mgcosθ,如图1所示. 不少人把F_1=mgsinθ叫做下滑力,把F_2=mgcosθ叫做正压力.乍一看,似乎是没有问题,但仔细分析下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并且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新版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人教社物理室编 )第一册第 138面第 (4)题笔者认为是一道错题或者说是一道不完善的题 .原题为 :“质量 m=3kg的物块 ,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10 N,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 s=2 m,斜面的倾角 θ=30°,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该题的错误在于 :题目未明确说明物体的初始状态 .如果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拉力 F =10 N的作用下无法使其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 .因为沿斜面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 ,一个是拉力 F,一个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gsinθ,且 F 相似文献   

8.
李智 《吉林教育》2005,(12):22-22
新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人教社物理室编)第一册第120面第(4)题我认为是一道错题或者说是一道不完善的题。原题为:“质量m=3kg的物块,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10N,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s=2m,斜面的倾角θ=300,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该题的错误在于:题目未明确说明物体的初始状态。如果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拉力F=10N的作用下无法使其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因为沿斜面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个是拉力F,一个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且F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  相似文献   

10.
"斜面上重力的分解"是高一新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教材(人教版)第15页[例2]中只用图示表示重力的两个分力随倾角变化的关系,还用到了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学生难以掌握.为了让学生能够按力产生的效果对斜面上重力进行分解,并且直观地根据看到产生的效果来透彻理解斜面上重力的分解,笔者自制了一个"斜面重力分解演示器".  相似文献   

11.
“合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若干分力的代数和。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假设F_1和F_2是两个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分力,按力学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求出两个力的代数和:F_1+F_2=F_3。如图一所示。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在分力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合力最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两个分力要作用于同一点,二是两个分力夹角最小。即使多个分力也仍然满足这样两个条件,用一个物理中合力原理与学校内部管理类比,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总体目标,应善于发挥学校内部机制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2.
1斜面的自锁现象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慢慢地增大斜面的倾角θ,当倾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开始滑动。在物体刚开始滑动时,静摩擦力最大。根据物体平衡条件,有:mgsinθ=μmgcosθ∴μ=tanθ由此可知:θ=arctanμ,此时θ角被称为摩擦角。显然,当斜面的倾角小于θ时,在斜面上无论放多重的物体,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始终与静摩擦力平衡,并且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不会滑动。这就是斜面的摩擦“自锁现象”。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积极合作才能成功实现的,是二者“合力”作用的结果,物理学上讲同方向两个分力叠加,合力效果最大,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比喻成两个“分力”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做两个“分力”之间的“角度”。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切入点以年龄为基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分为:老、中、青,三代,其思想各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因客体的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旨在表明如何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最适宜的“角度”,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在实践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学物理教学中一次探究性教学的尝试以及我们的反思。1教学案例首先,教师从“一桶水可以由两个力气较小的孩子共同用力提起;也可以由一个力气较大的人用力提起”例子(如图所示)的分析比较中提出“等效替代”、“合力”、“分力”以及“共点力”等概念;然后,明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是:“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分力之间的关系”。师:关于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分力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能否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思考一下,猜一猜它…  相似文献   

15.
实验11.D.2.A.3.A、C、D.4.D.5.B.6.B、C、D.7.因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研究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关系的,若合力与两个分力不共面,则测出的合力不是两个分力的合力,因而产生误差.8.两个弹簧秤,一副三角板.9.F’,F,F,F’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0.不变;不同,相同.11.使橡皮条达到同样长度,也就是产生同样的形变,说明合力与两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2.(1)后加“两细绳的方向”;(2)“的大小”后面加“方向”;(3)“相同”之后加“橡皮条与线的结点拉至O”.13.可以.用一个弹簧秤先后分别测定每一个分力的大小.办法是:设两个分力中一个处于白纸的左侧,另一个处于右侧,先把弹簧秤钩住左侧的细绳套,用一条细绳拉右侧细绳套,在两个分力共同作用下,使橡皮条结点到达O点,记下弹簧秤读数;然后再把弹簧秤钩住右侧的细绳套,保持原来右侧分力的方向,同样用一条细绳拉左侧细绳套,也保持原来左侧分力的方向,并使橡皮条结点仍处于O点,这样就可测出另一个分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刘守新 《物理教师》2005,26(1):63-63
原题:等重的两个木块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两木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且μ1>μ2,tanα=μ1μ2,求绳子与斜面上的最大倾线AB之间的夹角θ(如图1所示),应满足什么限制,它们才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相似文献   

17.
一、不定项选择题1.在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夹角的关系图线,由图像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N≤F合≤10NB.合力的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N≤F合≤14NC.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2N和8ND.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6N和8N2.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C.摩擦力大小一定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D.摩擦一定会生热3.物块M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外力F撤…  相似文献   

18.
让数据说话     
《在斜坡上》一课,课本安排了“探究斜面是否省力”和“探究斜面省力规律”两个活动。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都会让学生填写记录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斜面能省力,这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如果要说明它的省力原理,那就要应用一点物理知识,最简单的方法是应用分力的原理来加以说明。在〔附图一〕中,设AC表示斜面,AB表示斜面一端的高度。放在斜面上的物体重5公斤,用一根  相似文献   

20.
戛 缈 一、选择题(每题中可能有一个正确也可能有多个正确)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