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探究旅游者对金石滩旅游形象的感知,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及IPA分析法,对金石滩景区的携程网评价及马蜂窝游记进行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景区形象感知分析和IPA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金石滩整体情感呈现积极的情绪,游客对金石滩旅游环境、旅游景区及旅游体验都较为满意,但在公共交通、景区管理等方面都有待提升。最后通过分析整体游客感知形象评价结合研究结果,对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研究游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形象的感知.通过携程网、百度旅游、蚂蜂窝等旅游网站,获得关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网络评论、游记合计有效数据1 684条(篇).从中提取出游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感知形象的高频词汇和语义结构图,并从自然环境感知、景区景点感知、娱乐活动感知和设施服务感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多倾向于积极方面,"公园""森林""空气"是最深刻的印象,符合景区"福州之肺"的旅游形象;消极感知来自门票价格、旅游设施服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景区资源优势、改善设施服务质量、加强景区宣传力度、健全媒体监察机制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游客整体和具体两个维度感知到的景区形象及其评价,即游客感知的整体形象评价及其体验的具体形象评价,分析这些形象感知评价对游客的满意度及其游后行为决策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关系.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创建并验证了基于游客感知形象的景区营销路径及其模型.这对于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并对细化以游客感知体验为中心的旅游地形象定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游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各种旅游信息,网络文本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重要数据来源。选取游客对琅琊山风景区游记、评论等网络文本数据,根据扎根理论基本思想和方法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游客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中积极感知居于主要地位,消极感知居于次要地位;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包括取票便捷、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满意程度、休闲放松、交通便利、天然氧吧、居民质朴等八大部分;存在六个方面的消极感知,具体排序为:旅游价格>旅游设施>旅游景观>旅游安全>旅游体验>人员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强调了以游客感知形象为中心的满意度管理,对成熟知名类型旅游景区在应对未来竞争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理论归纳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得到旅游景区基于游客感知形象的满意度管理的公式S=Cz Vf Vg,以此呼吁景区管理的学术界和实业界重视到游客感知形象的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6.
游客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及时了解游客体验,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增加游客数量,促进目的地持续发展.以威海刘公岛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知名旅游网站相关游客点评和网络游记等网络文本搜集与整理,借助ROST CM6软件提取游客体验感知的高频词,深入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分析刘公岛在提供旅游服务中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全面普及和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网络游记来记述对一个旅游地的形象感知.通过利用携程网、同程网、途牛网和驴妈妈等著名旅游网站,采集大量的游客对常州旅游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并对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进行筛选,得到154篇网络日志和44条负面点评.分析常州旅游形象感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得出常州旅游发展存在景点种类过少、游客人数过多、宣传存在偏差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与评价,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整理与加工,可以得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感知形象.将黄山风景区大量收集的游客的网络点评作为样本,使用软件ROST ContentMining提取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高频特征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探索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并针对游客反映的不足之处做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分析黄山风景区旅游者构成,充分挖掘更多潜在旅游者.  相似文献   

9.
