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先秦儒、道、名、墨、法诸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中,都或深或浅地对正名有所论述,但都缺乏深刻性和完整性。直到战国末期,由于公孙龙和后期墨家从各个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了正名问题,方使先秦正名理论达到了一个真正具有逻辑学意义的全新高度,成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孔子“正名”思想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孔子思想本身的理解还是对于后来的名学的发展探讨都有重要的意义。历代对于孔子“正名”思想的阐释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正字”、“正名分”阶段;近代现代的“以名正名”、“以名正实”阶段;近十年对于“正名”问题的语言哲学阐释及政治哲学阐释阶段。  相似文献   

3.
荀子和墨家的正名论在名的本质、名实关系、有关名的分类、关于名的谬误、正名原则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政治倾向、正名的具体方法上有很大差别。比较二者的同异,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先秦的名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荀子被认为是先秦最有成就的逻辑学家之一,在中国逻辑史上有重要贡献。荀子的逻辑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正名篇》当中。《正名篇》的杰出贡献是“概念论”。精辟的“概念论”,使《正名篇》堪称不朽。《正名篇》中关于“名”的论述从提出,到作用,到名的分类,非常细致,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和考察。  相似文献   

5.
荀子和墨家的正名论在名的本质、名实关系、有关名的分类、关于名的谬误、正名原则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政治倾向、正名的具体方法上有很大差别。比较二者的同异,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先秦的名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陈玲周江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正名论与中国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正名”一说源于孔子。孔子曾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正名”的首要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在名实关系上,墨子承认概念是事实的反映,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认为一定的事实要与一定的名称对应。较之孔子“受限”的顽固的名实关系,墨子的正名理论慢慢脱离了困囿,走向开放。后期墨家对“名即概念”的理论有颇多创获,但荀况关于“名”即概念的理论又更有创举,他更加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概念是用来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吕氏春秋》保存了不少先秦名家思想史料,其中对正名理论亦有发挥。吕氏与先秦名家一样,认为名是实的反映,是言的工具。在名实关系问题上,《吕氏春秋》继承了孔子的“正名”传统,然而《吕氏》正名论不同于孔子,《吕氏春秋·审应览》曰“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又曰:“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此意旨在要以事物的实际情况和类别为依据来考察与之对应的概念和言词,这则是从“实”出发,“取实...  相似文献   

