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逆变器,介绍了该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该逆变器由前级基于UC3875的Boost型隔离型全桥变换电路和后级基于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的DC/AC全桥逆变电路组成,设计了两种监控方式,可实时监控逆变器的运行状态。研制了一台48 V/50 Hz/1 kW的样机,已成功应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为风光互补发电的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和优化算法3个角度,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基于MPPT控制技术的风光互补发电的实验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模拟的风光能源展示风光发电的特性;利用升降压组合电路及多种控制优化算法,测试、比较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策略。同时完善了风光互补控制的保护措施,对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案分段优化,采用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风光互补发电实验系统多功能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用多Agent技术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电场控制系统,使系统能量输出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BUCK电路的稳压方法,利用SG3525芯片的闭环控制调节,可输出精确度高、稳定性好、动态响应快的直流电压.仿真结果表明,符合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蓄电池动态数据采集和无线通信的方法.针对蓄电池充放电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等参数,设计了硬件电路并编写了上位机软件,用NRF2401芯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分析了NRF2401芯片的无线通信工作程序和信号调制解调办法,完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蓄电池动态参数的监测和存储.  相似文献   

6.
对基于风力发电设施和光伏发电设施常用的MPPT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优化的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并通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实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相似文献   

7.
研究3G基站3KW风光发电互补型独立供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系统基站备用储蓄电源,以充分保证基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供电。在不同天气状态下,实现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系互补。通过对不同天气和负载下的系统仿真实验,验证了3KW风光发电互补型独立供电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高频扰动、多变化的自然环境下合理地分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各部分发出功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监督预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采用滑模变结构作为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器,利用监督预测算法求解优化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监督预测系统之后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不仅能合理跟踪负载,还可限制系统输出功率幅值,确保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9.
能源互联网中存在越来越多诸如电动汽车等具有“源”“荷”双重身份的电力设备,这类设备大多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实现双向功率流动。为了使实验教学紧跟专业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模型化编程手段,完成了双向DC/DC变换器创新实验平台的设计。以电感电流为参考分析了Buck-Boost电路的双向工作模态,对实验平台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介绍了典型控制策略的模型化软件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实验案例。典型控制实验和光伏发电MPPT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也体现出平台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107-112
为解决传统Boost电路升压能力不足、输入电流纹波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DC/DC变换器。在变换器的前级将耦合电感和电容相结合,实现零输入电流纹波;在变换器的后级利用耦合电感倍压单元扩展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引入二极管+电容的箝位电路,用以抑制漏感带来的电压尖峰,进而形成新的变换器拓扑结构。依据电路理论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并以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升压环节作为应用背景,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零输入纹波和低电压应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光伏并网发电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开发了1套光伏并网发电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及控制器、模拟负载、PC机和参数测量设备组成,系统可独立运行和模拟并网运行,控制器电路采用DC/DC/AC架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力、频率跟踪能力、逆变器的效率和逆变器的失真度等重要指标,具有二次开发功能,适合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系统采用开放形式,直观性好,针对性强,结构原理清楚。  相似文献   

12.
本设计分两部分: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和漏电保护部分,核心思想为PID调整,硬件主要包含4个模块:微控制器核心模块、直流稳压电源调整模块、漏电保护控制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微控制器选用STM32,电源额定输出电压5V,微控制器根据采样到的电压计算出功率,并实时显示。漏电保护控制模块的动作电流为30mA,由漏电保护控制模块控制断电。  相似文献   

13.
A novel direct-drive typ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 (HESM)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to an uncontrollable rectifier, and a fully controlled voltage-source inverter is used to connect the system to utility grid. An intermediate DC bus exists between the rectifier and inverter. A new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which achieves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with the control of excitation current of HESM and stabilizes the DC link voltage with the control of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simultaneously. Specially-designed buck circu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excitation current of HESM, and grid voltage-oriented vector control strategy is employed to realize the decoupling of the inverter output power.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 in 3 kW lab prototype show an excellent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基于LM2575降压型DC/DC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款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分析和阐述了降压型转换器的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根据系统性能设计了电路,同时对电源转换效率进行了仿真,其效率最高可达90%。该电源具有7 V-40 V电源电压输入范围,输出电压在1.23 V~20 V之间连续可调,经功率计测量、计算得电源转换效率达到85%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电源整体电路满足小封装要求,可应用在MCU、DSP以及USB电源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相似文献   

15.
从能量传递方向角度,对比分析可逆直流桥式PWM调速系统和可逆直流V-M调速系统四象限运行时功率器件和电机的状态。首先独立分析两种系统的直流电源主电路形式和四象限运行状况;之后对比给出不同状态时两类系统功率器件的对应关系,给出直流PWM变换器的整流和逆变状态;最后利用正向轻载运行状态对结果进行验证,得到的结论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两类系统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用于织物表面处理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根据纺织物表面处理工艺要求,高压电源采用前级PWM控制Buck电路DC/DC变换,后级H桥逆变经变压器升压结构产生稳定、均匀、柔和的低温等离子体。自动调节以计算机为控制单元,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实际应用等离子体高频高压电源在纺织材料中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提高了电源效率的同时,快速有效地抑制浪涌电压和峰值电流,改善了纺织材料表面处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风能、太阳能作为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其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应尽可能克服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以ATMEGA8单片机为核心组成风机和太阳能发电的功率跟随技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和太阳能。  相似文献   

18.
三相电压型AC/DC变换器功率控制策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论述了基本三相电压型AC/DC变换器功率控制原理,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对功率控制策略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使用的双路直流稳压电源大多是线性电源,缺乏自我保护的功能、故障率较高,且维修工作量很大.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该设计主电路采用二极管完成AC/DC变换,再通过IGBT进行斩波调节,实现DC/DC变换,输出直流电压.控制电路以dsPIC30F3011为核心,按照时间最优和PID控制方式实现PWM调节.实验证明,该设计电路具有故障自我保护和液晶显示功能,以便准确、快速的对故障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