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国有40多家晚报,期发数达1000多万份,读者多,覆盖面广,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报纸类型。晚报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生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晚报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直接面对家庭。晚报新闻改革必须从增强它的可读性入手。强调可读性并非摈弃晚报的党性原则,相反将晚报办成一份面目可亲,生动活泼,市民喜闻乐见的“家常报”,更有利于党的各项政策化成细雨深入人心。新民晚报前社长赵超构曾说:“我们新民晚报走  相似文献   

2.
杨南 《新闻传播》2006,(5):33-33
《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可以说,它是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晚报,也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之一。它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为办报方针,代代传承“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文脉。在内容上,力求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成为上海市民和海内外华文读者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3.
《新民晚报》(下称晚报)创办于1929年,是老资格的“大”报,它是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全国百强报纸”之一,也是该系列报纸中报龄最长者。《新民晚报》文化底蕴深,资源富足,实力雄厚,是报业菁英和全国都市报的老大与样板。同样,该晚报文化元素多,文化价值高,其文化溢出效应颇大,是晚报界的标杆与“文化名人”,其许多文章是读者的“珍馐”,是各层次读者的工作、生活指南与宝典。    相似文献   

4.
《羊城晚报》的头版,在全国新闻界中是有些名气的。《羊城晚报》每日发行量在一百六十万份以上,居全国晚报之首,在省市级报纸中它所拥有的读者亦是最多的。不少读者认为,如今的《羊城晚报》四个版中最虎虎有生气的是头版,《羊城晚报》的头版新闻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不独广州人爱看它,其它省市的读者亦常从中得到有益的信息和启示。一张报纸,能以头版新闻打响,这不仅在晚报之中属难能可贵,在日报中也是不太多见的。最近,我们助教进修班师生  相似文献   

5.
上海新民晚报复刊一年多,发行数字从五十多万份增加到一百一十多万份,受到了较多读者的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报纸总是以报道新闻为主,因此,研究一下晚报的新闻,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报界同志说晚报的新闻面较广;通讯员反映给晚报写稿颇难,它要更短更实;广大读者则认为晚报新闻又多又快又有趣.这些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报新闻的特点;因为晚报不但要反映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新闻,更多的是要从社会生活和群众的角度去报道那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新闻.它着眼点往往不大,许多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读者可以看  相似文献   

6.
我喜爱阅读《新民晚报》,也十分钦服《新民晚报》全心全意为读者着想、满腔热情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因为它在许多晚报放弃在晚间出版传统、改为早晨出版的浪潮中,仍然挺立潮头,坚持晚报在晚间出版,让读者在当日晚上能够读到当天发生的重要新闻.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广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7.
晚报和日报在新闻报道上应该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前有些晚报的新闻报道,题材大而全,面上的东西多,概括性的语言加上一大堆统计数字,像个小日报。尤其是一版上的文章,更爱犯这个毛病。本市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多少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多少成绩,架子摆得很大,内容空泛。读者对这样的新闻往往只扫一眼标题,而在有些编辑的意识中,似乎没有这样的文章就撑不起一张报纸。而恰恰是这样的文章多了,晚报便失去了其生动活泼的特色。早在三十年前邓拓同志便讲过:“晚报既然是一份小型报纸,我们就要从这个特点出发,在‘小’上作文章。”“晚报的新闻就不要求大而全。”“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传播新闻.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在他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这句话说了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报纸,至今还忽视新闻,其中以晚报为最. 凡是报纸,不管它姓“晚”、姓“日”,还是姓“周”,都应该是报,而不是杂志.现在往往强调了它的姓,而忽视了它作为报纸的固有功能.说晚报姓晚,喻意要注意报纸的可读性,要有晚报的特点.抓报纸的可读性当然设有错,值得注意的是由此产生的晚报杂志化、日报晚报化的做法.所谓  相似文献   

9.
机关报晚报是承担机关报任务的晚报,始于60年代初。1961年羊城晚报承担了广州市委机关报的任务。以后又陆续出现过西安晚报、成都晚报、南昌晚报等同类型的报纸。但在当时,这种报纸应该怎样办,它和新民晚报、北京晚报有何不同,还不很明确。到1965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当时承担了中南局机关报任务的羊城晚报指出,“它应该办成基本上是晚报的样子”,才开始有了办报的基调。  相似文献   

10.
“晚报现象”引发的思考高云才思考一:“晚报现象”标志着晚报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笔者在上海进行报业调研时,惊讶地发现上海市民在售报亭排队等候购买新民晚报的现象,这在全国其他城市是不多见的。这张报纸目前发行量为160万份,其中95%是通过零售和读者自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提出:晚报要主动干预生活,正确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晚报也是党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晚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干预生活方面应该有相对大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晚报主体新闻应当是“软新闻”,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但仅限于此,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它应当以“软”为主,“软中有硬”。批评报道,舆论监督,要在群众和领导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该文讲的是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对办好党报,增强党报可读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刊登在这个专栏里。  相似文献   

