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白是中国画表现空间感的重要方法,它体现中国传统艺术对于空间关感的理解,而这种空间观念如果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中,会体现出室内空间设计空间美感的独特韵味.本文通过空白美感在室内设计中所体现出的空间美感效果的研究与理解,充分论述了传统艺术因素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结合所产生的独特空间美感韵味.  相似文献   

2.
直觉是由西方引入的术语,背后隐含着西方的本体论思维和认识论思维,造成中国现代美感研究中存在诸多预设,遮蔽了美感作为人的高级精神活动具有的复杂性。对“直觉”这一术语的清理,有助于找寻美感研究背后隐含的失误,显示美感欣赏活动自身的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学以“悲剧美感”取代传统的“优美美感”的主导地位,因为悲剧美感有利于我们民族灵魂的改造。这种悲剧美感与西方现代悲剧美感相比,虽有相通之处,更有质的不同。这种悲剧美感的主要情感是“悲凉”,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我们民族灵魂的变革都极其艰难造成的。除“悲凉”外,还有“悲壮”和“悲喜剧结合”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美感虽然是人的生命活动所体验到的一种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是,它不是单一的,从生命活动的内容来看,它具有生理上的美感、理念上的美感和超验上的美感三种类型.这三种美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并且一层高于一层.划分美感的类型和层次,对于澄清美学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书籍设计的美感和魅力已不仅表现在“封面”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书籍设计中形与神,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与统一上.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中“物我合一”的积极部分,同时还要找出蕴涵当代社会生活状态的形神关系特征,赋予传统观念以时代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自然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理论突破,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逻辑、科学美学、科学心理学、科学创造学、思维科学等不同角度全方位透视了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即科学创造中的科学美感问题。结合自己十多年来对这一问题其他层面的某些探索,得出了几点基本结论:其一,科学思维并不排斥科学美感;其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开拓者大都推崇科学美感;其三,现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师们更是欣赏和自觉地珍视那份独特的科学美感;其四,科学美感中包合某种关键性的“非科学判断”;其五,应该加强对科学美感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晴雯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给人以一种浮雕式的美感,这是作者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塑造出来人物形象。这也是晴雯能在文学名著人物画廊里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舞蹈美感是舞蹈创作与舞蹈欣赏的基础,它是美学与舞蹈学相结合的舞蹈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舞蹈的审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技艺性的特征,决定了舞蹈美感具有直觉性、情感性、思想性、民族性、享乐性的特征。理解了舞蹈美感,在创作、表演、欣赏舞蹈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感知美感了。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师职业形象的内在精神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彧 《教育探索》2006,(2):123-124
现代教师职业形象的建构是萌发于传统、立足于现实并指向未来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突破外在的、单向度的研究教师职业的传统思路,关注教师的专业意识、职业动机、职业效能感、职业满意感、职业美感等内在精神和自身的生命价值,使教师形象既表现出外在的社会角色特征,又内聚为职业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更多的时候表现为非对抗性,具有舒缓的性质与状态。应该看到生活中大智大勇、大善大美的英雄遭受毁灭的悲剧,也应该看到不公平、不合理、不理想、不完美带给普通人的摧残、打击与伤害,这或许是更普通的“平常的”悲剧。在“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等小说思潮中出现的众多的“被污辱与被损害者”、“无辜者”的悲剧形象,在冲突的性质、美感特征、价值形态等方面都同“十七年”文学中和新时期文学初期出现的悲剧英雄标示出明显的不同。“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是当代中国特殊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批特殊的形象群体。他们不仅在性格特征上自有相似性,而且在美感形态上也自成一体而且独具特征。  相似文献   

11.
美感理论是现代美学的中心问题,它一方面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中的心理学,另一方面来自夏夫兹博里的美学.洛克的认识论使美学从形而上学转向心理学层面,但这种认识论本身却不具有审美内涵,因此,18世纪的英国美学家根据夏夫兹博里的美学观念对洛克的认识论进行了改造,从而形成了美感理论.哈奇生和艾迪生分别用"内在感"和"想象"来指美感,并论述了美感的本质特征,即非功利性和直觉性.美感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现代美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美感是物我和谐的结果,而美感极致是在把美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美感的高层次状态,是一种高峰体验,从表现形式来讲,美感极致具有个人直觉性,是对象的审美性质和主体的审美能力结成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适应关系的外在的直觉表现,从表现内容上看,美感极致则是对一般美感的扬弃,它具有超越物我,超越时空,超功利性等特点。美感极致状态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美好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美感是物我和谐的结果,而美感极致是在把美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是美感的高层次状态,是一种高峰体验。从表现形式来 讲,美感极致具有个人直觉性,是对象的审美性质和主体的审美能力 结成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适应关系的外在的直觉表现。从表现内容上 看,美感极致则是对一般美感的扬弃,它具有超越物我、超越时空、超 功利性等特点。美感极致状态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美好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白酒类电视广告使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酒本身,还有人的情感和民族文化的精神美感。依据美感层次论可将美感由浅入深地分为视听美感、思维美感、思想美感。只有将这三种美感合理结合、分工明确地使用,才能使白酒类电视广告更好地表现主题,取得更好的销售效果和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美感的实现是教师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教学活动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处于心灵愉悦的和谐状态。要完成初、高中语文教学美育的任务,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感。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把握语文教学美感的总体特征;努力塑造教师美的形象:精心创设美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越来越重视。琵琶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族乐器,组织琵琶教学活动,对于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校传统琵琶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技巧的运用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演奏琵琶时表达不出美感,无法引起听者产生共鸣。本文立足于现实分析当前琵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培养学生美感的切实可行策略,以期促进高校的琵琶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谈两个基本点:①为什么说经过装饰设计的点线面会产生一种美感(联想信息),这种美感是如何产生的?②怎样才能画出具有美感和某种联想的点线面设计。  相似文献   

18.
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周启光在论文和专著中对美的新认识,主要是阐明了“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明确提出“美就是美感”、“美感(美)就是快感”。过去人们主要从哲学思辩的角度论证美的本质,而周则是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给予新的论证,这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笔者认为,美的本质应概括为“进步理想的的形象显现”。  相似文献   

19.
陈雪芹 《考试周刊》2009,(38):67-68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要有"情感,美感,语感"。语文教学能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给学生极大的精神享受。这"立体的形象"就是情感、美感、语感完美的和谐与高度的统一。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这一特点,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欣赏品评、体验领悟到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语感,获得立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雷抒雁是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位既具有诗人气质又具有杰出诗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与时代同步,顺应了人心与潮流,是时代嘹亮的号角,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诗讲究形象的运用,极富情感,是思想与形象、情感相溶相合的可读可诵的美诗。主要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大方面来剖析雷抒雁诗歌的美感特征,以汲取他诗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