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43):12+14-15
焦点温家宝出席东盟峰会阐述推进地区合作倡议11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出席了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15周年纪念峰会和第1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温家宝分别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印度总理辛格和韩国总统李明博等。温家宝表示,当前东亚合作处于深化的关键阶段,东盟与中日韩要不断增强内部凝聚力,继续聚焦发展问题,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中国与东盟国家下一阶段则要重点深化自贸区  相似文献   

2.
环球人物     
普京上海行 5月20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普康抵达上悔,对中国展开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期间还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亚信第四次峰会,同时与习近平主席一同出席中俄“海上联合-2014”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3.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于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结束,会议制定了一项目标,到2018年前使全球GDP额外增长2%,并承诺设立全球基础设施倡议(GⅢ),以满足每年约5万亿美元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该政策思路有效地将当前经济增长牢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公之于众。而澳大利亚人对增长差距的聚焦,正是本次布里斯班峰会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相当风光和重要的岗位。据笔者查到的资料,白宫新闻发言人起源要比白宫定期新闻发布会早一些。它诞生在19世纪中期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传媒大众化的年代。最初以总统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可以称之为总统新闻发言人。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新闻发言人的总统。后面几位总统的新闻发言人也都以私人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作为国家外交重镇,在配合中央总体外交战略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重大的外交事件,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沪和《上海公报》的发表,上海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近年来,随着本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也在加快。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在沪举行,标志着上海的重大外事活动进入活跃期,之后包括APEC领导人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不久前举行的亚洲相互协助与信任措施会议(下称"亚信峰会")等一系列重大外事活动先  相似文献   

6.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8,(13):20-21
布什亲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妻子叶卡捷琳娜。4月113,美国总统布什携妻子劳拉(左)对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随后布什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北约峰会以及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进行会谈。  相似文献   

7.
6月20日举行的日韩首脑峰会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与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历史与现实的问题上没达成共识,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8.
国际速览     
《中国新闻周刊》2001,(24):52-52
6月11日晚上,布什飞赴欧洲,开始他首次欧洲之行。布什的首站是西班牙,随后还将前往比利时、瑞典、波兰和斯洛文尼亚,全部行程计划为5天。他将与北约盟国进行工作会谈,在哥本哈根参加美国欧盟首脑峰会,最后在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与俄国总统普京第一次见面。布什面对的是欧洲各国对美国的未来走向持普遍怀疑和担心,欧洲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16,(9):16-16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习近平强调,面对当前挑战,二十国集团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相似文献   

10.
普京总统与奥巴马总统已经就美俄关系和乌克兰危机通了四次电话,每次都要谈一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商谈转圜之策。双方都很清楚,制裁俄罗斯不会成功,俄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拨拉、孤立无援的小国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4月6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普京将于5月初结束总统任期,而布什的任期将于明年初结束,这是两人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举行会晤。  相似文献   

12.
二战进入1943午.世界反法西斯作战进入战略转折时期,盟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美国总统罗斯福有时需要去国外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与其它一些国家协调世界反法两斯的火事。因此,总统的空中运输丁具成为一夫问题。由于是战争年代,总统的空中安全更成为,一大焦点。为此,美国政府决定,为总统配备专门的飞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和消费国,中国的渔业资源已显著衰竭。与欧美国家在可持续渔业发展方面采取的举措相比,中国表现得动作迟缓一年一度的国际海产峰会上月6日至8日在香港举行,这是该论坛自2003年"开坛"以来,首次在亚洲地区召开。峰会旨在推动全球对话与合作,共同建设在环境、社会和经济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海产品市场。近几十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持  相似文献   

14.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5,(35):14-14
全球第五座迪斯尼乐园落户香港;六方会谈代表:重回谈判桌;乌克兰总统与总理:昔日盟友决裂;穆巴拉克:第五次连任埃及总统;布朗:美国紧急事务主管辞职.  相似文献   

15.
6月8日,一年一度全球瞩目的八国首脑峰会在德国落幕。会议的成果之一是:八国集团决定采取重大改革举措,与中国、印度和其它3个新兴经济体建立“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缅甸的转型和变革,每一步都离不开军人集团的默许和支持。假如军方对改革产生惰性或敌意,民主化进程必然堕入困境1月2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第一次与西方记者面对面。他对《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表示,缅甸改革"绝不会走回头路"。这位67岁的总统,原本是登盛上将,军方的第四号人物。2010年,他脱下军装,组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参加大选。按照缅甸习俗,他的名字前冠以"吴",不再使用军衔称呼。大选后,登盛将军成为了吴  相似文献   

17.
全球媒体关注奥巴马访华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戚为各国新闻记者追逐的焦点,但各国关注的重点不同。印度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中美峰会,紧盯中美南亚承诺,而奥巴马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则成为印度媒体最为关注的内容;日本媒体关心中美减排合作,《朝日新闻》将中美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合作作为报道重点。  相似文献   

18.
邓亚君 《新闻天地》2011,(12):14-15
就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初飞赴戛纳之前.一通来自法国凡尔赛宫的电话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与中国被戛纳G20峰会赋予“救援欧洲”的角色相呼应.这通法国总统萨科齐打来的热线是专门向胡锦涛通报:欧盟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举措和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非洲裔总统。第二天世界备大报社纷纷将这一历史性事件作为头版头条报道。我国的都市报、晚报均在头版显著位置推出奥巴马当选的新闻和图片,而人民日报等绝大多数党报也都将这一新闻在头版报眼或次头条、倒头条的位置予以突出报道。这一不同凡响的举动显示了我国党报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已经开始自觉地按照新闻价值规律安排版面,我国多年的党报新闻改革终于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7,(20):12-12
在出席八国集团峰会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多家西方媒体采访,针对美国计划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提出强烈批评,称俄罗斯对此将“被迫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