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肠和回肠是系膜小肠的两段。空、回两肠之间虽无明显的界线,但两者却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空肠起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主要位于左上腹及右上腹。其管径较大,管壁较厚。长度约占整个小肠的2/5。空肠的肠袢多呈横位排列。回肠主要位于右下腹及左下腹和盆腔。在右髂窝处与盲肠连接。其管径较细,管壁较薄。长度约占整个小肠的3/5。回肠的肠袢多呈纵位排列。从活体上观察,因小肠各段的血管分布不同,所表现的颜色也有差异。空肠上血管分布较丰富,供血多,其颜色较红润。而回肠上的血管分布较少,其颜色稍浅,略为苍白。此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对鸡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对鸡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试验选用160羽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羽.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按0.6%添加到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40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24羽鸡进行屠宰,采集鸡小肠组织样本.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对鸡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试验组鸡十二指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淋巴细胞有向黏膜腔排放的现象;试验组鸡空肠黏膜内的淋巴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更加密集,试验组鸡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中淋巴细胞有明显聚集现象,而对照组鸡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中淋巴细胞数量较试验组少.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鸡小肠黏膜免疫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取 1、30、15 0日龄三组健康皖西白鹅的消化管各段 ,制作组织切片 ,观察雏鹅、仔鹅和成体鹅的食管、腺胃、小肠各段、盲肠、直肠及卵黄囊憩室管壁内淋巴组织分布特点。见各段粘膜及粘膜下层内均存在不同类型的淋巴组织 ,其中食管、空肠、回肠、盲肠及卵黄囊憩室壁内分布的淋巴组织尤为发达 ,表明皖西白鹅消化管的局部免疫功能很强 ,其有较强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选择平均体重8.0 kg、28 d 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重复,每重复1头,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屠宰仔猪收集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前段和回肠末端食糜测定淀粉消化率,研究日粮淀粉来源对仔猪小肠不同部位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米日粮淀粉在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前段和回肠末端的消化率显著高于糙米日粮(P<0.05)、玉米日粮(P<0.05)和 RS日粮(P<0.01),淀粉消化率与支链淀粉、直链淀粉食入量有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病例报告:某男,82岁,主因转移性有下腹痛伴恶心4小时入院。查体:T37.2℃,被动屈曲体位,心肺四诊(-)。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麦氏区明显压病,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腹水征(-),肠呜音活跃闭孔肌试验( ),足跟着地试验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年龄45岁,因右下腹疼痛十天入院。 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8.2℃,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病、反跳痛明显。于右下腹触及约10×12cm大小肿块,质韧、光滑、活动差。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腰大肌过伸T( ),结肠充气试验( )。血象  相似文献   

7.
选择平均体重8.0kg、28d断奶的杜&;#215;长&;#215;大三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重复,每重复1头,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屠宰仔猪收集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前段和回肠末端食糜测定淀粉消化率,研究日粮淀粉来源对仔猪小肠不同部位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米日粮淀粉在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前段和回肠末端的消化率显著高于糙米日粮(P〈0.05)、玉米日粮(P〈0.05)和RS日粮(P〈0.01),淀粉消化率与支链淀粉、直链淀粉食入量有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鸭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试验选用咔叽-康贝尔鸭20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4%大豆异黄酮,试验期为40d。试验结束时从各组选择50只鸭进行屠杀,采集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样本,置于波氏固定液中固定。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制作组织切片,应用OlympusCH-30显微摄影系统进行观察与拍照。结果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的试验组鸭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说明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提高咔叽-康贝尔鸭小肠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解剖观察表明,泽陆蛙消化道分段明显,起自口,经过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直肠),末端开口于泄殖腔.泽陆蛙消化系统的结构与食肉习性相适应,雌体和雄体消化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测量绝对值有较大差异.泽陆蛙的主要食物为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卫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皖西白鹅胚胎中、后期部分内脏器官发育性变化.方法:100枚种蛋常规孵化,分别于17、23、29胚龄各取10枚发育正常的孵蛋,胚胎称重,仔细分离心脏、肝脏、脾脏、腺胃、肌胃、全肠和小肠称重并测量小肠及全肠长度.结果:17胚龄各器官及胚胎重均最低,17~23胚龄(胚胎中期)各器官以及胚重的增长速度均明显快于23胚龄以后(胚胎后期),不同胚龄间各器官重量及器官指数均出现显著差异(P< 0.05,P<0.01),并且胚胎中期和后期均是小肠重量增长最快.小肠和全肠的长度均呈现随龄性增长,不同胚龄间亦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脏、脾脏和腺胃的最大器官指数出现在23胚龄,而肝脏、肌胃、小肠及全肠的最大器官指数出现在29胚龄.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2岁,因右下腹阵发性疼痛3月余,近1日加重于87年3月26曰住院。来院前3月余自觉右下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近1日突发右下腹持续性剧痛,伴恶心。无寒战发热及呕吐史。既往无暖气反酸史。体检,—般状态尚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3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6小时 ,伴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患者 6小时前在无明显诱因下突感中上腹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 ,无阵发性加剧 ,2小时前腹痛转移到右下腹且位置固定。拟急性阑尾炎收住院治疗。患者诉有过一次类似发病史 (一年前 ) ,经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否认结核病史 ,无明显盗汗、食欲不振等。检体一般情况好 ,体温 37 2℃ ,心肺正常。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有轻度肌卫 ,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余无特殊。血Rt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 (11 0×10 9/L) ,核左移。尿常规无异常 ;胸片未见异常。  入院后即在持续硬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因素对离体兔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将家兔小肠分段,置于恒温通气麦氏浴皿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处理因素,以观察它们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较大的展长性、紧张性、但节律性较差等生理特性.机械刺激可明显影响平滑肌的运动,2±0.5 s内收缩张力与正常水平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温度改变、酸碱变化均抑制平滑肌运动.能引起平滑肌兴奋的药物有乙酰胆碱(Ach)、新斯的明(Neo)等,使平滑肌收缩活动受抑制的药物有阿托品(Atr)、肾上腺素(Adr)等.②不同肠段对各种因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一般十二指肠最为敏感,空肠次之,回肠最差.  相似文献   

