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凤珍 《教育导刊》2004,(16):40-41
幼儿对动物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之情,动物的生活趣事会激发起孩子了解、探索世界的欲望。而熟悉的动物能使小班的幼儿更好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2.
构图讲述,就是让幼儿选用若干图片(剪出物体轮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思维和想像,在一张白衬纸上构成画面(不足部分幼儿可根据需要添画),并将画面的意思讲述出来。它是我们在教学实验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形式。众所周知,幼儿园语言教学有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看图讲述。它以其图片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具体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特别是在成人指导下观察和讲述图片,对幼儿语言及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看图讲述中的图是幼儿语言的提纲。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  相似文献   

3.
活动设计活动要求: 1.让幼儿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 2.初步激起幼儿爱父母的情感。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套婴儿生活图片、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2.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活动过程: 1.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在出示图片前,先听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像,并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图片5幅(1号房没有门和窗,2号房没有瓦片,3号房倾斜有裂缝,4号房隔壁有小猫,5号房外形完美,房门可打开)。 2.小老鼠图片一张(正面为不高兴的表情,反面为高兴的表情)。 3.各种小图片若干,如树、草、  相似文献   

5.
祁朝华 《教育导刊》2006,(12):35-36
一、设计意图音乐来自生活,生活充满音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中明显的音的时值长短变化,让幼儿以不同方式去表现音的长短,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创编动作,从而表现音长和音短,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二、活动目标(一)运用生活经验的再现来感受音乐,大胆想象,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能辨别乐曲中音的长和短,学会用语言和动作随音乐中音的长和短进行控制。三、活动准备毛线盒,剪刀一把,小老鼠在房间的幻灯片。四、活动过程(一)律动:小老鼠师:小老鼠,今天猫不在家,我们可以偷偷地溜出去玩啦!(二)运用拉毛线感受声音的长、短…  相似文献   

6.
一、活动总目标 通过分组活动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利用自己感兴趣的学具学习讲述图片内容,发展幼儿讲述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分目标 A组目标:幼儿能在理解原图意的基础上进行讲述活动,并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编排顺序后再讲述出图片的内容,要求幼儿使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讲述。 B组目标:要求幼儿在观察和理解图片内容后,通过操作手指木偶、角色表演等方式,运用学习过的语句  相似文献   

7.
看图讲述是教师在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运用有教育意义的、幼儿能理解的图片,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从中接受教育的一种讲述形式。如何使幼儿仔细观察、深刻理解并有次序地讲出图片内容、从中接受教育是看图讲述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这里选登的几篇教案都各有特点,有的结合图片运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看图并学习讲述,接着又通过游戏进行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颇为新颖;有的重视幼儿语言规律,采取逐步出现图片内容,由描述主要人物动作、表情,引向叙述性的讲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教学方法,可供广大幼儿园教师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应抓住内在的本质,因“质”而导排图讲述是指幼儿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图片,予以合理排序,并将所排的结果及所体现的情节讲述出来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我认为它是属于图片讲述范畴的一种类型,具有图片讲述的共同特征,如离不开讲述的凭借物———图片,离不开看(观察)和说(讲述)两个要素;同时它又有其相对的较独特的特征,即要求幼儿先要将教师所提供的无序图片排成一定的序列,然后再进行讲述。如果我们将看图讲述的活动程序表述为“看想讲”,那么,排图讲述则是“看想排讲”。显然,排图讲述在看图讲述的基础上多了一…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过冬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懂得动物采用不同方式过冬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二)愉快认真地参加活动,乐于观察、大胆讲述及表演。二、活动准备一幅冬天自然景象挂图、贴绒板、插图动物教具若干,几种动物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色笔、纸、剪刀等。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知识童话“过冬”。 1.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扮小白兔跳、小燕子飞进入活动室 2.引入课题。教师:“小朋友刚才扮演谁?”幼儿:“小白兔、燕子。”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3.教师讲述知识童话“过冬”。 4.讨论:小兔是怎样过冬?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全身长满密密的毛过冬?小青蛙、蚂蚁又是怎样过冬?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能用完整的语句,大胆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 2.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3.丰富词汇:“树苗、连忙、爱护、系、解、植树”,正确运用“有的……还有的”。二、教学准备:图片一套四幅。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分述: 1.揭示第一幅图片。①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 ②有些什么人?他们干什么?干得怎样?  相似文献   

