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从目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日趋低俗的现实出发,对大众文化进行了两点论分析,着重分析了它的价值失落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文化的未来将是体现生存意义的高雅文化的复兴,但是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态度应当是:面对现实、立足引导,尽量减少大众文化的不良影响。这种积极引导应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播媒介文化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本文对人类文化发展作了历史性的考察,并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危机出发,提出了全息文化的构想。作者认为,任何文化都具有优势和缺陷,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只有综合各种不同文化的优势,创造全息文化才有可能寻找出一条人类共同生存下去的出路。从这个大的命题出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播媒介文化选择的第二个原则应该是全面性。本文最后论述了大众文化工作者提高文化素养的决定性意义。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对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对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是文化素养和如何提高文化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站在现时代的立场上,作者批评了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旧口号,提出了“文化就是力量”的新口号。  相似文献   

2.
严文静 《青年记者》2005,(12):53-55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它作为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施加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上,这一现象不断得到证明:无论是古代历史上每一次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时期,还是建国以后的和平时期,舆论传播总是空前活跃,激荡着历史洪流中的每一个人,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产生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标语口号,是舆论传播中最为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经典文化的焦虑:从精英掌控的标准到动态选择的趣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规范与模铸人思想、制约人行为的文化力量的经典文化,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的权威性与传统性。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文化范式的大幅调整,出现了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元文化因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颠覆和消解渐成潮流;正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调整,市场逻辑与消费优先理念显现出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走入消费时代的文化经典逐渐从单一性的、精英掌控的标准走向多元性的、动态选择的趣味。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自组织”特性的乡村文化“再生产”过程。然而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变迁以及城市化、现代化的多重“挤压”下,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自组织”能力也日渐式微。“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要通过主动干预,建构起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新秩序,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无疑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的重要“他组织”力量,为乡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重构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提供了路径探索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保持良好的文化生态。“生态”本来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概念,是指生物在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状态,文化生态当然只是一种比喻。“生态学”这个术语提出来已经有132年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逐步形成了人类生态学或社会生态学,开始重视研究社会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环境保护的实践问题。今天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借题发挥,提出“文化生态”问题,也许不无意义。什么是文化生态,现在还找不到公认的、准确的定义,我们姑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  相似文献   

6.
传播就是文化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就是信息。”意在强调媒介,强调传播方式。媒介的文化力量,等于甚至大于信息本身的文化力量。不论是“热媒介”、“冷媒介”或“软媒介”、“硬媒介”,媒介作为传播的载体与过程,就是一种文化力量。从人文哲学的历史角度来看,过程常常比要素更重要。仪式会产生诗神,速度会改变力的要素结构。基因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但若没有形体,生命既不会形成,也不会运动。因此,我们不妨对这句名言作个阐释和引申:传播就是文化,就是人类文明化的过程。 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上,任何有…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广义上讲,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总和。狭义上讲,文化特指人类的意识形态精神层面的内容,即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范、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文化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为了记录发展的、变化的文化,人类需要一种载体,这就是档案。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既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又受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图书馆生态文化按文化形态的一般分类法,可以分为物质层次的建筑生态文化、精神层次的信息生态文化、学术生态文化和制度层次的管理生态文化。在现代图书馆的运作中,这三个层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面临着生物大灭绝、人类大灭绝和文明大灭绝,人类可能被淘汰出局.以往的文明是由物质力量主导的物质主义文明,信息社会正在出现向以文化力量为主导的文化主义文明过度的趋势.文化力量构成了这次文明转折的动力,生态化发展以及体现着生态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正在开拓文明大转折的道路.本文讨论了信息社会里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源性根据和外源性根据,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生态化的,目前人类社会制度惟一的出路是信息社会里的社会主义.本文还讨论了工业社会里的社会主义与信息社会里的社会主义的一致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对未来的文化主义文明进行了猜测,文化主义文明可能是物质生活的简朴,精神文化创意生活无限丰富化的诗意生存,并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的境界.在大灭绝中的人类,或者进化到文化主义文明或者被淘汰出局,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刻,坚定的信心、适应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是我们惟一可以生存发展下去的法宝.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在这种社会里,物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压抑着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本应是体现生命个体价值的人已经被物化了:精神物化为物质,目标外化为手段。这实际上是一幅可怕的图景,但是人们本能地在抗拒着被物化的趋势。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人不断被物化,而且物化程度越来越深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类不断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这个精神升华的过程,依赖着文化的推动。但本应是精神产品的文化也被物质化了。首先是文化本身成为一种商品,书籍、电子出版物、大众传媒便是这种文化商品的…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进步是靠了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文化积累得愈是丰富,人类进步得就愈是迅速。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向来重视文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于数字媒体生态,对算法支配下的信息智能分发体系的特征与影响进行描摹,并基于后现象学框架剖析上述体系借由重塑人类审美活动加诸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审美已经成为数字技术对日常文化施予影响的重要中介;以流媒体网站为代表的视听内容智能分发平台加速了人类审美活动的私人化,培育了旨在强化社会区隔的“审美茧房”,并导致公共美学及至整个文化公共性的衰微;当代媒介文化所呈现出的内省、浅表、向内而生与反公共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在观念和实践层面不断探索“文化破茧”的行动方案,推动多元文化力量介入平台规则,呼吁个体对自身文化惰性的反思,实现精细化算法规制与先进文化弘扬的深度结合。  相似文献   

