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夫与神像     
渔夫又出海了,他已经连续七天没打到鱼了,他的妻子告诉他,再打不到鱼,就不要回家了。第一网下去,什么都没有。第二网下去,还是空空如也。渔夫绝望了,他跪下来向海神膜拜,祈求海神让他能打些鱼回去。第三网下去。好沉,一定有鱼,渔夫兴奋极了。他用力拉网,网上来了,不是鱼,是一尊神像,渔夫好失望。渔夫带着神像回家了。“你打上来的这是什么?”他妻子暴怒了“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你却打上来这么个东西!嫁给你真是我的不幸!”渔夫无语,转身又去出海了,那晚海风呼啸,巨浪滔天,渔夫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听到丈夫葬身海底的…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怎样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为了把故事情节安排得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作者多次运用悬念、伏笔和延滞情节发展速度的方法,大大增强了艺术魅力.故事一开始,就交待了渔夫奇特的捕鱼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这就是一个小小的悬念,吸引着读者对渔夫撒网捕鱼的关注.接着写渔夫一天早上捕鱼,前三网“什么都没捞着”.由于渔夫每天“至多撒四次网”的规矩,因而使得读者对第四网特别关切.“第四次把网拉拢来的时候,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这一句初步点出了第四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渔夫     
一天,一个渔夫去捕鱼,他在一条大河边坐了下来。那天,他很不幸运。每次,他把网拉起来都没有捕着一条鱼。最后,他说:“我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就回家,不管里面有没有鱼。”但是,当他拉起最后一网的时候,网非常沉。渔夫很高兴,他想:“肯定是一条大鱼,所以,我还是幸运的。看来捕鱼的时间长一点并不坏。”他看了看渔网,里面没有鱼,只有一个罐子。他拿起这只罐子看了看,罐子是圆的,褐色,它不太大,但是很重。罐子里是什么呢?里面有鱼吗?只是水吗?有没有钱币呢?渔夫想打开罐子看看里面。他想这个罐子可能会给他带来好运。渔夫打开罐子,冒出一股烟,烟雾…  相似文献   

4.
这天,文文爽快地说:“我来讲渔夫大战心魔的故事吧。”众人一听“心魔”就好奇:“心里还有魔鬼?”老拳师说:“我们练武的人也说要断绝心魔的引诱,练功时如果老想偷懒或者想玩呀什么的,那就是心魔在作怪了。”文文说:“爷爷,故事里的心魔和你讲的不一样哦。”老拳师说:“那就先听你说吧。”渔夫钟情美人鱼晚上,年轻的渔夫照例出海打鱼。收网时网很重,他笑了,一定是网到大鱼了……天啊,一个熟睡的小美人鱼躺在里面。她多美啊,一头金发湿漉漉的,如细金线般闪亮,尾巴是银子和珍珠的颜色,海盐在她的眼皮上闪闪发光。渔夫轻柔地解开渔网。美人鱼用…  相似文献   

5.
题目:你是倒霉的渔夫,当你钓了一天的鱼终于动静了,你的直觉会是什么?1.一只烂破鞋2.一只小泥鳅3.一只垃圾袋4.一只癞蛤蟆1.选"一只烂破鞋"遇到紧要关头孤立无援就会变成超人:这类型的人有人靠就靠人  相似文献   

6.
常有同学问,复习好经济常识有什么秘诀?笔者认为,在复习过程中,如能当回“织女”、“渔夫”、“抢手”,就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那么,如何当好“织女”、“渔夫”、“枪手”呢?一、当“织女”,织好“知识网”当织女,是指编织“知识网”。渔民有了网才能捕到鱼,同样,考生有了“网”才能得到分。在考试中,考生失  相似文献   

7.
人生一个圆     
一个商人在海边散步,看见一个渔夫躺在网边晒太阳,于是问:“正是大好天气,为什么不去捕鱼?”被吵醒的渔夫眯着眼说:  相似文献   

8.
你有没有过如此的经历?走近一幅漂亮可人的画面,便想伸出你的小手指头在上面轻轻一点……于是奇迹发生了,你亲身来到这梦幻般美妙的画里,住进涂满水彩的小房子,很深很深,很轻很轻,嘘……不要惊动那个幻想的精灵…… (史伟峰)  相似文献   

9.
1.题目见全国理综卷(湖北卷)第1题。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  相似文献   

10.
前面我们提到,幻想是童话的最明显的艺术特征。没有幻想,就无法构成一篇好的童话。但是,幻想还得通过童话的某些不可缺少的要素体现出来。一篇童话如果缺少这些要素,童话的幻想就无从表现出来,或者表现得不充分、不理想。童话有哪些要素呢? 一、表现的夸张性夸张本是一种修辞手段,在童话创作中却成为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作家运用出奇的夸张,如《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那个老头儿和老太婆的际遇,《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的那个鼻子……那些离奇的幻想,莫不是通过夸张表现出来的。作家就借助于神奇的夸张,创作出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幻化的童话境界。童话表现的夸张性,不外乎人物的夸张和情节的  相似文献   

