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理所当然成为众人眼中“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再轻松,这种无形的压力逐渐的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近些年来,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个案不断增多,由于法学专业的特殊性更加要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高校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法学专业人才就业情况等成为了很多高校关注的共同话题,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法律人才既能有效解决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又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学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结合法学专业高职生就业现状的特点,反观我国高职院校法学专业高职生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并从淡化专业、加强实践教学、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几个方面来推动法学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佘质斌 《科技广场》2008,(2):165-166
本文通过对真实发生在广东某高校一起学生盗窃案进行分析,突出讨论法学专业的学生知法犯法的情形,强调在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同时,提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韩瑞萍 《科教文汇》2014,(10):37-37,42
法学毕业生就业门槛高、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司法考试既是学生上岗的通行证,更是衡量法学教育成效的最大试金石。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黄河科技学院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及教学模式,其中面向司法考试进行的法学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果。本文旨在针对黄河科技学院法学专业面向司法考试进行的教学改革提出完善法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法学毕业生就业门槛高、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司法考试既是学生上岗的通行证,更是衡量法学教育成效的最大试金石。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黄河科技学院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及教学模式,其中面向司法考试进行的法学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果。本文旨在针对黄河科技学院法学专业面向司法考试进行的教学改革提出完善法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焦中宁 《科教文汇》2013,(29):15-16
培养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通过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理念引导学生进步提高、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学习实践、影响学生塑造个性品质等途径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学校创新机制、创造条件促进辅导员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辅导员队伍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以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为例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调研,又从就业体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刚  薛哲  李科 《内江科技》2011,32(5):108-108,127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做了分析和阐述,以探讨当前学生就业迷茫和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从系统论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系统的概念。大学生就业制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由政府、市场、高校以及学生四个元素组成,阐述了建设原则和运行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可以为学生就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可以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还能对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念以及就业特点进行分析,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和思想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接触,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作为高校辅导员,他既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就业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对于现在这个毕业生人数众多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针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做了分析,主要针对大学生现在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做主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和思想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接触,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作为高校辅导员,他既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就业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对于现在这个毕业生人数众多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针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做了分析,主要针对大学生现在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做主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陈伟 《科教文汇》2014,(34):219-220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从系统论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系统的概念。大学生就业制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由政府、市场、高校以及学生四个元素组成,阐述了建设原则和运行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审视和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分析山东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成因的基础上,从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等方面,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山东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各方都在千方百计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入分析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是当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其与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文章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营造良好的学科竞赛氛围、加强考研宣传和增加学生去企业实习机会等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法。以OBE理念为基础,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  相似文献   

18.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为高校的迫切首要任务,本文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该校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该校在就业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以求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就业能力是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因素,提出了更新教育理念、增强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旨在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13)
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只有更好地研究新形势下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因此,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进行研究,促进新形势下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