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发行量大、社会影响深远的长篇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被改变成影视剧热播,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红色经典。在大学生当中进行"红色经典"教育,也即让"红色经典"进入高校课堂,可以让大学生在观看与近现代史相关的红色影视剧过程中,加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建构,树立积极向上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小说,其重要的美学研究对象就是创作主体与客体。本文就是从"文学"本身的视角,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分析研究,从创作主体和客体辩证关系的角度,对红色经典小说进行了浅要的美学探析。  相似文献   

3.
“红色经典”的重拍和改编是近年来文艺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本来这是件好事,但由于某些利益的驱使,“红色经典”的改编现愈来愈显露出步入歧途的倾向:“改编”变成“戏说”、“胡说”,近来又在网络上遭遇“恶搞”。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与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艺作为一种贯穿百年中国历史的重大文艺现象,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精神结构、生命意识、审美追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成为数代中国人理解社会、理解革命、理解人生的重要窗口。红色文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深度互动,与百年中国文艺现代化密切同步,其以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审美表达重建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红色文艺包含着政治与审美、历史与想象、通俗与典雅、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张力,并以革命性、人民性、现代性的思想文化特征以及民族性、本土性的美学风貌,表征着百年中国文艺发展及其文化创造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范型。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社会生活、与现代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现代化、与中外文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实践、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的百年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的深度研究,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人才、满足"四个伟大"需求。目前,在传播与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高校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传播方式创新力度不够、传播内容有待规范等现实困境。对此,高校要提高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的工作素质、持续创新其表现形式、进一步规范其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之一,红色文化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关系到广大青年大学生德治教育的成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形势也变换着新的面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就必须与时俱进的有针对性的探索新的教育路径,如此才能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俄苏革命歌曲传播背景和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传播影响的基础上,以20世纪重点传播时期为基本切入点,尤其是对建国之后苏俄革命歌曲传播情况进行总结,验证音乐的传播和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密切关联,并从红色音乐创作、大众音乐创作、民族管弦乐队打造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时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的传播,旨在文化交流背景下更好地促进我国音乐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色资源蕴涵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内涵、崇高的理想信念境界、鲜明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深厚的文化素养蕴涵和生动的实践育人效能等深刻的思想内容,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具有的多种应用模式和路径选择。通过教材渗透、课堂融入,网络开发、多媒体应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实践体验、场景再现,唱阅经典、艺术表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有效提升教育成效。但目前,红色文学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对此,各高校应大力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学素养,并要求教师创新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给大学生以精神滋润和智慧指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整体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大中小学生对福建红色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文章首先分析福建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并阐述了开展红色研学实践的意义,如阐述保护和发扬福建省红色文化资源、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从福建红色研学实践开展现状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开发的途径两方面探讨了红色研学实践视角下福建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江西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为江西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料。因此,江西红色文化产业要发展,就要立足于江西本土红色文化,关键是要抓住优势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出江西红色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策略不断创新江西红色文化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从而促进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全方位、立体式、科学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江西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林海雪原》是一部红色经典作品,《书剑恩仇录》是一部武侠小说。两部作品在传统小说的继承、主要人物的配置、英雄群体的塑造三个方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探究这一点以便对《林海雪原》文本作出合理的价值理性判断,旨在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红色经典与通俗小说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李大钊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挖掘、修复和再现成为了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以李大钊数字形象为例,详细阐述了李大钊数字人形象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同时利用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精准化、个性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全民红色文化教育,鼓励全民对于红色文化的参与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习总书记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围绕学校的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激活身边红色资源,创新各种学习形式,讲好丰富多彩的红色故事,把红色精神的学习融入到育人全过程,将丰富鲜活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直抵人心的育人力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学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现了急功近利、道德缺失的现象。如何正确规范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教育功能,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必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学术视野考察文学经典的建构,更多地看到文学经典生成的外部因素,看到每一个文学经典的特定的文化话语场,看到文学经典处在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开放体系之中。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往往是通过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编入教科书而实现。文学研究者则可以而且能够通过文学史叙事体的作用,去影响集体无意识的主流文化,进而促使国家话语霸权顺应时代文化的潮流。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经典的价值维度,针对现当代文学经典选择中的种种问题,找出不应“入史”、不应划为经典的诸种状况,以为文学经典建构之警策。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文学经典,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但一般是具有最强的传播力度、最广泛的接受群与最明显的接受效果的文学文本。文学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持续的重写行为,也即持续的审美阐释及审美再创造行为所造就的,它是有效发挥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传播与接受效应的一个重要成果。重写观念认为,文学的创造与影响寓于文学的接受之中。以文学接受为前提的重写,融合创作、批评、传播、阐释方式于一体,并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促成了雅文学成果的下移,是促成文学文本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红色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红色崇拜,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红色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红色信仰回归家国情怀,是中国的特色信仰,具体且现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关乎全人类幸福,博大而深厚,两者是具体与抽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职业院校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红色文化是指以和平时期与内蒙古战争年代的遗址标志物、纪念地、革命文献所记载的革命事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人物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形态,在当代科技文明领域具有其深厚的内涵及底蕴。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弘扬内蒙古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对当代青年个体成长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我国传统价值观及文化思想受到社会多元思潮的侵蚀,当代青年频频出现道德缺失、急功近利的现象。如何规范青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探析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理想信念功能及健康情感教育功能,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是以一种实在性与抽象性相兼的姿态存在着,且以文本、人本、思本和事本为其呈现形态。文本作为文学史的本体,主要指历代文学作品,即物化了的、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被文字所凝固的文学创作活动。无论什么时代的文学史或中国文学史的课堂教学都体现着文学史本体观。从文学史角度看,所谓文学经典就是入史率极高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入史率可以作为测定其经典化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参数。文学经典不是永恒不变的化石。当代文学家及媒体对经典应作严肃、正确的阐释和积极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