11.
鹬和蚌在河滩上互不相让,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渔夫看见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俩一齐捉住了。渔夫边走边得意洋洋地哼着小调。鹬和蚌想到自己就要变成渔夫的美餐了,心里十分懊悔。鹬后悔自己因为侵犯蚌,弄得现在性命难保。蚌埋怨自己太固执,死夹住鹬的嘴不放,才弄得如今两败俱伤。鹬勉强撑开嘴,悄悄地对蚌说:“老弟,你还是先松开壳儿吧,要不然,咱俩都得死。”蚌想了想说:“好吧!我滚到地上,夹住渔夫的脚,你就趁机飞走吧!”“那你怎么办?”“别管我!你先走吧!”说完,蚌就松开壳儿,往地上一滚,猛地夹住了  相似文献   

12.
捕鱼和淘金     
有一则渔夫教子的小故事,讲的是一位渔夫年老的时候,把自己积累一生的出海捕鱼经验传捩给其子。当年老的渔夫再也不能出海捕鱼时,其子出海捕鱼,第一次出海就遇到了风浪,沉尸海底。渔夫悲痛之余感到迷惑:我还有哪一件事没教他呢?一位智者告诉他只有一件事,你没有带他出海经历过风浪。  相似文献   

13.
昨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时,爸爸给了我100元钱让我存起来,我把钱放到抽屉里就去睡觉了。突然,我觉得自己变得很轻很轻,慢慢地变成了100元钱。我  相似文献   

14.
关于钱,有这么两则故事。一则说的是一个富翁在沙滩上看见一位渔夫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就问:“你怎么不去打鱼赚钱?”渔夫说:“赚钱干什么?”富翁说:“赚了钱就可以去观光旅游,像我这样在海边快乐地休闲。”渔夫说:“你以为我现在在干什么?难道我不是在享受这样的快乐吗?!”  相似文献   

15.
有一只小白兔,不爱待在家里,总喜欢跑出去玩,一直玩到天黑才回来。兔妈妈既担心又难过。一天,小兔又要出门去玩了,兔妈妈说“:让我跟着你吧!”小兔说“:你要跟着我,我就变成小鱼游到小河里。”兔妈妈说“:你要变成小鱼,我就变成渔夫,用钩钩住你。”小兔说“:你要变成渔夫,我就变成花朵,躲在花园里。”兔妈妈说“:你要变成花朵,我就变成花匠,找呀找到你。”小兔说“:你要变成花匠,我就变成一只小船,驶到大海里。”兔妈妈说“:你要变成小船,我就变成大风,呼呼地吹着你。”小兔说“:你要变成大风,我就变成小鸟,飞在天空中。”兔妈妈说“:你要变…  相似文献   

16.
彼岸·大海     
你航海远行过吗?当船缓缓离开海岸时,我们喜悦、兴奋、憧憬;当船终于抵达对岸时,我们莫名地失落。是否我们真的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个充满幻想与美景的过程,尽管过程中充满荆棘、危险与恐惧?或许,这就是过程的美?——题记  相似文献   

17.
网中鱼     
《小读者》2008,(8)
渔夫布下的大渔网中钻入了10尾鱼,这些鱼只有从网的空隙中游到网的中心处才能逃出渔网,你看看哪一尾鱼能出逃成功呢?  相似文献   

18.
摔倒时,你是选择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还是拍拍灰尘,站起来?你坚强么?你会因为一点小事哭鼻子么?会害怕黑夜么?会因为一点小伤就小题大做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老人与海》这本书将教会你坚强. 《老人与海》中刻画出一个在艰难的环境下与大海搏斗、奋力生存的老渔夫.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老人的渔船上那破旧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败的旗帜,仿佛在宣告着老人永远都捕不到鱼的倒霉运气.”但是,老人并没有放弃,仍然选择了出海捕鱼.在现实中,我们能坚持做到么?很多同学面对挫折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和那已经“一无所有”的老渔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根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才是挫折,什么才是困难.当然他也不会知道什么才是成功,什么才是喜悦.  相似文献   

19.
世外桃源     
☆成语解释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成语典故东晋时期,武陵地方有个渔夫。一天,他驾船沿着捕鱼的小河向前划去,忽然看见两岸有茂密的桃树林,渔夫感到很诧异,就又继续前行。在桃林的尽头,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洞。洞里仿佛有一道道白光。渔夫很奇怪,就下了船,从洞口钻了进去。走了十几步以后,前面豁然开朗,有大片平整的土地和许多高大的房屋,还有池塘、竹林、桑树……地里的人正在劳动着。道路四通八达,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无忧无虑。村里人告诉渔夫,他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秦朝…  相似文献   

20.
刘国良 《物理教师》2002,23(2):5-55
先说一个故事 ,几个渔夫出海捕鱼 ,发现船舱出现一个破洞 ,海水涌入舱内 ,一个渔夫立即用一块木板上前封堵 ,水柱的压力实在太大 ,一个人不能将洞堵住 ,后来在另一个渔夫的帮助下 ,两人协力才将洞堵好 .奇怪的是 ,一旦盖住 ,一个渔夫就足以将它顶住而不再需要别人帮助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后都是一个洞 ,而且洞离水面的距离相同 ,所用的力为何会有如此不同 ?其中奥秘值得一究 .我们来分析一下前后两种情况木板的受力 .洞未图 1堵上之前 ,注入的水柱具有一定的动量 ,用木板上前封堵则改变了水柱的动量 ,因而木板受到了水柱的作用力 ,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