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今。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中华民歌,却缺乏滋养其蓬勃发展的土壤和氛围,大量反映历史故事、人物和人民生活的民歌正逐渐被人民所淡忘并失传。笔者通过将民歌与流行歌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对民歌的好奇和兴趣:让他们感受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歌歌词、曲调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之情.让民族文化在民歌学习中永久传承。  相似文献   

2.
取材于云南文山、由文山本土作家创作电影的《阿峨之恋》是一部以壮族民族综合文化为题材(如:壮族版画、壮族民歌、壮族服饰等等)而创作的彩色故事片,于2008年10月13日公映,被誉为"新时期"的《刘三姐》。本文主要围绕影片对壮族原生态民歌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用、以及影片中壮族民歌合唱与对唱的应用这些角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民歌作为民俗文化中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属文化系统即精神文化范畴。通过繁昌民歌田野调查实践,对繁昌民歌中包含的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中呈现的民歌进行详实梳理并例证了二者的密切关联。民歌记录历史、承接文化,映射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民俗文化则是民歌传承中重要"物"的载体。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民歌"活体传承体系",将开展民俗活动与传唱民歌链接起来共同发展,才是民歌康健"传承"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本文闸述了民歌的内涵,追溯民歌的发展历史,分析民歌流传地域广度、时间长短等因素对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的奇葩—民歌发扬光大。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如何给民歌赋予时代特征,激发人们(尤其是中小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热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歌之初入手,阐明人性之歌和动物自然呼号的区别,以实例证明雏形民歌的自然存在,驳斥传统民歌概念错误,从传统民歌概念的现实误导,从雏形民歌的特点分析,论述了雏形民歌概念价值。  相似文献   

6.
信阳地处河南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信阳民歌作为中国汉民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南北文化的交融使信阳民歌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它既有西、北方民歌之高亢、嘹亮、奔放、豪迈之风尚,又有东、南方民歌之细腻、婉转、靓丽、悠扬之韵味。民间歌曲极其丰富多彩,在各县流传着许许多多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民歌,它们汇成了一个巨大的民间歌曲海洋。本文主要对河南信阳民歌的风格及艺术特色进行探讨,并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这对今后进一步研究信阳民歌乃至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种类型,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它既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积淀,也体现了各民族艺术的精华。文章根据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及要求,结合实践,将优秀的传统民歌引进中学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民歌之美,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体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勤劳勇敢,且能歌善舞,羌族民歌记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的艺术灵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以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初探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羌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积淀,给我们研究历史和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文就有关民歌研究的价值做以阐述,进一步提出保护民歌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云南文山壮族民歌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至今广为流传,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文山壮族民歌生长环境、民歌种类、表演方式、历史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崔瑜 《时代教育》2010,(8):23-24
民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通过分析民歌在历史和现实视角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民歌的文化价值,明晰民歌在人类的观念、行为、制度中的作用、地位和互动关系,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因其所体现的朴素、自然、清静之道,可谓之民间歌曲“神”之所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绕不开的一个美学思想,并贯穿于中国音乐的发展之中,是民间歌曲之筋脉。从“大音希声”出发,剖析民歌中所特有的质朴与审美意蕴。最终论证民歌是“以天合天”,从而契合了“希声”最本质的“大音”。  相似文献   

13.
皖西大别山地区兼属淮河、黄河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形成了皖西大别山非遗民歌的丰富多彩和数量繁多,其中最璀璨、特殊的存在——红色民歌,在大别山地区广为流传。红色民歌借助传统民歌曲调,在内容上展现了革命时期,皖西人民坚忍不拔的革命勇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日益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皖西大别山区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原生态民歌失传最快,保存更困难,应该优先得到保护.民歌的创新与发展不能以丢掉民族艺术的个性特色、颠覆传统艺术、迷失文化精神为代价,民歌的继续发展必须采博物馆式的保护,以维护民歌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歌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76):157-159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在民间艺术产物中最不缺乏的就是以生活为蓝本的作品,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劳动人民丰富的精神财富。在众多民间艺术中,民歌极具民族文化色彩,甚至可以说独占鳌头,向世界传递了丰富多彩又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因此,作为华夏子孙,小学生们更应当努力学习民歌文化、了解民歌文化,在优美又朴实的民歌旋律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民歌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民族精神。民歌可谓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人民群众的集体加工及口耳相传,逐步形成。民歌中所塑造的形象可谓是生动鲜明的,它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与情感。民歌有地域之分,不同区域的民歌带有当地不同的风情。湖南民歌作为诸多民歌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本文将从多元文化语境下探析湖南民歌的现状,及其所具有的特征,以期为其传承与发展寻找到更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王东 《语文知识》2013,(4):27-29
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分裂对峙,导致了南北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本文选取作为南北文学形式之一的南北朝民歌为研究对象,从语言角度探讨南北民歌的差异,以管窥南北文化之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大运河民歌指流行流传于大运河船民、渔民和沿线居民中的民歌俗曲.这些民歌俗曲的传播接受,以大运河为依托,具有因河而生、依河繁衍、沿河流转的特征.大运河民歌是大运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大运河沿线区域的风土人情与民众的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内容.大运河民歌是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重视、加强大运河民歌的整理研究,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助力大运河沿线地区打造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大运河文化资源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多赢.  相似文献   

19.
巢湖流域是巢湖民歌的主要产生、传唱地。巢湖民歌种类繁多,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等。巢湖民歌思想健康、内容丰富、魅力独特,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巢湖民歌艺术手法多样、生动,表现生活面广,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第一批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之一。根据当下广为传唱和文献记载的巢湖民歌,分析巢湖民歌的类型概况、思想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发展方向,以期推动巢湖民歌研究更加深入,使其能在当今多元的文化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义畲族民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民歌是畲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本文从武义畲族民歌的内容,武义畲族民歌的特征,武义畲族民歌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变化三个方面阐述武义畲族民歌,对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