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因此,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去辩论、去评价等,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罗元焱 《广西教育》2014,(13):77-7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通病:总担心学生自己不会学,上课滔滔不绝,面面俱到,完全不顾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一、教给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着走学生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无论学习的愿望多强烈,也只能是"无头苍蝇",在浩瀚的数学海洋中没有头绪找不到出路。因此,教师应着重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他们学着走。教学时,笔者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还得从课堂入手,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对学生潜能发展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指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本文就如下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一、数学课堂放手的必要性分析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停的讲授典型例题,忽略学生的感受,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很多教师"顾虑重重":放手让学生思考觉得思考得不到位;放手让学生解题觉得解题步骤不规范等;放手让学生讨论担心讨论的话题发生偏远等等,于是就出现了课堂上"包办式"、"填鸭式"、"注入式"的满堂灌,这种教学往往重视结果的形成而忽视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动手参与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快乐教学法",注意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因此,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理应是精彩洋溢的、智慧飞扬的和富有创造的,数学课堂同样可以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一、适时"放手"——课堂是精彩的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块饼的一半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8.
吕月花 《考试周刊》2011,(27):89-89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呢?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珍兰 《考试周刊》2010,(30):85-8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老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预设,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生本"课堂意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生本"课堂走向高效,离不开教师作用的发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旧知需要教师设置问题去唤醒;学生的探索需要教师引领到关键处放手;学生的思考需要教师引导走向深入。数学教学唯有主导、主体相结合,才能让教与学共同演绎出和谐、奋进的乐章。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玩乐"中互动、在"思考"中互动、在"操作"中互动、在“运用”中互动,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殿堂。  相似文献   

13.
教学素材是进行教学的重要载体。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做教学资源的开发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选择小学数学教学素材,让数学课堂更鲜活呢?一、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真"中"求"《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并明确指出:"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因此,我们可  相似文献   

14.
石晓燕 《广西教育》2013,(33):83-83
数学的美是深刻而含蓄的,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流程,让各种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去感受、去触碰、去体验数学的内在美,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得他们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一、节奏之美——美在动静相宜过于缓慢的氛围、过于拖沓的语言、过于散漫的讨论,会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如果课堂上缺少静静地思索空间,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同样容易失控,成为表面喧嚣、实则空洞苍白的"菜市场"。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参与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常态课堂中采用以开放题为载体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探索、研究精心设计的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双基"为切入点的数学开放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也是真正创设有效课堂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基于"文本对话"的层面从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数学阅读能力的强弱快慢;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运用;数学表征能力的准确流畅。这三方面分别是课堂评价思维能力的起点、内核与外显。通过适时的课堂评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用心灵与数学"对话"。  相似文献   

18.
吴秀兰 《考试周刊》2011,(18):94-95
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一直是现阶段课堂教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数学课堂,让老师能在课堂上放手,把舞台交给学生;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过程,及时全面评价,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参与每节课产生的过程,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师生可在轻松快乐和谐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以美丽的苗族、侗族建筑为数学教学情境,把苗族、侗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来进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苗族、侗族的建筑物让学生从苗侗建筑图中寻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何图形,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类.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丰富联系,并感受到苗侗人民的智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0.
吴云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3):113-115
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当取舍重组教材,让"日常数学"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数学情境——提出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