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经济信息化与区域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活动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必然导致企业组织同时朝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多部门、多区位企业是区域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它起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和提高区域扩张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作用;中小企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补充作用,双方共同成为区域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壮大又反过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总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偏离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性较弱以及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职业教育的区域服务理念,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在有效、有序的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直接为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更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调控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化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同时城市化又必须响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有序转化。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调控模式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供给引导型、需求拉动型、国际分工协调型和制度保证型等。在此基础上应采取城市化合理超前、调整供需结构、加快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建立制度与科技创新体系等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不同收入群体的变化,最终要落实到区域结构和空间结构.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战略的确立和政策的选择,借鉴国外尤其是美日经验,可见区域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区域经济理论表明,建设城市经济圈,进而形成区域增长极是我国加快区域经验发展的着力点和客观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论优化苏北经济结构与实现江苏区域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苏南苏北差距继续扩大的状况,造成这一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中存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而扩散效应大大滞后和小于集聚效应。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就必须发展苏北、优化苏北经济结构,具体对策和途径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为主,产业结构调整从提高产业结构聚合质量着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内力与外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近期的重点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宜宾市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理论上应考虑几个问题:一、找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依据,即以市场为导来导向市场、结合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和以当地实际情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二、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要注意具有超前意识和大局观念、优化结构和制定科学实施方案、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等几个问题。三、突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区域经济调整重点。  相似文献   

8.
福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省目前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发展时空相对一致性,但同时又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通过分析福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统一性,寻求按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要求来调整我省产业结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转型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目益密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而区域经济的结构则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两者的双向调节作用愈加突出,互相的依赖度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规模和培养目标。区域经济的结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两者的互驱互动可以带来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湘江经济带的空间结构现状及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江经济带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产力要素最密集的区域,是连接珠江在角洲开放区和长江沿岩开放带的走廊和纽带。本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湖南省的产业空间布局,而且对整个南中国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影响。湘江经济带产业化空间结构的调整应从三个层面进行:(1)在地域分工理论指导下,选择合理的区域开发空间模式;(2)重点优化轴带内的“发展极”--即各级各类中心城市;(3)加强区域内外空间联系,既充分接受珠江三角洲的辐射带动,又积极参与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强化“大武汉经济圈”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资源的共享以及与区域的互动是大学城的两大特征,因而,共享理念与互动理念是大学城的理论基础.而这两个理念在不同的大学城其表现程度不一样,为此,便形成了不同的内部空间结构.在对目前我国大学城分析考察的基础上,初步将我国大学城的内部空间结构分为五种模式:向心平行带状模式、向心圈层模式、中心轴模式、轴向圈层组团模式以及梳状模式,并对每种模式作出了简要的评析以及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在"十一五"期间及以后的较长时期,经济结构尤其是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广西高校的专业结构还存在诸如重复设置现象严重、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专业设置不足、新设专业基础薄弱等许多问题,不能适应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调整广西高校的专业结构,深化传统专业的改革,减少专业设置的简单重复现象,增加现有专业结构中缺乏而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打破专业学科之间的壁垒,实行多种形式共建专业,加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区域环境规制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文章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及交叉效应模型,选取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水平相同;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不存在区域性差异,但是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地区经济发展禀赋而存在差异。因此,环境规制实施强度应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以加快第二产业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5.
“双核”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一种高效空间结构形态,以“双核”结构理论指导区域旅游合作是创新点,本文从区位、客源流动、旅游业发展背景、资源类型等方面分析“双核”城市——南昌与九江的紧密联系要素,运用理论协调这些相关要素,促进江西旅游大产业发展,同时得出“双核”结构理论指导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兴建了大量的体育馆、飞机库、展厅等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要介绍空间结构在中国发展的原因,以及在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等方面发展的状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第—克拉克定理提出了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互动效应。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验证了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存在较大的结构偏离度,实施"双转移"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尽管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趋好,但经济结构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主要症结,在经济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中又以产业结构的计划经济特征、区域结构的不平衡、城乡结构的差距拉大最为突出,因此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就成为目前解决我国经济结构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在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就表现为某一时段的经济空间结构。运用标准差及变差系数,以县域和城市中心城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基于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对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是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特征,湘南三市协同发展过程中,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再向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