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省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461名社区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湖南省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得分总分为(57.19±18.12)分,条目均分为(3.36±1.07)分,其中,心理交流活动需求维度的得分最高为(3.60±1.08)分,其次是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服务需求维度得分(3.42±1.10)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需求维度得分最低为(3.15±1.23)分。结论 湖南省社区老年人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较高,应采取多样化且有针对性的有效举措,发挥社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作用,满足不同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以提升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满足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社会整体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调研,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为导向,具体调研了福州市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服务场所与专业化师资培训及工作督导,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疾病的转介工作等,以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职业学校中进行健康促进,使在校生养成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健康促进要从学校政策、安全、营养、环境、控烟、个人卫生习惯、心理健康、卫生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了解四川省高校学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提高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实践依据,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提高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四川省6所高校共1400名学生进行了性心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总的来说,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性认知心理比性态度心理健康水平高;(2)不同的性别、年级、学校、家庭关系和带养人的学生之间,其性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3)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性别、年级和家庭关系这三个人口统计学因素相关,可以通过以上三因素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湖南科技学院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在于了解湖南科技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对2743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一类学生446人(16.26%),二类学生1065人(38.89%),三类学生1292人(44.85%)。结论是:湖南科技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个别学生问题较严重。建议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少数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心理辅导、建立信息防护网、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42):7-8
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健康问题成为一种社会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政策研究、专家咨询、调研等研究方法,探讨健康促进和体育健康促进的内涵,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探究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变革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体育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并结合教学实践及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提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有效路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冯书志 《考试周刊》2007,(36):124-125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科学是研究者为解决循证干预方法在实践推广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也被称为"转化应用研究的第二阶段";其目的是促进循证干预方法快速、便捷、低成本的被一线实践者所掌握和采用,帮助公共卫生和临床的方法及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让目标人群受益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实施科学在健康领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出现了研究的整合理论框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基于该理念的研究项目,并已经涉及儿童行为问题矫正、心理健康干预、父母教育能力提升等领域。它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提供了如下启示:注重循证心理干预方法的验证、改良和创新;有效连通医疗、教育和社会三大心理服务系统;提升基层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创新基层服务递送模式;研究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将科学规范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纳入医保;建立实施科学的研究协作网络、加大对该类研究的基金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政策法规建设、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理论研究、机构设置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较大,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督导体系和统一管理、指导机构,与先进国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法律与制度建设,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资格化培训,加强管理,建立督导、监督和评价机制,对完善、丰富我国社会支持和援助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issu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of young people is now a major concern for the government. Thus, a recent government green paper has insisted on the provision of early an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for young peoples' mental health difficulties and that their views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desig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ore recently, the NHS Health Advisory Service has recommended that schools and teachers should assume some responsibilit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upils who may have mental health difficulties. Unfortunately, there is scant inform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on young peoples' pathways into services.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ir help-seeking strategies and service use, barriers or facilitators to care,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nd service preferences. In addition, we have limited knowledge of how young people conceptualize mental health or how they perceiv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brief, the needs and help-seeking behaviours of young people 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re poorly understood and often mediated through older people such as parents and teacher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se issues and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gaps in the evidence bas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adolescent help-seeking and our ability to provide appropriate well-targeted services.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国家,高校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模式与要求存在差异。新时期中国高校对于学生体育健康促进应当以体育强国的发展观为引领,坚守“健康第一”的实践理念;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关键,打造全面发展的健全性人格;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精神;以协同发展为要求,建立科学的体育健康促进机制。要实现中国高校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的目标,需要结合国家政策,确立高校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依据大学生发展现实需求,设置科学的条件与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性的实践理念,创新多元促进模式;建立多样化的操作形式,完善科学化的健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推进期和深化期,现已成为国家顶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展现出一种由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关键词频次随时间变化而增加,且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政策类型逐渐多样,卫生/健康类政策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政策有效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关注度。未来政策制度应从六大体系入手,推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指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心理测量工具的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等问题,提出应该建立正确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等对策,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英国是对老年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较早而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目前英国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具有完备的国家体系框架,明确清晰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服务模式,并随医疗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进的服务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借鉴发达国家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研究经验,对我国开展和进行切实可行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意蕴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属性。缺少文化意蕴,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忽视文化意蕴的文化迟钝现象,从而使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没有特色,实效性也较差。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敏感性,我们应该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机制、探索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9.
俞国良  董妍 《教育研究》2012,(6):97-102
目前,心理健康研究呈现出对象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特点,心理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心身交互作用的机制研究、药物与网络成瘾的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成为热点。从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研究的状况来看,其研究主要包括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五个方面。随着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化,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完善筛查机制,提高心理问题的甄别率;采用多种干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多方保障,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开展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普及教育、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以活动化课程为补充的实践训练、以报告讲座为拓展的学术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