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扬州学派跨度长,人物多,线索复杂,其代表人物较难定位,说法不一:方东树首先揭出扬州学派一词,李详提出扬州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任大椿、王念孙、刘台拱、汪中、焦循、阮元等33人,梁启超推崇汪中,侯外庐推出汪中、焦循、阮元三人。考察扬州学派"能见其大,能观其通"的治学特征与学术成就,阮元无疑是该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阮元为学继承由汉学皖派戴震开创的训诂以明义理的考据学风,并取得巨大成就.他对天文历算等学问也予以关注,在肯定西学先进的同时,又力持所谓"西学中源"说.在他看来,西学与中学都源自中国古学,发明、阐扬中国古学才是应取的态度.他以"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论证,使之具有典型的考据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扬州拥有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名人众多,借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契机,以扬州学派代表人物的阮元为例,整理了与阮元息息相关的旅游资源,并对阮元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出阮元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阮元的校勘学和编纂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阮元在文献学上的成就,其中包括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和编纂《经籍纂诂》、《畴人传》等内容,阮元在校勘古籍与编纂学上均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自从嘉庆二十一年(1816)阮刻<毛诗注疏>南昌府学本问世以后,阮元的<毛诗注疏校勘记>亦随之风靡于世.在阮刻独领风骚将近二百年的今天,不少学者在使用<毛诗注疏校勘记>的时候,仍然忽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忽视了阮元<毛诗疏校勘记>有两个内容大为不同的版本这一事实;第二,忽视了两个版本中哪一个版本是得到阮元认可的这一事实.这两个忽视,给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由于<毛诗注疏校勘记>是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之一,因此,本文的辨析,见微知著,也为辨析整个<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清代名儒阮元毕生倡言学术文化,文选楼是其重要的藏书处所之一。为了纪念乡贤、弘扬选学,阮元将它命名为隋文选楼。阮元有着深厚的“选楼”情结,他的藏书、读书、校书、刻书等学术活动都与文选楼紧密相关。虽文选楼现已圯毁不存,但阮元藏书精神将永世长传。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对《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的阐解,首先论述了“学术为基,育人为本,教授治学”;接头论述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授治学”;最后论述了“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本文提出的“教授治学”,一是教师要做学问,一是教师要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这一工作条例制度和实施,必将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竭力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首先服务于“育人”,而这正是办好大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宗廷虎、李金苓教授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章认为,他们所以治学育人双丰收,原因在于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在治学上,他们注意三个方面的吸纳,即方法的吸纳、各科知识的吸纳以及历史经验的吸纳;在育人上,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我国小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文学、音韵、训诂各个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果。巨儒如林,大师辈出,金坛段玉裁便是其中之一。他“生而颖异,读书有兼人之资”(《清史稿·儒林传》),早年师事戴震,刻苦治学,成绩卓著。清代学者阮元评价段氏著述“有功于天下后世者三:言古音,一也;言说文,二也;汉读考,三也”(同前),他所著《六书音均表》,在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江永分为十三部的基础上,进而将古韵分为十七部,对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学者,方以智有他独特而卓越的治学精神与方法。他有着坚实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明确的历史发展观;有着尊疑、求实的治学精神以及会通古今中外的治学方法论,在有明一代,可谓卓然独立。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品格。他强调治学要甄别书中真伪,不可盲从书籍;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研读内容,有所区别,讲求方法;要与社会现实政治相联系,经世致用。探寻曾国藩实事求是的治学品格,于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身为高级官员的阮元长期代表清政府在广东处理“夷务”,直接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再加上阮元务实的政治风格,求真的学习态度,使他曾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西学,从而对西方有了较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其中,包括对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宗教与政治关系、西方科技的发展水平、鸦片贸易的实质,以及中西文化、贸易的冲突会不会引发全面战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有正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庆、道光年间 ,阮元在清代教育日趋腐败的情况下 ,创办新式书院 ,旨在培养有“经世之具”的人才。书院倡导“行谊在先 ,而后文艺” ;主张因材施教 ,自由探讨 ;强调实事求是 ,学以致用 ;确立破旧立新、公举学长的教学体制。这些都是针对时弊进行改革的进步措施。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清末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清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学贵在疑”,这是人们在谈论治学态度时常常引用的一句话。它告诉人们,治学要有怀疑的精神,要能够怀疑,敢于怀疑,善于怀疑。只有怀疑,才不致落入前人的窠臼;只有怀疑,才能有自己的“匠心独运;”,才能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刘娟 《文教资料》2009,(18):50-52
中华书局本<春秋左传正义>后附阮元<校勘记>,与较早的单行本的阮元<左传校勘记>有相当大的出入,存在删减、增改等大量异文.通过对二者细致的比对、分析,时<左传校勘记>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以期对<左传>研究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诗经》异文,其中一些考释被学人普遍接受。文章主要讨论阮元等人使用音韵、文字、训诂等方法判定《诗经》异文正误的原则,总结校者判断异文的方法及其语言文字观。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创办了新式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旨在培养有"经世致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书院提倡德才兼备;主张因材施教,自由探讨;强调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学术研究和教学相结合;确立破旧立新、推举学长的教学体制.倡导了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清末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图书馆馆藏稿本《仰萧楼文话》为晚清张星鉴遗稿。张氏此书既以相当篇幅援引展示了阮元"文言说"理论,同时又突破阮说的局限,将散体文也纳入"文"的范畴予以讨论。在散文论述上,他出于地域文学情结,表彰多位吴地作家;在骈文论述上则多绍介不拘骈散的骈文家。张星鉴对阮元"文言说"理论有选择地接受且有突破,反映了阮说在晚清一般知识群体中的实际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9.
胡德海教授在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在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中,他形成并提出了"先立乎其大者"的治学原则论,"功夫在诗外"的治学基础论,"先沉思而后言说"的治学路径论,"辩证统一"的治学思维论,"被社会、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治学目的论等一系列治学思想。梳理和挖掘其治学思想,对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科研和学术创新?乔松楼在第9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撰文认为,这个问题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从现实情况看,主要有八条:底蕴不深;眼光不敏;胆力不足;治学不勤;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