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媒介具有传递信息、服务大众的功能,是现代社会信息网络的发布枢纽,在“服务为王”的理念指导下,交通广播逐渐发展成专门为出行人员提供以路况信息为构架的信息服务的专业频道,成为广播业引人注目的焦点,各地的交通广播的广告创收也连续数年保持上升趋势,增幅因地区经济差异而不同。尽管如此,交通广播仍然面临低端化、  相似文献   

2.
经济广播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广播因夺广播改革先声而红,也因社会变革和更加符合大众收听需求的音乐广播、交通广播和新闻广播等专业广播的崛起而中衰。经济广播是应该被长久异化——与其他专业广播嫁接,或空留经济广播的旗帜,或被革命,还是广播人肩负起新的使命,披荆斩棘开创经济广播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探讨目前我国广播经济新闻现状,即经济广播陷入收听低谷、节目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交通广播频率成绩斐然、经济广播定位两难选择、同质化竞争中的品牌缺乏和品牌意识觉醒、节目主持人素养有待提高等。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广播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当移动互联网技术足够成熟与廉价,当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收听人群成为移动收听的主流,广播的命运可想而知。"广播的明天在哪里"?不沾沾自信,不妄自菲薄,纵观各地交通广播的现状,作者结合自身感受,对如何以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处理交通广播发展中的问题做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应急广播是福建交通广播的一项重要功能。福建交通广播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发挥着福建省内应急广播的作用。本文通过福建交通广播在应急广播方面的构建与实践,提出在汽车时代,在危机面前,在交通广播体系内建设应急广播是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和有效传播的最好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私家车的快速增加,为移动人群办有用的广播也成为各地交通广播的定位和准则。在交通广播的节目设置中,新闻资讯类节目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因此,交通广播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搞好新闻节目,成为参与社会、影响社会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7.
郑敏书 《新闻实践》2005,(11):47-48
“在杭州开车,听自己的交通广播”——从2004年9月开始,这句宣传语逐步成为司机朋友选择收听杭州电台交通广播(原杭州电台经济之声)的实际行动。 据尼尔森杭城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表明,2005年3月,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的车上收听率已名列杭城广播车上收听第一位。 据另一家权威调查公司——央视市场研究(CTR)刚刚完成的《杭州市出租车司机收听习惯研究报告》表明,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在杭城出租车司机这一特定群体中的周到达率和日到达率分别高达93%和  相似文献   

8.
从媒介形象的角度看经济广播的形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6,(5):49-51
在频率专业化被广为提倡的今天,一系列专业频率诞生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如“交通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新闻广播”等。在大部分省市电台中,“经济广播”也常常被作为一个专业频率而存在着。然而,当下大多数中国经济广播面对着同一种尴尬:即经济广播作为专业广播的非专业化形象与作为小众广播的大众化生存状态。由此,中国经济广播整体呈现出一种“泛经济化”的模糊形象,“泛经济化”的形象定位远离了最初经济频率“专业化”道路的初衷,名不副实成为大多数经济广播的现实写照。今年是中国经济广播诞生二十周年,本文试图从媒介形象的角度审视当下中国经济广播的形象及其成因,并力图为今后的经济广播找寻一个更合理的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许多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地办起了经济广播,一时间经济广播红遍了神州大地,那是一种何等的风光!可是随着交通广播、都市广播、音乐广播的后起与竞争,经济广播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逐渐发生了改变,好景不是依旧常在。虽然经济广播也不断地调整、变革,但是仍旧竞争不过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的频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节目的结构存在一些需要探讨调整和促进升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中国广播行业至少有两件事值得品评。一是北京电台年底盘点,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单频率创收达到4.969亿元,逼近5亿大关,同比增长9.28%。面对2014年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行各业经营数据普遍回落的窘境,"新常态"成为彼此缓释沮丧情绪的口头语,北京电台的漂亮数据好像迷茫混沌中的一缕阳光。广播,这个长期被边缘化的传统媒体行业,日子居然如此好过?先算粗账。据报道,除了交通广播外,北京电台其他频率中只有音乐广播创收超过1亿元。其余7个频率平均创收只有  相似文献   

11.
周琼 《新闻实践》2007,(11):37-38
阅读提示近几年来,中国交通广播一枝独秀,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了引人注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值得关注的"交通广播现象"。2005年.杭州交通经济广播(FM91.8)获AC尼尔森、央视市场两大权威调查机构公认,荣膺杭州地区车上人群最高收听率、最具影响力和司机最喜爱电台称号。本文拟从分析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品牌塑造入手,讨论广播媒体品牌创新之道,分析和推广交通广播的有效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开始,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现代交通发展潮流、把握广播内在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广播资源优势、彰显广播个性、富于创造性的专业广播媒介(或称为基本适位的广播媒介)——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交通广播独具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魅力使其一举成为目前广播媒介的“领头羊”.也由此催生了广播新一轮的发展热潮.理论界称之为“交通广播现象”。  相似文献   

13.
赖黎捷  朱辉 《视听》2023,(5):148-150
内江交通广播历经数年发展,已经成为四川省内具有强势影响力的品牌媒体。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作为地市级的交通类专业广播频率,内江交通广播在以正确导向为宣传报道核心的原则下,坚持以“服务为根本”的发展理念,借助新媒体平台深耕“广播+”创新实践,实现了交通广播从单一的听觉媒体到提供全面、多维的各类信息的服务型媒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如今,交通广播在全国已经进入成熟期,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无论是收听率还是社会影响,都达到了高峰,成为各地区广播发展的领军部门。在网络、手机、博客、播客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形势下,交通广播的广告创收总额已经占全国广播广告创收的近1/2,被业界称作“交通广播现象”或者“交通广播模式”。到2005年底,北京交通广播已经连续5年稳居全国交通单频率广告收入的首位。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播媒体的后起之秀,交通广播在全国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并形成了奇异的“交通广播群星闪耀”的现象。交通广播开办运营的成功,固然有其他广播频率不可比拟的客观优势,但交通广播做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群体,所普遍具有的机智、灵活的运营理念,成为了在传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11,(6):I0004-I0005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于1945年11月21日,至2011年3月,已形成了9个系列广播加网站的结构格局。目前设有:新闻综合广播、乡村广播、交通广播、资讯广播、经济广播、音乐广播、健康娱乐广播、故事广播、教育广播,全天累计播音216小时。全台节目实现了网上在线收听。其中4套节目实现上星传输,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近些年来在报道突发事件方面对广播应急报道模式不断探索。本文对黑龙江交通广播应急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以交通广播为平台建立“全国交通广播新闻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并在交通广播原有反应迅速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交广特色的品牌节目,进而做大做强国内的应急广播。  相似文献   

18.
茹红 《中国广播》2010,(2):42-43
“三贴近”原则是广播电视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广播作为一种听觉文化,其“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便是可听性。具有可听性,才能真正提升广播的生命力。本文结合厦门经济交通广播的特色,从广播与听众的关系、广播报道的着力点及节目的服务性与实用性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广播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19.
刘述平 《新闻窗》2012,(3):64-65
贵州交通广播是贵州广播电视台旗下的一个以传播交通资讯为主的大众媒体。在传媒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交通广播始终秉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坚持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导向正确,资信及时,内容丰富,形式亲和,使交通广播成为广大驾驶员的良师益友,成为广大市民信赖的强势媒体,市场份额屡创新高,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交通广播”风靡全国。杭州交通经济广播也和全国一样,在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努力下,获得了2008中国市级交通频率综合实力第二名,并在所有参与评比的电台中,唯一获得“高成长频率”的荣誉称号。而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的特点及其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揭示当前城市广播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中国城市广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