7.
王磊 《文教资料》2007,(5):92-93
“正名”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历来对它的解释可分为语言学解释与政治学解释两种,两种观点相互对立。本文认为语言与政治在孔子那里并不矛盾,孔子试图通过“正名”达成“真”与“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虽然先秦各学派大都有对其他学派所秉持的价值观念的批判,但儒家学派的批判才具有理性的自觉意识,并且命之曰"正名",至荀子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学说,代表着先秦哲学中价值批判的最高水平。这首先表现在荀子对十二子的批判中表现出极强的理性洞察力,其观点和论证具有相当自洽的系统性,传递出哲学理论思维的特有魅力;其次表现在荀子将"道"作为其"正名"学说的基础。但是,由于荀子并没有解决老子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道"与先秦儒家价值论意义上的"道"之间的扞格不通,导致了他的正名学说没能做到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9.
孔子将名实关系问题的研究引进到社会政治伦理领域,指明了先秦名学的核心问题。孔子希望通过正“名”的责任和义务,以正政,正伦理,实现“民无讼”的大同社会。正名的宗旨是建立一种公认的是非真伪的标准,其关键是正君心,实行德治,建立德主刑辅的一种高效的管理机制。面对当今社会中种种不道德行为,在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我们应吸收孔子正名思想中合理的积极因素,加强道德建设,从而唤醒一部分民众内心已经泯灭的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不同意学术界对孔子“正名”思想的批判态度。认为孔子的“正名”思想旨在使君臣各尽其职、各行其道,建立有序的社会政治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这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孔子所要正的“名”是从“实”中总结出来而确定的“君”“臣”“父”“子”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纠正“名”与“实”之间的混乱现象,赋予具有这些名称的人应有的权力和义务。这是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客观实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这一创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不同意学术界对孔子“正名”思想的批判态度。认为孔子的“正名”思想旨在使君臣各尽其职、各行其道,建立有序的社会政治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这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孔子所要正的“名”是从“实”中总结出来而确定的“君”“臣”“父”“子”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纠正“名”与“实”之间的混乱现象,赋予具有这些名称的人应有的权力和义务。这是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客观实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这一创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从战国后期到汉初这段时间,大致属于孔子正名思想的探讨和定型阶段,其间尹文的正名尚带有黄老形名之学的先秦学派痕迹,到董仲舒则从大一统的角度,并借助名实等观念对孔子正名以及整个孔子思想做了剖判定位。随后,关于孔子正名的理解就逐渐转向从经学角度出发的正言语从而正名分,在汉、宋思想的交错中,又逐渐分化为正名字与正名分两个分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末民初。整个孔子正名思想的诠释史其实也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立足、发展和主导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名,作为一种学说,是孔子首先提出的。他的这个学说,并非什么高深的理论,也算不上什么纲领性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所以值得研究。近来的研究者,多半着重于批判。批判是应该的,但在批判之前先要弄清这个学说到底是个什么,否则火力虽强,却是对着幻影开炮,取得不了战果。本文的目的是要还孔子这一学说以本来面目,但由于孤陋寡闻,错误在所难免,写出来向大家请教。一、从“名”字的解释谈起从汉代起,讲孔子正名的很多,异说纷纭,直到今天,还莫衷一致。意见的分歧,首先表现在对于“名”这个字的解释上。  相似文献   

14.
荀子以“名”为核心,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名、辞、辩说的正名逻辑思想体系。他建立在唯物主义名实现基础上的正名逻辑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名是先秦名辩逻辑的重要内容,是当时大部分从事名辩研究的学者难以回避的问题.<墨辩>继<公孙龙子>之对正名作了富有创造性的探讨,从正名的定义、正名的内容、正名的方法等方面阐发了<公孙龙子>的正名学说,完善了正名理论.  相似文献   

16.
民进党纲写明要建立“台湾共和国”,是陈水扁和李登辉大搞“台湾正名”的根本原因。扁李企图藉今日“中华民国”之名行未来“台湾独立”之实。这是“台湾正名”的真实阴谋。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在"诸侯异政"、"贵贱无序"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的正名理论,虽然其出发点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但诸子的正名理论都主张通过德治和法治方法的互补性来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先秦诸子的正名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以下几点启发和借鉴意义:一是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三是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代著名的思想家,苟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德宏观点出发,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学派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批判吸取,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苟子还是先秦集正名思想之大成的重要逻辑学家,他根据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吸取前人“取实予名”(按事物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名称)的基本思想.辩证地论述厂名交关系。对先卖的认识作厂店、结性的概括。在名文大系上.苟了确认广文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他在《正名))g中指出:“制名以指实。”名(即概念)是用米说明客观事物的,它是客观存在,名则由社会约定俗成…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战国后期最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有关语言学思想的著作《荀子·正名》篇,在批判地继承先秦诸子“名实之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认知视角,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语言理论、词汇学和事-物命名等三方面探究《荀子.正名》在语言研究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名思想源自孔子,它立足语言文字名实关系的深入分析,对中国训诂学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呈现出"正反合"的整体规律。先秦时期,正名思想落实于具体的语文解释,开启了声训、形训两大体式,为语言文字的理据探寻提供了基本的训诂形式,这是正题。到了汉代,正名聚焦于经学、小学领域,其鲜明的经学化倾向导致了训诂的随意性与名实混淆,走向了正名的异化,这是反题。汉末以许慎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家纠正流弊,树立起训诂学的实学传统,实现了正名的复归,这是合题。秦汉"小学"是中国训诂学史的开端与底色,在正名思想的影响下,奠定了训诂学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