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日出》是巴金青年时期写成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选自他1927年1月从黄浦江踏上法国邮船“昂热号”赴巴黎留学,以沿途见闻写成的《海行杂记》一书。在这篇只有400余字的短文里,作者展示了海上日出的三种不同的画面(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色变化),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期盼日出——喜爱日出——赞美日出),  相似文献   

2.
《海上日出》、《鸬鹚》这两篇看图学文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优美散文。前篇写早晨看日出的景色,偏重于描写动态;后篇写傍晚小湖的平静景色,偏重于描写静态。两文都写得活泼有趣,写景抒情,纪实议论,浑然一体,引人喜爱。《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这是他在1927年1月从上海乘“昂热号”邮船  相似文献   

3.
海上日出     
一、作品及题解《海上日出》这篇讲读课文写作者在海上几次看到日出的景象,着重叙述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和在多云的时候看到的日出情景。作者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一九零四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的海上日出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海上日出》是巴金青年时期写成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既照应课题统领全文,又直抒胸臆点明中心。如何紧扣“奇观“这一统领全文的中心词,抓住具体描述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逐段逐句品读,想象场景,充分感知、体验海上日出这一壮丽景观,进而使其真切地感受海上日出的确是“伟大的奇观”,这便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1.《海上日出》(五年制七册第15课,六年制九册第3课) 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绘形绘色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根据本文特点,教学时,可以揭释题目入手,把中心句作为突破口。首先,提出问题: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写海上日出的过程、景  相似文献   

7.
变序讲读,是根据文章在篇末或篇中揭示主题的不同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讲读顺序,改变篇篇文章都从头讲到尾的呆板作法。它有三种类型。1.逆序讲读。有的文章篇末揭示主题,就采用从篇末点题入手讲读。八册《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散文,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一句,概括了作者观日出  相似文献   

8.
《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是一篇短小凝炼、精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基本训练、鉴赏词语、引导质疑,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和思想境界中去。一、基本训练,理解内容1.理清文章段落层次的训练。在审清课题后,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海上日出时景色的章节,然后看这一节前后各写了什么景色,这样就很自然地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成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围绕“奇观”抓住特点强化训练──《海上日出》教学思路与简评陕西梁关勤《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绘形绘色把海上日...  相似文献   

10.
日出是大自然最壮美的景色之一,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把它作为讴歌、抒情的对象。在众多描写日出的美文中,刘白羽先生的《日出》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相似文献   

11.
《海上日出》是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作者巴金把海上日出的景象描绘得十分奇丽壮观,字里行间洋溢着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激情。教学此文应抓好两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1.循序观察课文是以时间为序,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观察的。因为日出的过程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作者以时间为序观察日出的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第七册15课(六年制第九册3课)《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短小凝炼,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绘形绘色把海上日出景象写得绚丽多彩,宏伟壮观,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奋  相似文献   

13.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我教了多次。这次再教此文,我在重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教案,自忖在教学中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当我翻阅学生交上来的预习笔记,当读到小徐同学的预习本时,突然使我双目一亮,心情异常激动。问答“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上日出的景色的”问题时,小徐同学的回答是这样的: 《海上日出》是分三个方面写日出的景色的:  相似文献   

14.
赵华 《湖南教育》2000,(5):52-53
教学目标1 图文结合 ,了解海上日出的全过程 ;2 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3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陶冶审美情操。教学过程师 :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曾从上海乘邮船赴巴黎留学 ,途经红海时 ,他多次观赏日出 ,写下了《海上日出》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 ,谁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海上日出的?生 :作者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板书 :伟大的奇观)师 :“奇观”是什么意思?生 :“奇观”就是指奇伟的景象。师 :文章是怎样描绘海上日出时的“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小声阅读全文 ,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绘的?(…  相似文献   

15.
《海上日出》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名篇。课文既有客观景状的描绘,更有主观感受的表露。教学时既要抓住景物描写,更不能忽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贯穿于始终的一条感情脉络就是:借热情地赞颂太阳,以表达追求、渴望光明的执着心情和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必定到来的坚定信念。而这种感情是随着日出前后景色的不同变化表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星期五 放晚学,我布置了这么一个家庭作业:星期六或星期天,早起观日出,然后,写一篇小作《日出》。  相似文献   

17.
观察·理解·审美——《海上日出》教学谈郭宏《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本课图文结合,图象壮美,文字精妙,所以教学本课要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思想美,达到审美的目的。这三者都从课文本身特点出发,相互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18.
构篇,指文章的布局谋篇,也就是对写作材料所作的组织和安排。记叙文的构篇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下列几种。一、顺叙构篇顺叙构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文中叙述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按一定顺序交待有关情况,不能前后倒置。这种结构方式有下列几种:1.以时间推移为序。如《海上日出》一文,作者按”日出前——日出——日出后’的顺民写日出的美丽景色。2.以事们发展的顺序为展。冗《飞夺户定侨)一文,作者先写红军为什么要夺侨;授告写红军战工自敌人相的阎,争速度,论占夺侨闭沿阵地;而写日侨战义的场面;员后写夺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星期五放晚学,我布置了这么一个家庭作业:星期六或星期天,早起观日出,然后,写一篇小作文《日出》。星期六上午阴天,细雨绵绵,下午下大雨。  相似文献   

20.
<正>【文本解读】《海上日出》是四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写出了太阳形状、光线、主色调的变化,再现了日出的壮美。基于课文写作特征以及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编写意图,运用跨学科学习,以设计、绘制日出漫画这一任务为径,旨在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感悟文本之美、描写之妙,学得“抓主要特征,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并在迁移运用中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