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经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离不开记者的思维,用什么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采访写作呢?这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写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新闻,应大力提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一逆向思维,就是从反面或鲜为人知的另一侧面来分析、研究、评判某一事物。比如打仗,正面攻不下,可以考虑从后面或侧翼来攻打对方。在科学史上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难题,作出发明创造是屡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离不开记者的思维,用什么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采访写作呢?这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深入开展新闻改革的今天,为了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写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立体化的经济新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认为,在经济新闻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3.
柏虎斌  潘文俊 《视听界》2001,(5):26-26,21
凡是记者,都知晓采访角度。但是,如何选择采访角度,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都十分清楚的。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以期“抛砖引玉”。采访角度,意指记者从什么方向,通过什么途径或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分析和挖掘新闻事实。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应选择什么样的采访角度,依靠于对事物现状、历史和内在联系的了解和把握。本文所说的价值取向,是对新闻事实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选择,是记者对采访对象、事物现象本身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逆向思维属于否定方向上的思维。逆向思维对它所认识的事物持否定态度,是因为事物的结构,尤其是复杂事物的结构都不是单维的,事物的内外联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因而决定了思维活动的多向性。有时只有从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和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才能全面地、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在新闻言论写作中,正确地运用逆向思维选题、立意、布局、谋篇,不仅是言论作者思想功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属于否定方向上的思维。逆向思维对它认识对象所采取的态度是否定的态度,证明它是虚假的、错误的,或起码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第278页)。正确运用逆向思维,对提高新闻采访写作质量帮助很大。本文就逆向思维对新闻采访写作的影响谈点粗浅看法。一、运用逆向思维有助于拓宽采访思路。在这方面,我有一些体会。1993年7月,“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为展示我军建设成就,需要提高军事素质方面的报道。当时我感到十分头痛,因为军事报道太多了,要写出新的、震撼人心的东西感到思路太窄,甚至无从下手。无奈之…  相似文献   

6.
“逆向思维”,也叫“逆反倒转思维”。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传统思维模式的由“因”及“果”为逆向思维由“新果”否定“旧因”,或由“新因”否定“旧果”,从而找出新闻事件采访的突破口,促进和提高采访效果。一、逆向思维是把握被采访对象心理、提高新闻采访效果的有效方法思维科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与其对事物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事物的态度是在思维过程中无声的变化的。二者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思维认识正确,被采访人对“新闻的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写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需要新闻采写者利用自身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来寻找和挖掘具有价值的、新颖的采写方法、方向和目标。逆向思维就是新闻采写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即以相反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或观察事物,将这一思维方式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中,将会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新闻。本文就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新闻采写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将逆向思维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田永杰 《青年记者》2007,(20):62-63
角度,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是记者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侧面,从一事物同它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去报道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9.
逆向思维,故名思义,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溯流而上的思维。一方面,它可以开挖常规思维尚未领略的彼岸世界;另一方面它可以打破常规思维的僵化定势,去“闯”、去“冒”。因为更多的人在思维定势的作用下,习惯于按照已被总结并承袭的生活规律去认识变幻无穷的生活。如果在新闻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得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逆向思维能创新大家都知道,新闻写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新。新闻写作,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追求与前人有所不同而独具卓识,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突破,从而  相似文献   

10.
记者是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要拨开迷雾,洞察各种新闻内幕;他要在采访过程中分析各色人的心理;他要在别人看似平常的地方发掘出新闻来。凡此种种特殊要求,意味着他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育与众不同之处。概括一句话,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式对待周围发生事件的人。 对记者来说,当别人都一窝蜂去做某种同类型报道的时候,自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来个“逆向思维”,写  相似文献   

11.
反方向思索同目的归宿曹锦扬,陈君佑新闻采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改变思维方式,摆脱僵化的、单一陈旧的思维模式,用新的思维去采写新闻,会使新闻别开生面。新思维有好多,这里单说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与常规思维截然相反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一、记者临场思维的自身素质记者采访的临场思维是指记者进入采访程序后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这种临场思维能力是由记者自身的多种潜在因素和多种条件构成的.如记者的知识储备、对采访对象认识的程度、采访经验的多寡以及认识机制的优劣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记者的采访思维,并作用于采访行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记者临场思维的导向器.记者的临场思维,作为新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采访与写作,它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不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现象,评判客观事物,就不可能对客观事物有精辟的见解和认识,也就不可能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2、知识的积累是记者临场思维的沃土.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者的知识储备,可以说是采访前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记者在实际采访中,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才会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以维护采访行为的完美性,保证采访质量.3、尽可能多地认识采访对象,以丰富记者临场采访的针对性思维.这种具体的采访准备,属于记者对被采访者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特别是对人物的采访,这种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就更受记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记者采访、写作的一种重要过程便是思维加工。探讨这个问题,有利于深化对记者工作的认识,并规范新闻的采访、写作。记者思维加工的一般描述首先,记者的思维加工表现在对多个个别事实或事实要素归纳之后得出某种整体性的观念。比如,记者采访某人,便对该人的外貌、言谈、举止等方面有一种整体统一的感受,这种感受将支配他对该人的材料选择、评价,这便是加工的  相似文献   

14.
就新闻评论选题的思维方式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顺向思维”,即顺着记者的思想或多数读者对新闻报道的看法选题立意,发表议论,帮助人们加深对新闻报道的认识。报刊上配新闻发表的大多数评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另一种则与之相反,称为“逆向思维”,也就是逆着记者的思想或多数人对新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是新闻从业者体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个过程,是需要新闻从业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以下两种思维来寻求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第一是逆向思维,第二是发散性思维。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逆向思维是其中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思维方式,就是用相反的观点来观察事物,然后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新闻采写当中,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本文主要围绕新闻采写,分析在其中运行逆向思维的效果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记者采访、写作的一种重要过程便是思维加工。探讨这个问题,有利于深化对记者工作的认识,并规范新闻的采访、写作。记者思维加工的一般描述首先,记者的思维加工表现在对多个个別事实或事实要素归纳之后得出某种整体性的观念。比如,记者采访某人,便对该人的外貌、言谈、举止等方面有一种整体统一的感受,这种感受将支配他对该人的材料选择、评价,这便是加工的  相似文献   

17.
陈朝晖 《新闻三昧》2008,(10):48-49
“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要为受众所喜欢,报道形式就要不断创新。新闻写作一味沿袭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与活力,难以出新、出众。倘若“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写出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好新闻来。“反弹琵琶”写新闻,是一种逆向的思维与写作方式,即从相反的思维方向去思考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记者的发散性思维,体现了记者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发散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对于提高记者思维效益有着重要意义。记者的发散性思维,是指记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从多方面、多途径寻找所遇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多思路、多方面去思考研究问题,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这是记者发散性思维最根本的特色。记者在采访或写作过程中,常常要遇到使得采写不能  相似文献   

19.
逆向思维,也叫做反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从相反的方向来考察事物,当顺向思维不能发现新闻时,不妨换一个方向,从反面来观察,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20.
胡涛 《新闻窗》2006,(3):31-33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做好新闻工作同样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记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