13.
引言文化,是人类或民族内在性格形成和展开的过程。它包括衣食住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等。文化的构成是怎样的呢? 人们发现,一个原子俨然一个缩小的太阳系,反之,一个太阳系也多么象一个扩大的原子!宇宙的一切事物都大体具有本质相似的“内核一边缘”二重构造。对于文化而言,构成文化内核的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和社会组合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的深层结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文学现象、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以及物质产品等,则共同构成文化的外层结构。文化的深层结  相似文献   

14.
1 档案文化与文化资本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存贮器.因此,当人们提出“档案文化”这一词语的时候非但没有遭到来自多方的质疑,而且被档案界一致认定为一个合理性、创新性的词汇.对“档案文化”的研究也风靡一时,其中不乏对“档案文化”下定义者.王英玮认为,“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和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的维系和促进人类历史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5.
1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文化所涵盖的范围是十分宽广和丰富多彩的,目前,对“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尚不能为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相似文献   

16.
“当代”,涵盖的是本世纪50年代至下世纪50年代这百年的伟大光景.有足够的事实可以表明以往的人类文化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辉煌灿烂的当代文化并肩媲美.而且当代还是自公元纪年以来的第二次跨千年转折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期与文化的空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第一部分描述了现代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景观。第二部分从中概括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统一性:离散-整合总规律。现代社会看上去是“同时变大又变小”,“自相矛盾”,混沌一片,其实是发展太快使人眼花缭乱所致。现代世界发展走着一条先分后合的道路。第三部分首先回顾了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离散-整合的道路,所谓“亚洲价值”论是对历史的倒退。以往的历史都是片面发展的历史,后现代社会开始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历史空前伟大的转折。本文再次提出了新现代化道路的概念,处在这个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一条尽量全面发展的道路。现代化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就是西化;但是现代化又总是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制度特色,从这些方面上讲,目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将是一个高度离散又高度整合的社会,它将造就一种崭新的文化:全息文化。到那个时代所谓“亚洲价值”论更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全球的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可能使共产主义基本原则得以实现,西方文化长于分析,中国文化长于整合,两者各具利弊,具有互补价值。本文分析了美、韩、日三国文化心态,认为各民族都应以大度、开放和相互提携的文化品格创造辉煌的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这一概念被大肆宣传。近些年,许多优秀的影视剧对这一元素的提及也屡见不鲜。这些影视艺术作品在创作中不断尝试着解构“元宇宙”这一概念并点明其对现存文化秩序和社会结构所构成的挑战。通过这些作品,这一并不成熟的概念所蕴涵着的文化症候:通过消费主义异化人们、引导大众文化商品化、加速物理世界液化的倾向暴露无遗。通过对元宇宙底层逻辑中蕴含的危险的文化症候的展示,这些作品试图使人们意识到技术狂欢背后的隐患以及重新审视“元宇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文化”基本特征,提升档案馆文化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庆 《中国档案》2004,(10):49-51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根源,在当今世界上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作为国家法定文化事业机构的各级档案馆,了解、认识“文化”概念及其与档案馆的关系,研究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凸现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具有指南和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知识就是力量”吗?》争鸣之十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至今仍为人们所信奉。然而,面对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历史迅猛变革的新情况,如何认识早在300多年前培根所提出的这个口号呢?朱光烈先生《“知识就是力量”吗?》(见1995年《现代传播》第1期)一文(下称朱文),探讨了这个问题。读罢朱文,笔者亦对这个问题重新作了审视与思考,现将自己并不一定成熟的看法谈出来,用以同朱先生交流。首先,要以历史本身去理解历史。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与教会的黑暗统治行将崩溃、新思想不断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