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随堂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了我国高校随堂演示实验的开设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提出了我们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2.
何惠华 《科教文汇》2013,(15):170-171
初中科学随堂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随堂实验的特点有器材简易、操作简单、短时明显、时机灵活、创新开放和系统有序;其实验内容来源有改编演示实验、改进分组实验和注重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和"讨论"等栏目;其实验器材来源简而易得。  相似文献   

3.
何惠华 《科教文汇》2013,(5):170-171
初中科学随堂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随堂实验的特点有器材简易、操作简单、短时明显、时机灵活、创新开放和系统有序;其实验内容来源有改编演示实验、改进分组实验和注重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和"讨论"等栏目;其实验器材来源简而易得。  相似文献   

4.
从现行中学化学教材来看,实验教学外延很广,有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演示、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等。但这些实验的教学如果表现方式一成不变,仅仅是呆板地按书本再现出来,那么如何使化学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整合为随堂实验的探究,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应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联系生活实际、变演示实验为随堂实验、深入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这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措施,为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孙应伦  范文彦 《科教文汇》2007,(4X):114-114
本文介绍了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整合为随堂实验的探究,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应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小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指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的小实验,即在演示实验教学基础上增设小实验探究教学,它的“小”即是相对于精密的实验设备而言,也是相对于繁琐的操作过程而言。它包括师生对课常演示装置改进、创新的自制教具小实验,开发利用身边生活用品的学生随堂小实验和启迪性小实验。在新课程中它一般地出现在上述的中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和学生设计实验。小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广大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志斌 《科教文汇》2013,(25):64-65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独立自主的素质,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思维以及掌握科学的方法原理,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目前高校的物理演示实验由于技术条件和仪器设备的限制,影响到了实验的正常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周围,尤其在高校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使用,其中计算机对物理演示实验的控制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通过多媒体展现了传统实验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展现的演示,尤其是Excel、Origin和MATLAB软件的使用,更好地分析和研究了实验的数据和图形变化。计算机技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的难题,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独立自主的素质,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思维以及掌握科学的方法原理,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目前高校的物理演示实验由于技术条件和仪器设备的限制,影响到了实验的正常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周围,尤其在高校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使用,其中计算机对物理演示实验的控制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通过多媒体展现了传统实验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展现的演示,尤其是Excel、Origin和MATLAB软件的使用,更好地分析和研究了实验的数据和图形变化。计算机技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的难题,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