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绩效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公司的治理特征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烨  李凯  高菲 《科学学研究》2009,27(1):87-92
 本文对高科技公司的治理特征与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中,ROE与托宾Q值呈现显著正相关;高管平均薪酬、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均与ROE呈现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托宾Q值呈现显著正相关。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分心”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其对企业研发操纵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分心”导致企业研发操纵现象更加严重。在机制分析中,本文进一步从治理效应与信息效应视角展开剖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弱化了其对上市公司施加积极治理的效应,减少了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致使企业更有可能为了降低税收成本、攫取更多的政府补贴,而通过实施研发操纵来迎合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要求,导致企业研发绩效与市场绩效降低。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持股市值权重越大,越有助于抑制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研发操纵行为的加剧作用。本研究深化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研发操纵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增强对上市公司的行为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R&D支出数据为基础,本文采用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通过削减R&D支出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盈亏幅度较小的公司,削减R&D支出已经成为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机构投资者整体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另外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对国有控股公司及非国有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都能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持股比例较低时对国有控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针对2001-2003年在中国上市的1104家公司(3081个观察值),分析了中国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的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发现,投资基金的持股对公司业绩有正面作用(用行业调整的托宾Q和资产收益率来衡量),而证券公司的持股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通过了不同的敏感性测试,包括用联立方程进行的测试.研究表明,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有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投资基金开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影响公司业绩.这一发现支持了政府发展机构投资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激励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对机构投资者投资选择的影响.文章发现,虽然在股改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增加了,但是,机构投资者对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增持的幅度更大.换句话说,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那些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  相似文献   

7.
应用2012-2016年中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提出并验证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资源倾向机制及信号传递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通过资源倾向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补贴通过信号传递机制释放的信号,对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作用不显著;银行贷款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两种方式相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倾向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会影响公司绩效。笔者采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出上市公司绩效指标,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投资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对结果进行稳健型检验,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证券市场监管类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深圳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剑  谈传生 《中国软科学》2005,3(10):112-119
本文在现有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基础上,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31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管理层持股在0%—0.1376%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管理层持股在0.1376%—0.7462%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上升;管理层持股超过0.7462%时,公司绩效再次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公司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对公司创新投入的解释作用不显著。在考察不同机构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时,发现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如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对公司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对公司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当检验企业创新行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反向影响时,联立回归方程显示公司创新投入与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公司创新行为吸引了部分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吴先聪  刘星 《软科学》2011,25(9):116-120
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然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文献,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天阁  方兆本  汤书昆 《预测》2005,24(3):8-12
本文回顾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探索性地对西方现代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了剖析及修正;佐证了MBO对改善国有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最后对国有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是否有效,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现代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效。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在分析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公司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描述,分析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范式下的资本配置行为,为公司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争股利政策等提供直观的和较现实的解释,并为解决我国更加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7—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互动作用的视角,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公司绩效,公司绩效的提升也会通过声誉传递机制被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获取,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研究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国上市公司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孝华  张文杰  刘星 《软科学》2007,21(4):9-12
运用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噪音交易模型,在两种不同的发行方式下,对我国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并不总是高于普通投资者;相反,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可以远远高于机构投资者,保持适度乐观的情绪是获得高投资效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与公司绩效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董事会作为最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对于公司绩效具有重要影响。董事会的日常运作直接体现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和公司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没有明显改善公司未来绩效,甚至呈现一定的负相关,董事会不能有效控制公司费用。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质量还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陶娅  晓芳 《未来与发展》2013,(10):42-45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健全成为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而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作为外部投资者,是国内外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国外金融中介参与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其先进和科学的地方,本文在对国外金融中介参与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借鉴的一些建议与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资本结构如何影响公司治理从而影响公司绩效,是颇受我国财务学界和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以2000—2004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实证分析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要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的政策意义主要在于:完善资本结构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改善经营和治理;我国政府要进一步推进民营化改革,以不断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董事会行为、公司治理与绩效: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5年公布的指标股为研究样本,以2000~2005年为数据采集区间,用董事会会议频率表示董事会行为,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行为的决定因素、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当期和后期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行为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独立性越强的董事会会导致较高强度的董事会行为,而外部董事的声誉激励制度和机构投资制度对董事会行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当期、下期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行为是一种事后的"灭火装置",而不是事前治理的措施;市场对积极的董事会行为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