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传达着社会文化发展的信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习语表达法的差异.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着重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部分,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其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本文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文化内涵的比较与分析,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吕建英 《考试周刊》2008,(9):209-210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英语习语中文化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归化和异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将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适度运用,才是解决英语习语翻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英语习语翻译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习语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其翻译在整个翻译中占突出的地位。文章从翻译的内涵、异化归化的理论基础以及社会因素这几方面探讨了习语翻译中异化的必要性,并从异化的角度介绍了几种翻译英语习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一个民族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民族语言特色的镜子和灵魂,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复杂性,译者在习语翻译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正如奈达所说:“习语是词语的组合,其意义不能从部分的意义来确定”。习语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在理解和翻译习语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习语翻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习语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各有利弊,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本文通过讨论习语、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灵活的英语习语翻译方法,即异化加归化的灵活翻译方法来表达英语习语的含义,以帮助人们从文化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6.
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与归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方法。而习语堪称"浓缩的文化"。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异化、归化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休运用,并得出结论: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翻译时应依据不同情况作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7.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两种翻译策略对文化的传播,交流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归化与异化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及文化信息的传播.<红楼梦>杨译本中对习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五种策略:保留形象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加释义,借用同义习语.从对各种译法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主要采用直译法对<红楼梦>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异化"处理,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其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文化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9.
曾悦怡 《考试周刊》2012,(61):18-19
习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能否理解好习语承载的文化内涵决定着能否翻译好习语。本文试从汉英文化差异入手,剖析如何运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基本策略,得出在翻译习语过程中要把异化与归化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传达习语的独特文化内涵神韵。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是浓缩的文化.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面,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本文对英语习语翻译中应用归化异化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翻译视野下的习语异化翻译.即根据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系统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习语所在的具体语境,最大限度实现译入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在功能上等值以及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在接受反应上一致.也就是译入语读者在读完译文后会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有效传递文化信息.使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习语异化翻译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户进菊 《红领巾》2004,(4):142-144
英汉习语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与文化的矛盾,在异质中寻求最大限度的对等.英汉习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在进行异化翻译时,应比较英汉习语的对等关系,再现源语习语的“形“、“义“、“神“.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就可能出现差异.因此,在翻译动物习语时,不能望文生义,应该根据所给的语境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正确理解动物习语的涵义,领悟异国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包含动物名称的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加以剖析,试图说明归化和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社会的独特文化传统,而习语作为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习语时,根据文化翻译观,要想突破语言障碍,实现文化之间很好的交流,则必须充分了解习语蕴含的文化因素。本文将从文化翻译观的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两方面探讨对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以期能有效传达信息,达到源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15.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大部分的习语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这类习语的翻译该采用归化还是异化,长期以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希望借助翻译目的论能对习语翻译策略的选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归化的矛盾和归化译者、异化译者两种不同的观点,并从文化词、习语以及新生词汇等方面举例,对比讲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用法,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教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渊源,常引起丰富的联想.翻译时除了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及文化特色.异化和归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通过回顾我国译界就这两种翻译方法争论的历史,研究源于宗教文化习语的翻译方法,总结出好的翻译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英汉习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习语是语言文化精髓的沉淀,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固定的表达方式,以形象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特别集中,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翻译实质上是语言间文化信息的传递.习语翻译的关键在于能否对其所带有的文化特色作出恰当的处理.归化和异化是英汉习语的两种基本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汉习语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文化差异导致彼此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称性,从而产生翻译过程中以异化为主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汉英习语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本文分析了习语与文化差异的关系,阐述了四种汉英习语的翻译技巧,最后指出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汉英习语的翻译,应尽量采取异化策略,从而能够更充分地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