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梁漱溟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尤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他对毛泽东的那次“公开发难“.在1953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扩大会议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梁漱溟发言说:“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得快……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毛泽东听后大为震怒,直斥其为“骗子“、“野心家“、“伪君子“.但梁漱溟面对这一顶顶足以将他的政治生命置于死地的“帽子“,非但没有认错,反而在其后的会议上继续质问毛泽东:“我还想考验一下党,想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这样做的后果可以想见,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梁漱溟滚下来“的吼声就已经将他淹没,一场深揭狠批梁漱溟的运动也就自然在等着他了.……  相似文献   

2.
在沉默了三十年后,八十年代初,梁漱溟发表了《东方学术概观》及《人心与人生》等著作。1987年春,他登上中国文化书院的学术讲坛,再次宣讲他二十年代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观点,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世界文明的走向。这件事在学术界引起了格外注意。尔后,出版界陆续重印、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中国文化书院在1987年秋为纪念其从事教育科研七十周年,召开了“梁漱溟思想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他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观念引起了较多的人的重视、注意和研究。这里仅就他的东西文化观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压榨下,中国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陷入了全面破产、全面崩溃的境地。“救济”、“复兴”、“建设”、“改造”农村的改良主义运动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梁漱溟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这一社会思潮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22,(3):90-96
从“治学”到“治世”,梁漱溟迅速转变自己的学者身份,全身心投入乡村建设的调查与实践,这是他所认为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他提倡以“伦理本位”为根柢的组织形式,打通以乡村社会整体发展为代表的“公领域”与以民众道德情感为代表的“私领域”之间的界限,力图探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之路来挽救乡村、促进社会发展。然而,由于时局动荡、研究院的内部分歧以及乡土社会难以打破的固有文化结构等种种障碍,乡村建设陷入困境之中。这一境遇体现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力量与具体实践的强大张力。  相似文献   

5.
想起梁漱溟     
在文界,我很佩服刚直敢言、冒死进谏的儒宗梁漱溟。梁老先生于1987年6月23日撒手尘寰,但他铮铮作响的正义之声却永在世间回荡。 记得,在“文革”闹得最凶时,梁漱溟老先生以“另类”之身,在1970年3月讨论“宪法草案”的大会上,喊出了震天撼地的真理的声音:“……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放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梁漱溟(1893年——1988年)逝世后,党、国家和人民给他作出了实事求是、郑重崇高的评价,称赞他“始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扩展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国人世人也公认他为中国现代新儒学的创始人、中国现代的孔夫于、贯通古今东西文化的世界文化名人和当代中国“一位一生从事思考人类基本问题的卓越的思想家”以及“最后一个儒家”。这样,本题又转换成为中国文化(含民族传统文化)、孔子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全面评价梁漱溟先生、促进对中国心理学史薄弱环节的研究、推动心理学本土化三个方面确立了作为20世纪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本土心理学中的地位;揭示梁漱溟 "从心性论到心理学"的本土心理学研究进程;阐释了他对心理学本土化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无我为大,有本无穷”:这是梁漱溟送友人的一幅联语。对于生死,梁漱溟“任其自然”。梁漱溟信奉孔子的“仁者不忧”之说,因此他“乐天知命”。抗战期间,袁鸿寿先生在桂林七星岩请他吃素席,饭后在一株小树下聊天,恰敌机在头上盘旋下“蛋”,袁鸿寿大惊失色,要避。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梁漱溟在现代中西文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探索作一浅论,不当之处,恳求指正。一、“中国文化早熟”说“中国文化早熟”说是梁漱溟认识中国文化的钥匙和立论之本。他曾指出,“中国文化早熟”不仅是“我民族历史特征”,且为探索中国文化一切问题的总问题,“洞见利病得失之所在”。“中国文化早熟”说最早见于《中西文化及其哲学》,实际上它是梁的“三大文化路向”说的逻辑推论。梁漱溟认为,所谓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以下简称《哲学》商务书馆1987年影印本第53页)。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的思想最终是归于佛家,还是归于儒家,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梁漱溟自称自己的思想“差不多是归宗儒家”,同时又称自己“一直是持佛家的思想”,这两者似乎自相矛盾。事实上,所谓“一直持佛家的思想”,是他就自己的思想“折入佛家一路”后对佛家的信念终生未变而言的;而所谓“归宗儒家”,则更多地表达了他直面人生现实寻求“方便”时的态度转换。因此可以说,亦佛亦儒,儒佛会通,始终是梁漱溟文化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梁漱溟不是专门的政治学家,谁也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梁漱溟的指导思想看待.但身处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并受马克思主义群体无意识哲学环境的影响,在借鉴和运用马克思的辩证法中.梁漱溟把自认为可以接受的原理和观点,作为思考和研究中国文化的方法。对此,我们可以从梁漱溟晚年完成的《人心与人生》中看到这一点,也可以从他的主要著作中概括出他的辨证文化观。  相似文献   

12.
张光茫 《生活教育》2011,(12):63-63
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一生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另一个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他率真的个性影响了他自己整整一生。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以“特立独行、一代直声”饮誉后世,在学术思想上,他自认思想的根本是儒家和佛家,从他为什么会信佛和他对印度佛学研究的贡献及对于儒佛异同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梁漱溟佛学思想不只是他终身服膺的一种思想学说,也是他一生践履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讨论和评述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中西文化比较的著作,从中窥探出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中西文化交流和冲突时的心态和应对之方。从而揭示了梁漱溟文化哲学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作为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对心理科学学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核心或中枢作用的“中间学科”;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应尊为“百术之首”;“心与生命同义”是梁漱溟的心理实质观;发生的研究法、独知法和物观法是梁漱溟理论中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辅助研究方法有返求事实法、东西比较法、注重考据法等。  相似文献   

16.
<正>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风格独异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的文化哲学以其阐扬和复兴中国儒家文化的努力而闻名遐迩,这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人。梁漱溟文化哲学思考的主题,是中国的历史出路与人生的价值意义的统一问题,他由此而深深陷入了“现代化”与“儒家人生”的困厄之中。梁漱溟的思想矛盾,最深刻地体现了现代化之时代大潮中古典中国儒家文化的反应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中国和印度三种类型。梁漱溟以“意欲”为着眼点考察比较了这三种文化,提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三路向”说,即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走第一路向,意欲调和持中的中国文化走第二路向,意欲反身向后的印度文化走第三路向。他同时又提出“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坚信中国文化必将重光于世界。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梁漱溟提出了他的早期文化观 ,其核心是文化三路向说和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有学者出于误读而认为这两个观点是互相矛盾的 ;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 ,是从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不同角度对文化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与马克思·韦伯文化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是中国近代以来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化学、尤其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同样具有突出的地位。马克思·韦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对世界文化也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梁漱溟与韦伯虽然并不着重于文化学研究,但在文化学上的论述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本文基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韦伯的“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对二人的文化观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这篇光辉著作。在这篇光辉著作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青年团工作的方针作了精辟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十分关心和重视青年团的工作,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这篇光辉著作是我们彻底批判“四人帮”竭力对抗毛主席关于青年工作的路线和方针的有力武器。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毛主席对我们青年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估价多么高啊!毛主席的伟大教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