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有一个流传至今、感人肺腑的故事。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春秋时期楚国著名音乐家俞伯牙在晋国做官,有一年,他因公务顺江而下来到龟山脚下的汉阳江口,因天色已晚,只好将船停在岸边。吃完晚饭后俞伯牙习惯性地从琴囊中拿出七弦琴,调好琴弦弹了起来。这时,周围万籁俱静,他弹奏的琴声传得很远。伯牙正如痴如醉地弹着,忽然听到岸边的树丛中有响动,马上派手下人去查明情况,原来是一位打柴的樵夫在偷听。伯牙好奇地问:“这么晚了,你为什么不回家,却躲在这里偷听我弹琴?”樵夫诚恳地说:“我打完柴回家路过此处,听到七弦琴声,不知不觉便顺着琴声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2.
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位很有名气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他在荒山的一座茅屋里弹琴,有一位打柴的樵夫叫钟子期的从门前经过,居然能从琴声中听出“巍巍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交谈后,十分惊讶地说: “你就是我寻觅多年的知音啊!”从此,两人便成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苦极了,扯断琴弦,摔坏琴身,自那时起直到死去,他再也没有弹过琴。后来人们便把此曲命名为“高  相似文献   

3.
《文科爱好者》2004,(15):69-69
我国古代有位名叫伯牙的人善于弹琴。战国时期的苟子在《劝学》篇里说他的琴声十分美妙,足以让正在吃草的马儿抬起头来倾听。与伯牙同时代的钟子期特别擅长听琴,他能够听出伯牙琴声中的情和意。伯牙弹琴时心想泰山,钟子期马上说道:“你的琴弹得好啊,多么巍峨高大啊,好似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又说:“你的琴弹得好啊,多么壮阔浩大啊,好像流水!”于是,伯牙视钟子期为知音。  相似文献   

4.
知音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善于鼓琴的乐师叫伯牙;他有个好朋友叫钟子期。这人辨音的能力很强,特别是能领会那音乐中的意境。每当钟子期听了伯牙的演奏,就能从琴声中领会伯牙的心意。有一天,伯牙又在演奏一支乐曲,他心里想着那巍巍的高山。钟子期很快就听出来了。他情不自禁地赞叹说:“美哉,巍峨高耸,有  相似文献   

5.
<正>筝曲《高山流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曲子,前段巍巍如高山,后段绵绵如流水。伯牙弹琴,心中想到了挺拔的高山,琴声就像一座雄伟的山川竖立在耳旁。钟子期听后拍手赞叹道:"伯牙,你弹得真是太好了,就好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中想到流水,琴声犹如一条翻滚着的江水流进了心中。钟子期听后高兴地说道:"真是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面前流过。"他们俩相处默契,无需一言一语,即能心领神会。自此以后,我  相似文献   

6.
文章之法,重在求奇,求奇则能出妙笔。请看下面同样内容的3个片断:1.一群人在听艺人弹琴,听着听着,大伙儿纷纷离去,只有一人还站在原地不动。艺人深情地对那人说:“您才是知音哪!”“不,我在等您坐着的那凳子。”2.一群人在听艺人弹琴,听着听着,一妇人泣不成声。艺人停下琴,来到妇人面前:“是我的琴声把您感动了吧?”“您的琴声让我想起不在的丈夫。”“您丈夫是做什么的?”“他是弹棉花的。”3.一艺人手持一把大刀对一路人吼道:“是听我琴声,还是挨一刀?随你挑!”路人无奈地选择了听琴,听着,听着,路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求您给我一刀吧…  相似文献   

7.
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古琴弹得非常出色,被后人称为“琴仙”。那么,伯牙一身高超的琴艺是怎么练就的呢?这里有一个故事。据说,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曾经拜成连先生为师学习古琴。苦学三年之后,伯牙的琴艺长进了不少,他掌握了各种演奏的技巧,成为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成连先生总认为伯牙的琴声没有神韵,说伯牙对乐曲的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目】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引为知音,并约定一年之后在此相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前来弹奏,岸上却不见钟子期的影子,后知钟子期已离开人世。钟子期死前,让人把他葬在岸边,好让他的灵  相似文献   

