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文化研究是探究师生生活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体现生活诉求的教学文化正在从"教师中心"的教学文化走向凸现学生主体价值的教学文化,从师生主客对立的教学文化走向师生互主体的教学文化,从彰显科学精神的教学文化走向张扬人文价值的教学文化。体现生活诉求的教学文化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师生关系文化。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敞开了一片明亮的视野.本文借鉴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的思想理论,提出学校精神文化重建的价值转向和路径.我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调整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之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和教育人学的视界,立足师生生活,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师生学校生活,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文化中生存是每个师生必然的生存境遇和方式。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而后才是工作者和学习者。这是建构学校精神文化对师生最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的生命尊严和生活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关注师生的精神成长,关注师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生存方式成为教育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上海市宝山区大华小学是一所基本设施和师资队伍非常普通的学校,但多年来学校本着以人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教学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持久的教学生活方式,特别是它所孕育的教学价值观念会以潜在的、经验的、非自觉的方式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统合着师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价值倾向。优质的教学文化引导师生生命精神的成长,成为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航标";也由于教学文化的价值导向,才使教学活  相似文献   

6.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师生学校生活,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文化中生存是每个师生必然的生存境遇和方式。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而后才是工  相似文献   

7.
教学文化唤醒内蕴着对师生的潜能、文化意识、生命意识、个性解放意识的唤醒。教学文化回归生活应以人的发展为价值追求。教学文化回归生活需要重塑教师教学生活,改造学生学习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和营建生活性教学情境。当代教学文化还应激发师生主体意识,自觉践履教学的人文关怀,不断开拓教学文化精神养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参与其中的中小学校来说,提升了研究的自觉,提升了研究质量,也教会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在理论的引领下,学校教学实践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研究对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价值,研究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价值和师生精神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9.
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根源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在认知、情感、智慧的交流与对话中,彰显师生生命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受到课堂场域中教师异化权威以及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和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师生互动在对象、方式等方面呈现单向性。课堂交往偏于知识技能,缺乏师生间真诚的内心沟通与情感交流,互动内容偏狭,流于形式。因此,中小学课堂必须构建师生相遇的生活世界,超越工具理性的束缚,促使师生在我—你的精神相遇中,感受生命的自由与舒展。  相似文献   

10.
封面人物     
<正>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改变一所学校,重要的是优化一所学校的精神存在;提升一所学校,关键是优化所有教职员工的价值认识、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韩燕清校长一直致力于回应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当学校把诗意作为  相似文献   

11.
衣、食、住、行、玩、安全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让物理融人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体会物理生活价值,体现学以致用。现对2009年全国联系实际类高考题进行评析,以此让师生关注今后高考联系生活类考题的命题特点,以利备考复习。  相似文献   

12.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生活内容,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主要的生活场景。校园生活质量是关乎师生生命意义、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校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重要标识。校园生活质量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衡量:快乐与进步。快乐是指身心愉悦的程度,意味着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自由、舒适,身心健康舒展;进步指身心发展的程度,意味着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获得了具体的长进、得到了实质的成长,从而有一种精神的充实感、生命的成就感、生活的幸福感。只有快乐而无进步抑或只有进步而无快乐,都不是高质量的校园生活,因而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教育幸福。  相似文献   

13.
解读大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精神包括独立的精神、自由的精神、民主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人文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师生群体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对大学师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规范行为模式和方式,以及对大学整体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作用集中体现在它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录     
《中国德育》2013,(1):5-5
@刘长铭:什么是成功的学校教育?我认为是学校的灵魂成为师生的灵魂,学校的精神成为师生的精神,学校的价值成为师生的追求。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本价值,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容器或者机器。  相似文献   

15.
师生交往关系的公共性建构意指将公共价值原则贯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生活当中,从而保障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的民主性与平等性。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民主、平等、协商、理性等公共价值原则并没有主导学校空间中的师生交往生活,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空间中所享有的公民身份、课程权力以及话语权利依然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从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灵阻隔,导致师生交往愈来愈成为扭曲的交往。扭曲的师生交往会损害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教师与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重建师生交往的公共价值取向,必须以协商性、民主性、批判性和无强制性等公共理性原则为基础,保障师生的平等权利,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最终推动师生交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教室文化应该是出现于教室中的特有方式与精神价值。笔者于2008年5月~8月期间利用在纽约圣文森山学院访学的机会,走访了纽约市15所中小学,其中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中学,也有小学。通过参观并与师生的交流,感受到了中美之间教育教学的许多差异,有些  相似文献   

17.
班级文化是班风班貌、规章制度、师生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的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班级文化是师生在班级共同生活中创造并逐步形成的,对班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班级文化不仅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健康积极、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上的每一位成员时刻都受到鞭策和熏陶。  相似文献   

18.
师生课外对话有其不同于师生课堂对话的解释学意蕴。首先,师生课外对话不仅在对话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不同于师生课堂对话,而且在对话对象上也有所不同。前者少受甚至不受限制,而后者则针对个别学生或少部分学生。其次,在师生课外对话之"课前或课后师生由于学习、生活等方面而进行的平等交流"之涵义下,"伪对话"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第三,师生课外对话必须在拥有自己的对话域和对话自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对话中的理解、共识与分享、精神建构,乃至塑造与创新自我。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是班风班貌、规章制度、师生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的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班级文化是师生在班级共同生活中创造并逐步形成的,对班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班级文化不仅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健康积极、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上的每一位成员时刻都受到鞭策和熏陶。  相似文献   

20.
对话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对话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唤醒大学生主体性、彰显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话语空间,回归生活世界,倡导批判精神等路径实现教育意义分享和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