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族地区开发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就是要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开发的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因地黩宜的开发各地特有的课程资源,为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可靠酡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何谓课程资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在此,课程标准明确地说明,教师也是课程资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目的第2条,还明确地说明了历史教师在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作为中学历史拓展型课程的乡土史教学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育部制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其中就包括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拓展和整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积极地开发并合理利用好这些历史校本课程.福清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据史志记载和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遗物证明,早在4000-6000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给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程资源.近年来,我们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为着眼点,充分整合福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程教学中可发掘利用的课外资源是非常多的。在历史教学中,要合理地整合、运用这些资源,为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服务。  相似文献   

6.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课程资源,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因此,教师要善于搜集和积累地方历史资料,把乡土资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科书是高中历史课中最主要的教材,但不是唯一的历史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使用教科书,合理地增加、删减和调整教学内容。如果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增加课外知识,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有助于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开发课程资源。但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增加课外知识时一定要符合课文主题,要合理、适量,新教师运用时尤其要慎重。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具有独特性,它拥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是历史课程实施的保证,也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当下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从建立新的历史课程资源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两方面进行分析,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9.
王兰 《学周刊C版》2011,(10):86-86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以及历史课程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丽华 《中国教师》2013,(Z1):150-150
<正>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三类,即文本、物件和人力资源,历史教育者在历史教学中,要立足于这三大课程资源,切实推进历史新课改。一、文本资源利用(1)教材。教师教学主要依靠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所需的人才类型也在变化,教育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所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开发多样化、本土化的课程资源是打破以教科书为主要学习材料的传统课程体系的突破口。本文试图对陕西省农村初级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相应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既可以丰富现有的英语课程资源研究,也可以为农村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际,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初中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历程,总结已取得的经验,探求仍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初中的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新课程改革突破口的校本课程开发已逐渐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剖析了影响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诸多因素,针对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提出六条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广西农村中学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以贵港市桥圩高级中学为教学试点,对广西农村中学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教学实验.事后调查分析表明,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优先选择健身价值较高的民族体育项目、选择趣味性浓且易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发民族体育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性作用等问题.为加快广西农村中学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进程,提出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强民族体育场地器材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适当增加开发经费投入与加强学校体育安全体系建设等举措.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课程政策、学校教育哲学与办学理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行政支持、家长与社区参与六大方面的条件。从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的情况看,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哲学与办学理念不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师资水平堪忧,没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农村地区潜在的课程资源丰富但开发能力欠缺;校本课程开发缺乏行政支持;家长与社区不支持校本课程。因此,农村中小学要开发有效的校本课程,需要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加大行政支持力度,促进家长与社区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全面性的任务。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是有其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当前,名校未能有效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需要在政策指导、条件营造、项目联动和合作资源建设等多方面着手以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是农村初中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受到了开发环境和开发主体等因素的制约.面对这一现实情况,若要使校本课程开发真正起到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的作用,就必须改善校本课程开发的客观环境,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自身素质,建立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査、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査,调查显示: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的配备基本达标,师资队伍的兼职比例较大,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整体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不容乐观,科研水平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对制约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努力创建优美、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创建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假山耸立、凉亭美观,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美的情感;创建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关系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影响着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历史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民族地区所特有的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针对民族地区历史课程资源特性进行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