11.
多幅图的看图进述一般是以单幅逐一出现图片、多幅整体出现图片和多幅对比出现图片三种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在看图讲述的开头部分采用“单幅出现,逐步展示”的方法让幼儿观察图片。通过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看图讲述《大象救兔子》,第一张图的画面是三只兔子在草地上逃跑,一只老虎从树林中窜出来,草地边有一只大象在河里洗澡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整张图片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的回答是:三只兔子在  相似文献   

12.
看图讲述时,幼儿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教学中尝试“图中求并”的讲述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看图讲故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适当调整图片顺序,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方法讲述 1.句与句、段与段对比讲述。以《一个小宝两个样》为例,该故事共有6张现成的图片,可将图片按原先的顺序排列,引导幼儿一句一句照着讲,如:小宝在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
活动一目的: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蕴含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准备:1.创造条件让幼儿获得对苦药、醋、辣椒、糖的味道的生活体验。2.故事图片四张(如图一、二、三、四),小灰鼠布偶一只。  相似文献   

14.
李云楚 《家教世界》2014,(6X):21-22
<正>设计意图:谈话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打开言语表达的思路。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激发幼儿谈话兴趣:第一,向幼儿提供与谈话主题相关的图片,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第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唤起幼儿的记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以便帮助幼儿充分打开思路,进入谈话内容;第三,通过三折画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按照"假如我会飞,我要飞到……,去……"的模式进行想象并完整讲述。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中班语言活动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看图讲述《谁撕破了图书》。当看完第二张图片(内容:两个幼儿争抢一本新书,将图书撕破了),挂出第三张图片时,我说:“图书被这两个小朋友撕破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比中班阶段明显提高.能独立运用完整句式表达一些简短的小故事。他们常常喜欢收集一些废旧图书剪下的图案或旧图卡,拼拼、玩玩、说说。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习惯,我设计了本次组图讲述活动。组图讲述形式灵活、富于变化.避免了一般看图讲述活动中图片单一的缺陷,也区别于排图讲述,情节设置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 1用有规律的色彩、线条和图形大胆装饰热气球. 2.感受有规律图案装饰的美. 活动准备: 热气球图片、有花边和图案的物品及图片(花瓶、盘子、手绢等),画好热气球轮廓的半成品图若干,油画棒、记号笔若干.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 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分别进行了《太阳花》、《小蜗牛散步》、《蝴蝶飞舞》、《我来做蛋糕》等一系列有关线条学习的绘画活动.幼儿对波浪线、锯齿线、蜗牛线、弧线、交叉线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其画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请家长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家中一些物品上的花边及图案,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一天,在看图讲述活动之前,由于图片较宽不得已向墙面延伸了半张,我就用磁铁去吸墙面上的图钉,以固定图片。当时因为图片盖住了图钉,孩子们看不到图钉,所以许多孩子产生了疑问。“磁铁怎么会吸附在墙上呢?”畅畅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引起了同伴的“共鸣”。这一话题似乎与本次教育活动内容无关,但它却是一个可以使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的时机。于是,我接着问:“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呀?’’这时,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学习“乱扔”、“奇怪”、“迭”等词;运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整整齐齐”、“端端正正”等词。 2.教育幼儿做事有条理,会自己整理衣服、鞋袜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教学准备:《一只袜子》图片四幅。三、教学过程: 1.出示图一①图片上有些么什人?为方便讲述可给他起个名字叫小明②这是什么时间?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  相似文献   

20.
“递过排图”是单向单列式的排图讲述,一般是将一组图片排出一个序列,按一条线索讲述情节的发展。“洗手绢”这组图片是表现幼儿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画面较简单,情节发展较明显,适合于小班、中班使用。小班:只用图三、图四进行,先分别对图片进行观察和描述:“有谁?”“在做什么?”……然后,让幼儿排一排两图片的顺序,讲一讲为什么这张排在前,那张排在后。最后可以让幼儿说一说:“喜欢这个小姑娘吗?为什么2”适当进行爱劳动教育。中班:先用图一、图二、图四,在观察、描述的基础上,排出这三张图片的序列,讲述这样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