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看学生是否想写施教之功 ,贵在激趣。有人说“兴趣是火种”。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学中 ,就要看学生是否想写。1、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否被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是由客体刺激和主体需要共同孕育而成的。作文课教学要看教师能否通过客体刺激 ,唤醒学生的内在需要 ,激发他们想写的欲望。如果仅通过“要我写”的外在刺激 ,而没有激起学生“我要写”的内在需要 ,他们就会感到写作是一种负担 ,长期下去 ,就会厌倦写作。大凡在作文教学中有成就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小学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缺乏写作动机,已成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一道重要屏障。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的写作从消极被动的“要我写”进入积极主动的“我要写”的良好态势,是进行作文教学迫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分析中小学生写作动机产生的心理机制入手,探讨激发写作动机的一些策略。一、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什么是动机?心理学解释为:“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对于中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来说,我们可以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叹息“作文难,作文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引起写作动机的关键,而写作兴趣又是写作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所见、所闻、所爱、所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作文,离不开作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无内容可写,是学生最棘手的事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核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情趣,产生写作欲望─—我要写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驱力。”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里的“动机”、“内驱力”,就是“想说”,就是一种“表达的欲望”,有了内部动力的驱使,学生对表达才能变得饶有兴趣,才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便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情趣放在首位,使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习作成为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锻炼机会。 二、积累素材,厚积薄发─—写什么 通过激发写作情趣,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欲望,但提…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为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可谓煞费苦心。然而,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厌学作文,毫无写作兴趣。要把"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我想写",就得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一、激发成功动机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有一种强烈的成功需要,因此,激发写作上的成功动机,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怎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呢?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现就小学生作文难成因及对策分析如下:●成因与分析1.陈旧的作文教学无法激活写作兴趣。当前,“应试教育”的阴影和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依然制约着作文教学,应试的绳索仍然禁锢着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课只是讲解写作提示及要求,读一两篇例文便草草了事。作文教学见文不见人,学生缺乏主体体验,无创作动机,无兴趣可言。2.学生观察、读、说、写训练不足,写作素材“贫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关注、热…  相似文献   

8.
李莹 《考试周刊》2013,(56):54-55
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作文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产生写作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在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课标措词的改变旨在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把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来,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认为落实课标这一新的理念,要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做到“五重”。一、重生活1.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观察应注意三点:一是不要过多地局…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低年级开始学生就需要接触写话训练,逐渐步入高年级,写话训练也会转变为写作训练,这些训练都是在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写作,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不仅在思维能力、想象力方面会得到良好锻炼,而且情感方面会得到不同体验,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效果有直接联系,在小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趋势下,作文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本文针对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职高作文教学是职高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训练。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然而,现实作文教学却不容乐观,呈现了老师虽为之艰辛付出,学生却不会写、惧怕写的痛苦惨境。为了改变这不良现状,就发挥学生作文的主体性方面作了探究与尝试:展望前景,唤醒动机;体察积累,促进表达;训练体系,夯实功底;自主批改,提高水平;激励发表,体验快乐。实践表明,这些教学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作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而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问题 ,就是解决为什么写 ,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 ,写作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写什么”就是如何开拓写作源泉的问题 ;“怎样写”是解决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话 ,叙述没有条理、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当等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范文的榜样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功不可没。首先 ,利用范文仿作是学生写作的心理需要。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这种天性可以发展成为现实的能力。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 :“…  相似文献   

13.
陈华兰 《文教资料》2005,(18):68-6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把学生从“厌写”拉到“爱写”这一方,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的自觉行动,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曾有过大量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作文“最好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从他们的观点出发,笔者认识到作文教学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着重从命题角度谈谈  相似文献   

14.
冯国印 《天津教育》1990,(6):34-35,4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要启发他们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共同问题,应在全班讲评。”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我校具体实际,在作文教学中,我分“九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所谓九步,即讲、听、说、记、思、仿、写、改、评。第—步,讲,即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对作文知织的讲解。教师要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讲出文体特点。比如,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解释、阐述某种事物。重点在于让人们  相似文献   

15.
刘洁 《文教资料》2006,(1):110-111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算作文了,有的学生说:“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还有的学生说:“我最讨厌作文,我希望今后的各种考试都没作文这个项目就好了。”这些都是被动作文心理的反映。为什么不少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呢?可以概括为“没有东西写”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作文教学过程,是要变学生被动写作心理为主动写作心理的过程,使学生从没有什么可写到满怀激情地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而又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一、低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写浓厚的写作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是引起和保持学生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写作心理的基础,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钥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变"爱"呢?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胡丽 《教师》2013,(16):55-5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学生练习写句子,中高年级学生练习写作文。作文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表达、倾诉的需要,它能使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作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呢?我认为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课,难得过。”这是我校学生曾经流行一时的口头禅,说明作文教学非改革不可。我经常想:为什么语文教学时数那么多,讲得那么细,学生写起文章来却那么作难?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几年来,我带着这些问题,对小学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改革的试验,尝到了一些甜头。下面是我的几点主要做法。(一)围绕作文组织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外乎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矛盾。学生进入写作阶段以后,“写”就主要是体现在作文上。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9.
在听说读写诸种能力中,学生提高最缓慢的是写作能力。本来,写作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加上指导学生作文又常常违背写作规律,这就更使得作文教学事倍而功半。在作文教学中,违背写作规律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我们不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深入生活,认识生活和体验生活,而是常常让学生写他们不很熟悉或很不熟悉的东西。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命题习惯于“清一色”,要写某个人。就都写某个人;要写某件事,就全写某件事。这样的作文训练方式,实在是既泯灭个性,又禁锢创造性。而且,题目出得特别大,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灵实际,致使学生视作文为畏途,在万般无奈的心境下,胡乱凑一篇算数。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