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自然保护区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政府1872年建立的黄石公园,因当时还没有“自然保护区”这一名称。1890年,美国又建立了巨杉国家公园和Yosemite国家公园。加拿大比较重视资源保护工作,于1885年在西部划立了3处国家公园。1879年,澳大利亚建立了6处国家公园,新西兰也划立了 2处国家公园。 1898年,南非设立了Sabie野兽保护区;同期,英国在其殖民地印度建立了阿萨姆卡齐兰加保护区。到了20世纪,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得到迅速发展。1909年,瑞典划定一批自然保护区,欧洲其…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珍稀动植物和各种有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而划定的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既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也是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重要场地。自然保护区主要分为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地方公园、科研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区、珍贵稀有生物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 7种类型。其中生物圈保护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或由国内有关部门按照规范建立。自然保护区内有绝对保护的核心和仅供科研观测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1988,(4)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共4190个,面积约5.82亿公顷。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3507个,面积约4.23亿公顷;生物圈保护区261个,面积约1.39亿公顷,重要湿地353个,面积约0.2亿公顷;此外还有世界自然遗传地69处。 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非洲有519个,面积约1.09亿公顷;北美和中美有520个,面积约2.68亿公顷;南美299个,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论述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资源,促使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具体对策:继续做好保护区的基础工作;完善自然保护区区划,加强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协调建立自然保护区区域网络;开展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自身活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展生态旅游条件得天独厚。但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在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根据保护区的特点及旅游资源的特征,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利用应走生态旅游之路,这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 :2 0 0 1年 4月份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针对《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谈保护区的生态退化》这篇文章 ,刊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刘建国教授等人的一篇学术论文 ,文章通过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一些资料的对比分析 ,认为保护区的建立反而加快了卧龙生态的退化 ,从而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问题 :1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的保护对象是什么 ,该珍稀物种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写出该保护区的主要食物链。2 四川省的另一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是   。该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 0 4°附近 ,该经线是…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乃至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区的了解和认识不清,将二者等同起来,混为一谈,不能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甚至在国家已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内建立风景旅游区,这对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基因库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极为不利,对今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影响极大。例如,西天山的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是1983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境内的,以雪岭云杉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物种丰富,自然景观完整,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每年都吸…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6,(5):37-42
以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现场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各个管理过程的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参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2015年)国家技术标准,从5个方面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平均得分为73.65分,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成效、生产与建设的得分分别为16.10、16.35、21.65、20.35、-0.80分。管理成效方面有了初步的成果,管理行动为当前保护区管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欧洲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科普功能方面发展较快。其中,德国和英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科普方面比较有特点。德国的自然保护区拥有健全的机构,在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中专门设立了与行政管理部、发展管理部、自然保护与科研部并列的公共关系和游憩宣教部。而英国,国家公同和保护区的发展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由于数千年人类的开发,有代表眭的自然生态系统所剩无几,绝大部分土地被分块切割划归私人所有。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盐城丹顶鹤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丹顶鹤保护区全称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下简称保护区),是我国环境保护系统中唯一的大型鹤类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海滩涂湿地型保护区。该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2月5日,1992年9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保护区位于江苏省沿海中部.以射阳县沿海滩涂为核心还包括有响水县、滨海县、大丰市、东台市部分滩涂。海岸线全长582公里,总面积接近50万公顷,核心区面积达1.73万公顷。保护区所在的这片滩涂受海洋气候…  相似文献   

11.
史海珍  于薇  李泠  杨敏 《地理教育》2012,(10):57-58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国家之一,世界上第二个建立起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非常系统化,其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工作都走在世界前列。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1879年4月26日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宣布建立澳  相似文献   

12.
王民  史海珍  张鹏韬  于薇 《地理教育》2012,(Z2):121-122
欧洲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科普功能方面发展较快。其中,德国和英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科普方面比较有特点。德国的自然保护区拥有健全的机构,在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中专门设立了与行政管理部、发展管理部、自然保护与科研部并列的公共关系和游憩宣教部。而英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发展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由于数千年人类的开发,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所剩无几,绝大部分土地被分块切割划归私人所有。  相似文献   

13.
198 9年 3月 18日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科院、西藏社会科学院的共同努力下 ,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正式宣布成立。 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 ,与地处珠峰南坡的尼泊尔萨迦马国家公园同为世界上最高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其包含珠穆朗玛峰和其他四座海拔 80 0 0米以上的山峰 ,又是世界生物地理区域中最为特殊的西藏省和喜马拉雅高地省的交界处 ,成为世界上最独特的生物地理区域。保护区大致位于北纬 2 7°4 8′~ 2 9°19′ ,…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来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在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有的11个自然保护区、3个生态功能区科学考察基础上,采用郑允文等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综合评价了该生态区9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思路和措施,以及拟建的7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17处河流水源保护区、7处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的自然保护区名录,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欧洲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科普功能方面发展较快.其中,德国和英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科普方面比较有特点.德国的自然保护区拥有健全的机构,在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中专门设立了与行政管理部、发展管理部、自然保护与科研部并列的公共关系和游憩宣教部.而英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发展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由于数千年人类的开发,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所剩无几,绝大部分土地被分块切割划归私人所有.  相似文献   

16.
高原明珠——草海李素/贵州威宁县第二中学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区西南侧。草海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为省级综合自然保护区,1986年设立了保护区管理处,1993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96km2,重点保...  相似文献   

17.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批建立的保护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该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较好,保护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蓝兴 《生物学教学》2001,26(4):34-35
进行野外参观考察是很重要的。然而参观考察环境的选择也值得考虑,其中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很好的去处。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以百计的自然保护区。星罗棋布的自然保护区为中学生的考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的国家级山口英罗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应遵循“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循环发展,系统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促进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评价保护区的功能秩序,合理确定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内容和开发强度,科学配置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加强保护区整体保护规划来实现。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要依靠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和保护区居民参与规划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论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它既是构成整体环境的一种环境要素,又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比较严格和有效的形式。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手段和重要措施,它对于保护人类的自然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保护人类持久的幸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我国1994年出台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和管理随之显现诸多新问题,现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已难适应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1.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状况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建立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公园,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56年,与“世界第一”相比,晚了84年。到60年代初,全国各地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0处,保护对象主要为原始森林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年动乱期间,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