9.
课堂连连看     
《快乐作文(低年级版)》2015,(Z3):6-7,10,11,14,15,18,19,22,23,26,27,45,51,59,88,96
素材小卡片一关于友情的故事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友谊的象征。“伯牙绝弦”讲述的是知音难求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他的心意。后因称知己为“知音”。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鼓琴了。  相似文献   

10.
高山流水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用琴声表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巍峨雄伟如同泰山!"伯牙用琴声表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浩荡澎湃如同长江黄河!"伯牙心中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领会无误。伯牙在泰山北麓游览,突然下起暴雨,便在山岩下避雨。他心中悲切,就拿起琴来弹奏:开始弹奏的曲调哀怨如大雨连绵,后来弹奏的声律如山崩地裂...  相似文献   

11.
[问题呈现]闫学老师的《伯牙绝弦》教学片段师:文章开篇便说"伯牙善鼓琴",既然是"善鼓琴",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高山流水     
春秋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曾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欣赏大自然的景色。那汹涌的波浪,翻飞的海鸟,郁郁葱葱的树林,让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他把大自然的美妙都融进了琴声中。  相似文献   

13.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林弹琴,樵夫钟子期能辨琴意。伯牙弹一曲,志在登高山,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志在流水,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相似文献   

14.
在《伯牙绝弦》一课教学中,三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运用了课堂小练笔这一形式,然而细细分析,效果不一。【片断一】师: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不只表现高山流水,还表现了什么呢?钟子期又是如何赞扬的呢?(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  相似文献   

15.
诚信的价值     
陈秀丽 《高中生》2011,(18):62-63
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贫穷的年轻艺人站在纽约的一个地铁站门口,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但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年轻艺人跟前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相似文献   

16.
凡华 《红领巾》2011,(7):4-5
在繁华的纽约,一个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衣着落魄的年轻艺人仍然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站门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可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艺人跟前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相似文献   

17.
对牛弹琴     
古代有位大音乐家叫公明仪,音乐造诣(yì)极高。公明仪琴弹得十分好,优美的琴声使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有一天,他漫步郊野。只见风和日丽,一片葱绿的草地上,一头牛正低头吃草。公明仪感到神清气爽,忽然心血来潮,心中涌起为牛弹奏一曲的强烈欲望。低2年00级7.5版213小学阅读指南公明仪首先弹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他弹得十分投入,宁静优美的田野上萦绕着优美的琴声。然而,那牛却充耳不闻,只顾低头吃草,压根儿不去理会悠扬的琴声。公明仪非常生气。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是听他不恍见然琴大声,悟而:是那《牛清并角之不操》曲调实在太…  相似文献   

18.
诚信的价值     
陈秀丽 《高中生》2011,(6):62-63
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贫穷的年轻艺人站在纽约的一个地铁站门口,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但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年轻艺人跟前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我们看见一棵很高的树,挥动着修长的手臂,摇落满树的果子_您一生都这样站着,前面是坐着的我们,后面是写满知识的黑板。也许您已经很累了,您也许想坐上一小会儿,但您却没有坐,因为您最清楚,只要您坐下来,世界上就会少几个站起来的人。风刮来.雨打来,雪飘来,您总是站着,稳如泰山,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您。您脚下的这块土地,是您心中永远青翠的世界一有人说您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实,宽敞的教室里整整齐齐排列着的是几十个学生的座位,您的位置是在我们的心中。谁能比您站得更高…  相似文献   

20.
凡华 《教师博览》2009,(12):25-25
在繁华的纽约,一个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衣着落魄的年轻艺人仍然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站门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可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艺人跟前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