14.
试验应用60只成年皖百白鹅(公母各半),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皖西白鹅消化系统消化腺主要由肝脏和胰腺等器官组成,肝脏分左叶和右叶,右叶较左叶大,左叶重平均约72.07±12.G7克,右叶重平均约94.79±18.21克,胆囊呈长椭圆形,位于肝右叶脏面。胰腺位于十二指肠降支和升支之间的系膜内,分背叶和腹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大豆黄酮对草杂鸡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选用300只1日龄健康草杂鸡,分别随机分为5组,即Ⅰ组和4个试验组。Ⅰ组饲喂基本日粮,在Ⅱ,Ⅲ,Ⅳ,Ⅴ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mg/kg,20mg/kg,30mg/kg,40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表明:与Ⅰ组相比,(14日龄)DaⅣ的回肠长度表现差异显著(P<0.05);(28日龄)DaⅣ和DaⅤ的空肠长度表现差异显著(P<0.05);DaⅤ的空肠和回肠的重量均表现差异显著(P<0.05),(42日龄)DaⅡ的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的长度均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中回肠的长度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DaⅤ的空肠重量表现差异显著(P<0.05)。此外(28日龄)DaⅡ的腺胃重量表现差异显著(P<0.05);DaⅤ的鸡体重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但是整体观察,28日龄和42日龄草杂鸡体重是随添加Da的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大豆黄酮对草杂鸡消化系统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成年皖西白鹅消化系统消化管的组成和形态位置特征.试验应用60只成年皖西白鹅(公母各半),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皖西白鹅消化系统消化管由口咽、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和直肠)和泄殖腔等器官构成.其中肌胃和盲肠(两条)发达,缺少唇、齿、软腭和结肠等.  相似文献   

17.
肝外胆道的损伤或狭窄是胆道手术中或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千分之二,其中90%继发于胆囊切除术,5%发生于胆道探查术,3%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并发症,其余2%可能继发于十二指肠、胰腺等手术。现就一例胆道严重损伤吸取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病历:患者女性29岁、主因右下腹持续性疼,伴有恶心呕吐两天,在当地医院按急性阑尾炎收住院。并于当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取右下腹探查切口,术中见阑尾正常,右下腹可见少量淡黄色渗液,胆囊明显肿大,张力高颈部嵌顿结石一枚。术中诊断胆囊结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即向上延长切  相似文献   

18.
结肠急性梗阻及损伤在临床上较多见,处理也较小肠损伤困难。我院于1986.7~1991.8应用回肠末端橡皮管造瘘、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或修补)治疗结肠急性梗阻及损  相似文献   

19.
卵泡膜细胞瘤较少见,近年来,我们共遇到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病历报告 例1,患者,56岁,绝经6年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并伴腹胀、腹痛,妇科检查右下腹扪及一手拳大小肿物而住院。手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右侧卵巢,遂将右侧附件、子宫及肿物一并切  相似文献   

20.
鞭毛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长度只有10微米。其中一种叫兰氏贾第鞭毛虫,形体如纵切的半个梨,有4对鞭毛,它是引起宝宝腹泻的重要病原,免疫球蛋白低、胃酸低及营养状况差的宝宝更易患此病。鞭毛虫寄生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用其吸盘附于肠黏膜上,可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患儿的症状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