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于对会计核算要求的繁简程度不同,体现谨慎性原则深度有所不同,从而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不一样。《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要求象《企业会计制度》那样计提八大资产减值准备,而是只要求计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但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否体现谨慎性原则,似乎从来没有人产生过怀疑。难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真得体现谨慎性原则吗?我们认为,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1 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五条规定,具体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有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生物资产跌价或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交易性证券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建造合同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出租人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准备等.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制度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得低估负债或者成本费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在物价上涨时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以及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等。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并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旨在研究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必要性、具体运用及适度性。  相似文献   

5.
浅析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巢湖学院学报》2004,6(3):128-131
资产减值是指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新<企业合计制度>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资产期末计价的模式和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使用及处理等方面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统一计量模式,规范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使用及处置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从而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了重大突破.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对滥用谨慎原则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予以限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些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进行利润操纵,资产减值确认标准混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滥用会计估计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此,针对我国现有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真正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制度》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可以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谨慎性原则是在资本得到维持或成本得到弥补才确认收益,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应用。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标准有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等三种标准;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方法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现值、在用价值、现行市价、公允价值、销售净价、可实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等方面,企业应针对不同的资产选用不同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资产减值会计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税收等都有影响,企业应分析研究资产减值对企业理财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大部分的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惟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为了在实务中能正确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项目,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协调好这两个科目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9.
苏香影 《课外阅读》2011,(11):400-400,176
企业新会计准则对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内涵作出了重新界定,即累计折旧与资产减值准备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反映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耗。现就两者的性质、对象、特征、核算、计提、纳税、账务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的定义,并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也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新制度一经颁布,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在会计实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都核算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因而两者有联系,这种联系也体现在二者的计提上,表现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会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和折旧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期末应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来计量,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按照减值后的新账面价值重新计算折旧额。这一规定同企业所得税法产生了差异,因此,应针对这一差异进行纳税调整。本文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税法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企业如何正确核算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浅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挤走了一些企业的业绩水分,使企业整体业绩趋向合理.但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并未对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造作细节做出明确规定,造成企业在运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时面临较大的选择空间,本文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计提有关的减值准备,大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其所对应资产的唯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存在的。而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认为计提折旧就是为了避免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而采取的一种办法,因而再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会发生重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分析,认为准则制定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出台做进一步的规定或相关解释,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16.
戈婷婷 《考试周刊》2011,(57):232-233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有的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它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收入确认上、费用确认和或有事项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准备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在会计核算运用中企业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不完善性,借机虚增虚减企业的利润,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8.
近来,一些企业根据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灵活性,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进行随意调整。本文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坏帐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为了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和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19.
谨慎性原则是新会计制度的重要特征,体现在减值准备和坏帐准备的计提范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债务重组、借款费用资本化、摊销期限等五个方面。为使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实践中得到正确的贯彻,需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练好基本功,并且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梁君 《职业技术》2006,(11):12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规定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定也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本文着重分析资产减值准备所面临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