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时近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文章旨在通过回顾不同阶段关于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的研究状况.总结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影响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抛砖引玉,展望不平等条约及对近代中国政治影响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降,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从事游历、传教等各种活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中国旅游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不平等条约的起源与发展应该说是受到普遍重视的,但有关不平等条约的修废过程却经常被忽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是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每个不平等条约背后都蕴含着一个血泪斑斑的悲惨故事,冲破  相似文献   

6.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先后签订了五百多个不平等条约。随着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在条约体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运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整个条约体系建构中重要的支撑点,亦成为中国近代史分期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近代 ,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与迅猛而来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兴起的中国近代女学 ,不是传统女学的自然延伸 ,而是西方女学传入的结果。近代西方女学的传入对中国近代女学不仅有催生之功 ,而且有助长之绩。因此 ,研究西方女学的传入是我们深入认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乃至妇女解放运动的路标和门径。一、西方女学传入的肇端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孕育清末 ,依仗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几乎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过改良的宗教派别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已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宗教中 ,因此 ,《剑桥中国晚清史》一…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列强曾把—个又—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从不平等条约被签订的那天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随着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及国民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对国际法的逐步了解,中国历届政府都提出了修改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那么,中国是如何废除近代以来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列强曾把—个又—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从不平等条约被签订的那天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随着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及国民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对国际法的逐步了解,中国历届政府都提出了修改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那么,中国是如何废除近代以来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10.
不平等条约研究的新拓展──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郭汉民李育民同志所著《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一书已于1995年9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深入研究和全面论述中国近代条约制度的学术专著。全书共12章,凡37万多字。作者把西方列强强迫中国...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公法较为完善的今天,依然存在着国家地位不对等的情况。强国惯常于通过条约扩大自己的利益,对于条约的另一方,这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回归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缠绕着“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屈辱起于中国方面对国际法及外交知识的匮乏,随着留洋人士的归国后,近代中国才开始注重对外交方面的认识。如何消除“不平等条约”的严重侵害成为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修约”针对此问题作出的努力,成为当时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影响日益扩大,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督教借不平等条约中的规定强行进入中国;二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获得中国民众的认同;三是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早期反帝目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从党的文件和党的领导人的阐述来看,在1927年以前,反帝目标的内涵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在每次反帝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也总是将斗争的目标引向废除不平等条约。对于国民革命反帝内涵的界定,也是限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范围。在这个时期,党侧重于反对经济方面,尤其是关税方面的条约特权。中国共产党的废约反帝主张,对孙中山国民党产生了直接影响,使得大革命具有了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基本内容的反帝内涵。  相似文献   

14.
顾维钧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对不平等条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到的侵略、外交上的丧权辱国等问题作出了论述。他提出了不平等条约的产生、对国家主权的认识、不平等条约与国际法的关系、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等内容。民国时期,顾维钧为修改不平等条约作了不懈的努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进行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外交活动--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关税自主,收回了部分租借地,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相对平等的新约,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作用.但此次改订新约运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及不彻底性,还不能达到人民所期望的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第一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不全是因为战败,更多地是因为当时中国人外交知识的缺乏、对国际惯例的不熟悉以及为西方殖民者的欺骗所致。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于1925年发生的五卅运动,人们常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反帝”这一核心领域,却往往忽视了在整个事件交涉过程中,北京政府与公众之间所出现的互动关系。在当时,民众对不平等条约已极为不满,所以当“五卅”惨案发生后,舆论界立刻对北京政府施加强大的压力,要求以强硬的态度进行对外交涉。不仅如此,民众还进一步呼吁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最终促使政府借此事件发起了“修约”运动。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运动对现存在朱平等条约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西方列强大大发展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体系,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得这一特权制度更为完备、严密。列强由攫取条约特权,进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这是半殖民地最为突出的特征,亦是《辛丑条约》最基本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的态度。同时,在中国反对不平等条约的历程中,义和团运动是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这一斗争的最终胜利铺垫了一块必不可少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外国侵略势力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特权,这是它们掠夺中国财富、控制中国经济、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的国际通讯行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压制下,还未呱呱坠地就胎死腹中了,外国人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国际通讯行业长达几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20.
总理衙门是在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潮流中设立的,是西方科技、文化思潮传播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属于世界近代化的一部分。它成立之后,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华民族蒙受了耻辱。但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却为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