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与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内容联系紧密,从神经系统的角度说明了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与后面的第2节和第4节共同构成生物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学生已在高二上半学期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本节内容难度大,不排除有遗忘、混淆概念、条理不清及理解不透等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在原来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即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神经调节在本章中是教学的重点,与第三章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和稳态,第八章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内容有关,在生物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的中心内容,其中,"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是学习该节内容的基础。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该节的难点,且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自制了一款"反射弧模拟演示器",学生借此能形象、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突破了学习难点。一、自制"反射弧模拟演示器"装置图  相似文献   

4.
付静 《中学教学参考》2012,(20):128-128
神经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之一,对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的分析与实验探究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试题对这一热点进行解题分析。  相似文献   

5.
段晓娜  李毅 《考试周刊》2014,(16):149-149
<正>1.教材分析本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环境与稳态"的第1章,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此节是复习课,学生已经学过了一遍教材,又复习了必修一和必修二,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结构、细胞种类,以及物质进出细胞等,在此基础上引入"内环境",对学好后面的"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这一章的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做好了引导,才会对后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在学习了第1节《通过神经的调节》和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基础上的再学习。本节一方面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揭示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及二者之间的协调。前者内容相对简单,教材首先阐述了体液调节的概念,然后以列表的方式比较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应注意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陈志宁 《考试周刊》2011,(40):175-176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1细胞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阶段,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顺序传播即神经冲动的传导。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调节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占主导地位,相关内容不仅是中学生物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多年来高考的重点、热点与难点所在。涉及该知识点的题目分值高,难度相对较大,区分度较高,命题角度大多集中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突触处的传递,题型以选择题和实验设计题为主,复习过程中应特别  相似文献   

9.
王桂玲 《中学生物学》2012,28(10):33-34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稳态与环境"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融进必修3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  相似文献   

10.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免疫调节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的内容,在第一章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这种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在这一章仅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做了简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付艳茹 《中学生物学》2011,27(10):38-39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1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习过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之后,所要掌握的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第一种调节方式,是内环境和稳态的延续和拓展,同时又为学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内容奠定了基础。本章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理解生命活动规律,并在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调节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下面对此考点进行梳理和提炼。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结构:细胞体和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2.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或动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18):69-70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P.17介绍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中,插图2-1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这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讲解相悖。为什么两个学科教材知识会出现矛盾?是生物教材的图解有误吗?笔者经过严谨查证,尝试对图2-1 (图1)  相似文献   

14.
<正>1疑问刘聪[贵州省仁怀市城北中学(564500)]北师大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中对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描述为"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学习神经系统的第一节内容就碰到"冲动"这个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表述才能保证对"冲动"的解释既有科学性又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呢?2讨论陶勇[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526500)]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有具体的解释:"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七年级的学生对电信号(局部电流)和电流(电流方向、电压、电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以采用类比等方法帮助学生初步理解  相似文献   

15.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赖于多种器官、多个系统的协调一致,涉及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而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内容介绍相对浅显,学生在学习时常存在疑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教材比较、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等方法进行疑点分析,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 1 教学目标(1)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2 重点和难点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7.
牛波 《教学月刊》2010,(12):50-5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生物高考中是重点内容,特别是用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解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并结合图象考察学生对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的理解。此类问题学生应对是有困难的。下面介绍对此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10):150-151
本节是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三部分内容。"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实例,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部分中采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来处理这部分知识,本文对教材中的模型进行改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9.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新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章的内容,本章内容是理解第二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而且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可见其重要性.但本节内容涉及生物微观知识和系统知识,涉及面大而细给  相似文献   

20.
<正> “兴奋的传导”是高中生物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第1版)的难点,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提出有关问题,现总结如下。1 教材P.89图中的神经纤维与七年级(人教版)下册P.99图中的神经纤维是否相同? 神经纤维即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依据其是否有髓鞘分为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两种。神经冲动在两种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是有区别的。在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中,神经冲动的本质是神经纤维膜依次产生局部电流而体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