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时阔 《编辑学报》2005,17(6):427-427
"原"--<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1)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2)同"塬".<辞海>的解释基本同<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2.
<宋王长史转念功德碑>,收入<新中国出土墓志·重庆>一书.据是书介绍,碑石长108厘米、宽46厘米.碑文14行,满行40字.正书.1987年四川省荣县富东乡王序村出土,现藏荣县文物管理所.为对比论述方便,兹将原书所录碑文转抄如下:  相似文献   

3.
焦点,难点,新闻点,什么才是网上热点? 家事,国事,天下事,什么才是"中国网事"? 8月初,新华社新闻大厦411,我们为"中国网事"开栏上火,为选题犯难.案头上、脑门上,每天飘过的是一条条曾经叱咤风云的旧闻.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国债发行第一天>. 1995年1月6日,"冰点"付印:<北京最后的粪桶>. 2000年4月13日,"新华视点"开栏:<惨痛的教训、深刻的警示--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受贿及腐化堕落剖析>.  相似文献   

4.
辰目 《传媒》2010,(12)
11月21日上午,在初冬的呼啸寒风中,笔者和<传媒>杂志社的两位负责同志,与首都新闻界、文化界的上千位人士一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向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院长范敬宜同志挥泪告别.范老是有恩于研究所和<传媒>杂志社的.这几年,岁末年初所里和<传媒>杂志社为业界主办"中国传媒创新年会",邵老(邵华泽)和范老总要到会上为我们坐阵、鼓劲.范老有几次其实是"带病作业".记得<传媒>的一些重要文稿,也得到过范老的支持与指点.再往早里说,那还是笔者当年在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工作的时候,因为评比党报编校质量的缘故,也因为若干新闻研讨会的缘故,受报社负责同志委托,多次请过范老参加我们的会议.  相似文献   

5.
董秀玉,三联书店原总编辑,一位追求图书个性的出版家.她退休后做的第一本书,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畅销图书营销研讨会"上,董先生谈了自己的做书过程.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文摘类期刊市场就像一场正在比赛的马拉松.如果说<读者>已经跑过10000米,那么,<青年文摘>已经跑过2000米,<特别关注>跑到了1 500米,<格言>、<意林>也跑到了1000米.  相似文献   

8.
还记得<红高粱模特队>里的"小辣椒"么?明澈的双眸,诠释生活中的万种风情.对,她就是那个<大姑娘美>的<关东女人>:有"小辣椒"的火辣;有<葡萄架下>的柔韧;有<节日金钹>的喜兴.她舞动异域的风景,掀起亮丽的骤风.  相似文献   

9.
挪威是世界报业大国,发行量最大的两份报纸是<世界新闻>(VG)与<挪威日报>(Dagbladet),全国性大报还包括<晚邮报>(Aftenposten)、<卑尔根时报>(Bergens Tidende)等.  相似文献   

10.
农燕玲:黄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档案界>论坛的邀请做客<名家访谈>.我是主持人农燕玲. 黄世喆:主持人您好!也谢谢<档案界>论坛的盛情邀清,给我一个"被上线"的机会. 农燕玲: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故著名戏剧家翁偶虹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曾经为很多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编写剧本.如为程砚秋先生编写<楚宫秋>、<锁麟囊>;为金少山先生编写<钟馗传>、<金大力>;为梅派青衣传人李世芳先生编写<天国女儿>;为杜近芳先生、叶盛兰先生两位编写<周仁献嫂>;为李少春、袁世海两位先生编写<响马传>;为谭富英、马连良、李少春三位先生编写<赤壁之战>等等,不胜枚举.翁偶虹老先生一生中收门徒弟子人数甚多,如有王金璐,李金鸿,高德仲等等数十位之众.  相似文献   

12.
魏童档案: 新生代图书策划人,策划的都市情感小说<我嫁入豪门的真实生活>及青春小说<天使不曾离开>成为2006年上半年的畅销书.其他图书如<轩辕·绝>、<终极突破>、<从毕业开始流泪>、<别说我神经>、<灵偶>等都获得了市场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尤金·史密斯1918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维琪塔市.他以摄影伴其一生,除了在<生活>杂志任过职外,许多世界著名图片社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如美国的<新闻周刊>、玛格南图片社等.他十分擅长专题摄影报道,并进行了多组诸如<乡村医生>、<助产妇>、<一个慈悲为怀的人>、<水俣>的报道,这些都堪称其专题摄影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4.
偶翻<申报>的<自由谈>,想起了张资平.此公在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曾经以三角四角名噪一时.他办了个乐群书店,出版<资平小说集>,还主编<乐群>月刊,在刊物上登出广告,声称要"搜印全集以飨读者",俨然是文坛巨子.鲁迅先生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一文中说: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那就是--△".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5.
时评"时评"     
当今中国,时评空前热闹,但问题也不少. 时评成了一次性消费品.历史上,优秀的时评,文道并茂,并不随时事新闻迅速淡出.如诸葛亮的政治时评<出师表>、韩愈的人物时评<祭十二郎文>、书圣王羲之的文化时评<兰亭集序>便是例子.  相似文献   

16.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资料丰富,学界也不断为之补充,其中不少涉及蔡王房,但仍有未尽者.笔者发现<新唐书>卷七十上<宗室世系表上>蔡王房有高宗时期李冲寂者,资料颇为混杂,且<旧唐书>卷六十<宗室>、<新唐书>卷七十八<宗室>均无涉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酒的故乡,传说在神农、黄帝时便有了酒.据<太平御览>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而陶是用来盛酒的;<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30日下午,<出版参考>杂志在中国版科学研究所召开了2008年度编委会暨纪念<出版参考>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中国版协常务副主席杨德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常振国,副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海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原所长袁亮、<出版参考>主编陆本瑞、原<读书>主编沈昌文、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吴道弘、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电子工业出版社原社长王志刚等近20位专家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出版参考>编委会主任许力以主持.  相似文献   

19.
喜爱恐怖小说的读者都知道"773"这个诡异的数字,随着<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阿丝地狱>、<后湖鬼戒>等一部部恐怖悬疑小说精品面市后,773系列丛书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恐怖小说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20.
最初还是在逛书店的时候注意到"天则".在满墙的经管、励志、青春小说中,突然发现了一套<诗>、<词>、<曲>、<赋>,令我耳目一新.店主见我留神看,便顺手拿来另外四本<琴>、<棋>、<书>、<画>推荐,说尽管书店空间紧张,可还是特意封面冲外地平摆着这套书--"因为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是啊,不是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还能静心来读这些书?细看之下,发现这套书是天则文化公司策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