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伟 《生物学教学》2009,34(8):71-71
1为什么会出现“杂种优势”? 杂交育种是指让基因型不同的作物品种进行交配或杂交,然后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由于杂交引起基因重组,使分散在同一物种或不同品种中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产生加性效应,并且通过某些基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具有超亲类型的新个体。例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作物的培育就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这一特点,其育种方法为让纯合双亲杂交,以获得超亲类型的杂合子品种,不过这种育种方法有一个缺陷,即需要年年育种。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育种是生物的变异和现代生物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1.杂交育种(如:抗倒伏锈病小麦的培育)原理:基因重组.通过杂交将分散在不同品种中的优良性状基因集中到新品种中.方法:去雄(两性花)、人工授粉.为了增加授粉机会,大田试验通常采用间行种植两种亲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方法(1)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2)子一代个体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性状出现了分离;(3)从子二代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自交;(4)选择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品种作为推广的新品种。评价用此方法育种可预见性强,但耗时长。例1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为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让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则(1)F2的表现型为______,它们的比例为______。(2)如果…  相似文献   

4.
番茄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杂种一代,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因此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下面介绍一种培育和鉴别番茄杂种一代幼苗的方法。一、亲本性状及杂交组合的选配第一组:薯叶蕃茄和普通蕃茄具有一相对性状。前者叶大缘无缺刻,隐性性状。后者叶小叶缘有缺刻,显性性状。第二组:直立蕃茄和蔓生蕃茄茎的形态不同。前者茎较直而硬,苗期茎短而粗,隐性性状。后者茎硬蔓生,苗期茎长面细,显性性状。根据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F_1表现显性性状的规律,在配制蕃茄杂种一代时,可将上述具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与具有相对显性性状的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结果是:  相似文献   

5.
以5个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系)与6个非抗虫棉品种(系)为材料,按NCⅡ方法配制杂交组合,对30个组合的F1代主要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平均中亲优势分别达到96.17%和94.78%,籽棉产量和单铃重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分别为46.45%和29.67%;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母本中的HN36,96—48和父本中的单4的综合性状较好,为较理想的亲本,有7个组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40个组合的籼、粳杂种1代的植株形态及部分组合的一些生理学、米质、抗白叶枯病的性状特征及其表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12个性状中,杂种一代与双亲平均值比较,有8个性状的正向杂种优势达到显著水准,3个性状呈显著的负向优势,1个优势不显著;在所研究的与品质有密切关系的8个性状中,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其中有的性状较多偏向高值亲本,有的性状较多偏向低值亲本。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而且较多偏向低值亲本。从上述对籼粳杂种1代的21项性状的研究中看出:只有在配组过程中,按照杂种1代各种性状的表现规律认真选配好亲本,以促进如每株有效穗数多、穗大粒多、颖花数多、根活力强等有利性状的形成和避免如植株偏高、剑叶面积大等不利性状的出现;并克服普遍存在的杂种1代结实率低的障碍,才能较好地把产量潜力大的籼粳杂种1代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浅析杂交育种的育种年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良 《生物学教学》2004,29(11):55-56
杂交育种又称为常规育种,由于其操作过程简单,又能使不同生物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重组到一个个体上,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它也存在着缺点,即育种年限太长,得到一个能稳定遣传的新品种,一般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在学生中有很多人只知道其育种年限长,但到底要几年?为什么会这么长?都说不清楚。教师针对学生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有必要对杂交育种年限作一个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 1 已知表现型,求其中相关基因型比例问题问题1 水稻的某一优良性状(A 基因控制)对不良性状(a 基因控制)为显性。该水稻自交所得的子代中,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均有出现。某种子公司欲用该水稻作亲本,采用逐代自交、淘汰隐性个体的方法获取优质品种.从理论上推算,第 n代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9.
生物育种是指人们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整体来说包括2种情况:一是从不良性状中把所需要的优良性状(相对性状)分离出来或把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来。例如,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育种、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杂交。二是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新品种。例如,有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不同的育种方法依据不同的生物学原理,适用范围也有差异,针对不同的对象育种步骤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选用2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亲本及杂种F1的幼穗分化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分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单棱期和二棱期的持续长短可作为衡量小麦冬春性的一个内部发育指标,杂种的穗分化进程介于双亲之间,但存在“倾早现象”;正反交间存在显著差异,组合选配中要品种的生态类型,并造反适当的正反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1985和1986年的试验表明,冬小麦品种和优良育种品系中有61个F_1代杂种的产量比高亲高5.9%。1986年430个杂交种的试验表明,杂交种的籽粒产量比高亲岗3.6%。在430个杂交种中,产量的杂种优势最高的是那些由产量最低的亲本杂交而成的杂交种。此结果说明,在这些遗传型中,大多数高产基因已被固定在高产的亲本中。 杂交种的穗数/m~2稍低,但穗粒数和粒重高于高亲。杂交种的茎杆产量和籽粒产量均较高。 将本试验结果与其它结果比较,可得出如下结论:目前为止所测定的F_1代杂种的产量优势还达不到在农业上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全国卷I 32题)现有两个纯舍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回交在作物育种上有其特殊功用,已成为主要育种方法之一,被认为是改良优良品种个别重要不良性状的好方法,是实现基因转移的重要途径。回交育种法主要有下述方面的应用:(1)改良现有作物优良品种个别缺点性状,使其继续推广种植,延长品种使用年限;(2)在作物远缘杂交育种中,反复回交可克服杂种的不孕性,有效提高杂种结实率。(3)转移雄性不育基因育成新的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4.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子一代,在生长发育、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等诸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马与驴的杂种一代——骡,与其双亲相比,其耐力性强,性温驯,适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猪的品种间杂种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强)。玉米的杂种一代可增产20%~30%;  相似文献   

15.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弄清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选育优良水稻品种.方法:3个杂交组合的亲本、杂种F1代和杂种F2代研究了待测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G2410亲籼并与籼稻的亲缘关系较远,是粳型亲籼系.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受多基因控制,在一个具体组合中,常受1-2个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多基因控制,各主基因之间的遗传力大小常有不同,控制小穗育性的基因数比控制花粉育性的基因数更多.  相似文献   

17.
基因是细胞内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是不同物种以及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的根本原因,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基因通过DNA复制及细胞分裂把遗传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杨树种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亲缘关系的物种。一定的亲缘关系反映了植物在基因型上存在某种相关,分类学中一般依据物种所表现的性状,来判别这种联系。同工酶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以从同工酶酶谱的分析来识别基因的存在和表达。种与种或品种之间,酶谱的共同特征越多,说明其亲缘关系越近。这对研究物种起源和变异过程,以及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都有重要意义。李继耕等人在作物中,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吴郁文等提出属和品系中存在“标志带”的概念,树木方面严仁龄等对杨树五个不同品种的皮层和叶柄,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了各品种在酶谱上,存在差异,也存在某些共同点。本试验对杨树21个试验材料,进行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试图通过酶谱分析,来了解杨树各种间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生物育种量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包括两种情况:①从不同个体的众多性状中把所需优良性状分离出来并把它们集中到一个个体上;②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新品种。由于生物育种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它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在细胞中分布位置不同,在细胞分裂时分配规律不同,所以在传种接代时细胞质基因表现出不同于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1)母系遗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F1总是表现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2)2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都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全日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