12.
看过题目,也许有些同行会有异议:谈晚报的改革,你不在晚报的贴近性、可读性、灵活性上做文章,却论起了政治性!难道想要晚报放弃优势,板起面孔,失去读者不成? 非也。正是由于作为我国新闻界轻骑兵的晚报大都拥有离读者近、可读性强、灵活度大、发行面广等优势,才更应该在基于这些优势搞好晚报的新闻改革时,注重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丰富晚报的政治品位。  相似文献   

13.
机关报晚报是承担机关报任务的晚报,始于60年代初。1961年羊城晚报承担了广州市委机关报的任务。以后又陆续出现过西安晚报、成都晚报、南昌晚报等同类型的报纸。但在当时,这种报纸应该怎样办,它和新民晚报、北京晚报有何不同,还不很明确。到1965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当时承担了中南局机关报任务的羊城晚报指出,“它应该办成基本上是晚报的样子”,才开始有了办报的基调。但是,次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把全国所有的晚报都扼杀了。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地方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新闻评论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具风味的特色菜。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更具有可读性、互动性,它是晚报的一大阅读亮点,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地市级晚报,《江海晚报》多年前就设有新闻评论版面,2010年年初改扩版后,在副刊版开设了“夜话”栏目,作为新闻评论专...  相似文献   

15.
春城晚报是云南日报主办的一张四开晚报。它于1980年1月创刊,是“文革”结束以后最早出刊的晚报。它面向城市,以春城昆明以及省内其他城镇各阶层人民为读者对象。8年多来,编辑部执行创刊时省委批准的侧重思想教育、反映人民生活的办报方针,学习1983年冬在昆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交流的突出“晚”字特点等经验,使春城晚报受到城市各阶层读者的欢迎,发行数近年一直保持在20万份左右,最高时曾达24万多份。  相似文献   

16.
眼下,正值报刊发行大战如火如荼。我们的报纸占多大市场份额?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报社决定把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作为报社领导之一的我,也品尝了当“老报童”的滋味。我领了20份《襄樊晚报》,到襄樊西城5个卖报点叫卖。那天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4角钱卖出去一份《襄樊晚报》。一位80多岁的白发老奶奶见我这干部模样,指着我厉声问道:“你一月几百元工资也卖报,抢我的生意呀!?”我连忙上前解释,并询问她卖《襄樊晚报》的情况。她不客气地说:“你们的报纸来得晚,有时下午四五点钟到,有时第二天上午到,一天只卖十多份。”  相似文献   

17.
扬子晚报是1986年元旦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的。如今6岁零3个月。这张报纸是幸运的。它欣逢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机遇。几年中,尽管有过挫折,但始终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创刊的时候,扬子晚报的日发行量只有5万多份,现在,日发行量已突破46万份,辐射到江苏每一个县乡和与江苏毗邻的一些省。其间,报纸几次提价,没有抑制它的增长。今年元旦,扬子晚报由四开四版扩为四开八版,报价由每份一角提为一角五分。扩版前不少朋友为我们担心,担心扬子晚报发行量会有较大幅度下降。我们自己也不无担心。我们的紧邻,是创办60多年的、我们晚报界的老大哥新民晚报。江苏,是新民晚报的传统领地。现在,我们的报纸版面和新民晚报一样,每份报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打工6个年头,已当了 3年新民晚报的特约通讯员,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慢慢品尝。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同志在特约通讯员聘任大会上的讲话时时激励着我──外来民工成为晚报的特约通讯员,是我们新民晚报的新景象,它体现了我们海纳百川的精神……兴奋之余,我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当好上海300万外来民工的“旗手”。 斗胆与晚报交朋友 以前读书时便喜欢写写画画,到上海后仍乐此不疲。但只是向我所在区的宝山报、宝山电台等区内媒体投稿,对新民晚报这样名誉海内外的“重量级”媒体总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心理。机会出现在1996年…  相似文献   

19.
可读性,是近几年新闻界在探讨新闻改革中时时提到的话题。对时事报道可读性的研究也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使时事报道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不是少数人、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过程。研究时事报道的可读性,首先必须弄清时事新闻的范畴,其次还需要弄清可读性指什么。 简单地说,时事新闻报道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对最近期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实进行报道。可见,时事新闻的外延很大。 什么是可读性呢?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解释。从平时大家使用这个概念的场合看,我们认为用喜闻乐见解释比较合适。它可以理解为三层意思:一是读者看得懂;二是读者喜欢看;三是读者觉得可信,十分亲切。这三者具备了,时事报道就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了。 报纸的对象是广泛的读者,所以我们要研究报纸的可读性,必须了解读者的心理。对一个时期,群众最满意的是什么,不满意的是什么,期望的是什么,疑虑的是什么,喜悦的是什么,害怕的是什么,苦恼的是什么,关心的是什么,如此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时事报道才能“报到点子”上,才能极大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20.
春城晚报是云南日报主办的一张四开晚报。它于1980年1月创刊,是“文革”结束以后最早出刊的晚报。它面向城市,以春城昆明以及省内其他城镇各阶层人民为读者对象。8年多来,编辑部执行创刊时省委批准的侧重思想教育、反映人民生活的办报方针,学习1983年冬在昆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交流的突出“晚”字特点等经验,使春城晚报受到城市各阶层读者的欢迎,发行数近年一直保持在20万份左右,最高时曾达24万多份。但在深化改革期间,编辑部要求改革的同志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