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合和意合是两种语言组织法。英语重形合,结构紧密;汉语重意合,行文散漫。这就造成了汉英翻译中的一个独特技巧:增译和减译。在汉英翻译中增加的东西由于原来是隐含在汉语中的,加之各人的理解不同,一个"增"宇使得汉译英变得多姿多彩!因为诗歌中用词容量大,内容丰富,所以这在古汉语诗歌英译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意在从增译维度欣赏两首著名古诗的不同译本。  相似文献   

2.
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翻译仍是翻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特征具有深层民族心理和哲学思维方面的成因;由于汉语重意合,语法呈隐性,重以神驭形,而英语重形合,语法呈显性,重以形驭神,在汉英翻译中须对汉语的意合句句内和句间的隐含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转换成显性的形合句,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符合翻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意合和形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的两种连接手段,但由于两种语言性质不同,使用侧重点也不同。本文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注重“话题”;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注重“主谓”;以及汉英两种句式的不同,说明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相似文献   

4.
意合形合现象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现代汉英语言形式的对比分析上,必须进一步拓宽。研究表明,古汉语的注疏、句读和语法研究就是对汉语意合现象的探讨;古英语在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影响下形成,形合现象自然成为古英语研究的重心,因而古英语的词语、句法以及语言研究都是围绕形合特征展开。意合和形合在汉英语言中有着渊源历史,其突出地位不可替代。古代汉英语言中的意合形合探讨有助于这一课题的深入,对汉英语言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园 《文教资料》2010,(21):43-44
本文针对汉英翻译中引起中式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意合与形合进行分析,回答了什么是意合和形合,为什么汉语是意合而英语是形合;并且,对于由于意合与形合的差异所引起的汉英翻译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基于生物进化论提出的一门生态学途径的翻译学研究,认为翻译实际是一个"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及相关英汉翻译实践为例,着重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阐述旅游外宣资料翻译的意合形合转换技巧。  相似文献   

7.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这一结论不能绝对化。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及以下层面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层面如篇章层面,英语也使用词汇手段等意合组织方式,汉语篇章中也采用重复和骈偶等形合手段。英汉语的研究尤其是其对比研究要强调辩证的方法,以期对英汉语中的形合与意合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在翻译实践中,这一辩证关系有利于改进过去那种教条的英译汉(形合变为意合)和汉译英(意合变为形合)翻译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党玲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17-119,151
由于东西方文化尤其是哲学理念、思维模式、审美观的不同,英汉语在话语组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形合与意合是各种语言进行话语组织的方式,也是英汉语之间的重要区别。翻译界普遍认为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本文指出唯有用辩证的思维客观、全面地对比研究英汉语形合与意合,才能灵活运用翻译策略,译出自然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张娜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30-131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从事英汉互译的人对英语中的形合与汉语中意合的特点是比较了解的。本将从翻译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希望能为正在学习翻译的语言开拓们起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的翻译方式是翻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就母语与英语两种语言在语段层面上的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存在的本质性差异是,母语重意合而轻形合,英语则重形合而轻意合。1."意合"与"形合"的概念"意合"的意即意义,意合即追求意义的整合,不求逻辑的严密。"意合"是不借助形态和形式词,强调逻辑关联和意义关联,同时通过文章中的某个  相似文献   

13.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段落翻译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比汉英句子在形合、意合方面的差异,以四六级翻译真题为例,指出学生在汉英转换中合理使用关系词、非谓语形式和介词衔接,可以使译文衔接紧凑、逻辑清晰.  相似文献   

14.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组句手段.一般来说英语重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而汉语重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形合和意合的表现都有其深层文化根源.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及其相对性,对于翻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意合、形合体现在词法、句法及词义层面上。英、汉语的显著区别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不同的层面,意合与形合有不同的表征手段。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英汉这一区别性特征尤为凸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衔接手段,意合、形合的表征,探讨英、汉语中意合、形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意合与形合     
通过汉英语语法对比,论述汉英语在表现法上的差异: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并就这一差异在汉英互译实践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1):91-92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有诸多不同之处,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汉形合意合之分在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英汉语言"形合"和"意合"的结构差异,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进行句子结构的调整,采用对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自然晓畅。  相似文献   

18.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体现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在具体的英汉互译中,译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形合和意合在译文中的具体转换,同时还要考虑到思维方式在翻译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以刘士聪教授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中的部分文章为例,具体地论证思维方式在形合和意合转换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期为英汉互译提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意合(parataxis)和形合(hypotaxis)是语言学中的一对重要的概念,存在于汉语和英语中.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舍为辅,以形制意.本文从意合与形合的角度对汉英语言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哲学认知论剖析了其内在成因.  相似文献   

20.
“悬垂现象”是学生汉英翻译与英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导致学生习作中悬垂现象的出现。因此,对悬垂想象作相应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学生汉英翻译和写作中的“悬垂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