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大潮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也日趋严重,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消亡,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殊性,对保存和再现的具体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在全面调查发掘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保护.本文拟从数字化手段出发探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以南京云锦为例进行阐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长远发展探索一条可行之路.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江苏是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近年来,江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断努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邹争 《声屏世界》2017,(3):55-56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形式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肩负着延续和传播文化的重任.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本文探讨地方电视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来,文旅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结合现代融媒体技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有着积极意义。本文提出通过利用现代融媒体技术,探索湖南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宏州地处桥头堡建设前沿,是云南民族文化之窗。本文以德宏州为例,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机遇及保护现状,重点分析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各地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越来越大,档案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张家界除拥有世界级的自然遗产,还有着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艺术,各族先民们留下了多达15大类70多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桑植民歌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中,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切关系,后者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文章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对策,以实现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能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小榄菊花会具有800多年历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1月,小榄菊花会的诞生地——中山市小榄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设立广府文化(中山小榄)生态保护实验区。本文通过小榄菊花会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和发展历程,试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生态中扮演主导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生态链中所发挥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火相传使文化生态得到活态保护,从而使当地的文化生态得以良好延续。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记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对地方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及现实价值。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分散进行,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积累、保存、利用和合理布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档案馆、图书馆应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保护体系,在政策法规的规范及保障各权利主体利益的前提下共同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制定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无形文化遗产又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的记忆,属于传统的民间文化。2011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所指的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活着的文化记忆,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的上述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建立档案馆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做了界定,论述了建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如何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重视载体和文化内涵的双重保护的观点;并从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版现状入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出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业应努力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生态民歌在主流媒体上闪亮登场,随着最年轻的节日--文化遗产日的诞生,随着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出,人们第一次近距离、全方位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惊叹于我国拥有如此众多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文化界、知识界多年努力的成果.盛世有忧,一件事情被特别重视,说明了这件事到了不得不关注的危险地步.在非物质遗产保护问题上也不例外.文化行政部门、民间文化传承人及专家,这三者是民间文化普查、保护及振兴工作的主要力量.然而,出版业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辅相成、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保护和弘扬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出版人理应认真研究并积极行动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琼飞 《出版广角》2016,(12):77-79
加强海南本土文化建设是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建设、提高海南文化旅游的必然措施.作为本土文化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核.但目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严重不足,知名度颇低,而影视开发则是扩大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的有力途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开发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海南应当抓住国家战略建设的机遇,采取多种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开发.  相似文献   

14.
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加强保护。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切关系。本文论述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图书馆管理者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功能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时代背景和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向,让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处于"封闭与开放"的双重节奏中,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碎片化的文化事象,而是有着与中国社会文化延续同步的体系性。基于此,笔者梳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与文化叙事,并借用"文化中国"的概念,展示出"国家"叙事如何通过历史、地缘和文化的表述,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延续、解构和重构。与此同时,本文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复兴,对于当代构建"国家"叙事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的多元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记忆的瑰宝,但面临着多样性受损甚至“历史性断代”的危险.云南省档案局结合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突出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积极建立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体系.同时,拟通过加快制定长效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数据库、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等措...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凝聚力量的源泉。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主动参与到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在分析文化自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具有宣传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宁 《图书馆学刊》2010,32(12):11-13
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信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组织与协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高校图书馆通过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环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