智慧旅游是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主要举措.以18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智慧旅游建设代表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官方网站旅游动态新闻进行了编码,统计对比分析了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和游客对其服务质量感知现状.研究依据景区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对游客游览景区的作用机理,将智慧旅游建设的游客服务质量感知类型划分为核心服务、基础服务和辅助服务,从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发现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存在着重复交叉建设、宣传力度不够、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7,(3):24-30
以携程网、Trip Advisor等相关旅游网站有关妈祖文化旅游地湄洲岛的1374条游客短评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利用ROST Content-Mining软件对收集的文本进行数据分析,提取高频特征词并进行两两共现和语义分析,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对应分析的变量,进而深入分析湄洲岛作为妈祖旅游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TDI)感知的特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妈祖文化、优美的海岛风光和丰富的体验是游客TDI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和海岛旅游是妈祖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湄洲岛游客的TDI层次感知包括:空间位置形象认知、旅游地类型认知和旅游地地方性认知;湄洲岛游客的TDI负面感知因素分为景观、设施、服务和安全感知4个主类目。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大众点评网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4家温泉景区的1万多条游客评价内容为研究对象,构建了5个维度29个项目的温泉类旅游景区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其中口碑和过去经历影响游客对温泉类景区的期望,服务产品、服务传递、有形因素对游客的实际体验产生影响,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是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对比.研究指出温泉资源本身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从合理开发温泉资源、 深度挖掘特色养生产品、严格控制游客人数等方面提高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桂林五台旅游演艺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携程网站上的游客点评为文本资料来源,结合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其中的游客感知要素进行提取及要素评价等级进行评定,同时运用ROST软件获取高频词,以此构建演艺产品旅游者体验感知体系和旅游体验感知数据集。发现桂林旅游演艺产品在游客总体验感知分析、不同类型产品感知差异分析、情感感知分析等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要了解游客体验感知的差异性,为桂林旅游演艺产品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沙坡头水利风景区为例,对携程、马蜂窝、去哪儿、大众点评、美团等国内知名旅游网站的评论,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高频词及语义网络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评论中旅游形象感知要素编码,结合IPA分析法构建分析模型,得出沙坡头水利风景区旅游感知要素结构与游客体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景区旅游感知要素大部分满意度较高,如景观资源丰富;景区适合亲子游;活动项目多样等。少部分存在不足,包括景区规划、大气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方面。据此提出4点建议:保持水利风景资源优势,强调景区实用性,加强景区环境治理力度,完善景区各方面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商洛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及其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馥利  刘瑶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4):82-85,96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取随机调查问卷、网上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从旅游服务、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四个方面对商洛旅游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个别导游及景点解说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解说内容不充分,主题不突出,游客难以体验到景区的文化价值;商洛市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偏高,与国内游客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大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外语培训的力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建立具有商洛特色的旅游解说系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休闲文化信息;规范门票价格管理,考虑商洛旅游目标游客的平均消费水平,合理制定门票价格,以惠及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西江苗寨为研究区,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网络游记及点评,研究游客对民族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1)游客对西江苗寨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包括地理区位、民族文化、休闲娱乐、景观景点、态度与感知、旅游产业要素六类;(2)情感多倾向于积极方面;(3)消极感知主要体现在商业化、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门票价格高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江苗寨旅游形象提升的建议,以期对西江苗寨旅游形象的完善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完善,掌握数据再加工能力对分析产业发展现状、规划未来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综合性、服务性的产业特征在数据时代体现为庞大的数据量和交错的数据关系,必须对景区相关的网络数据深透挖掘,了解客源市场特征以及游客旅游体验评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优化景区发展策略。文章主要通过百度指数和网络文本分析,查究游客的人群特点,了解旅游者行为偏好,探究游客对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旅游感知形象,以知悉游客行为特征以及对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旅游体验,依照分析结果提出可行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的提升思路,旨在为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事实证明,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与景区的景观格局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景观格局理论,从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角度,着重从空间格局、格局与生态过程、景观感知与文化等三个方面对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11,(3):157-158
<正>【项目概述】中共福州市委党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鼓山的西麓。中共福州市委党校负责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红色旅游游客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微博等社交网络成为研究相关问题的重要数据来源。以新浪微博韶山旅游签到地点与文字内容为样本数据,对景区游客的服务满意度进行了测算与基本研究。基于感知绩效理论模型建立了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分析了评测指标在重要性和满意程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景区提供的产品服务与游客的旅游满意期望定位之间的差距和愿意,并基于此对红色旅游景区产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前期研究成果和采用德尔菲法基础上,拟定21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指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IPA分析方法测量游客对都江堰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期望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都江堰市在交通便捷度、舒适度和旅游地文化气氛营造方面需重点改进;在景区游道设计的合理性、景区门票价格"物有所值"的阐释以及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上需继续努力;在饮食特色、购物特色和丰富游客夜生活内容方面也应适度考虑。建议都江堰市从旅游活动要素、旅游地文化环境和旅游形象的宣传营销方面着手,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