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对外语教学与考试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国家外语能力等级量表是建设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的基础,通过提供统一的能力标准,在外语学习、教学和测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目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借鉴国外语言能力标准研制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英语教育教学实际,已初步建成具有国际规范的描述语库。"十三五"期间,将加快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适时推出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实现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与现有外语考试的衔接或整合,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助力外语教学改革,推动分级分类考试,提升外语教育质量和成效。  相似文献   

2.
提高教学质量对高校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欧洲语言教师测评网格(EPG)为高校优秀外语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依据和测评可能。文章依托该测评系统,从资质、核心教学能力、横向发展及专业化培养等角度提出高校创新型优秀外语教师培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参照国内外语言量表研制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描述语量表化的一个可行方案。对如何抽取学生语言行为样本、收集描述语和学生语言行为表现的匹配数据、设计带锚题的描述语调查问卷等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从"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启动会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总体方案论证会"上获悉,我国启动首个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提出制定国家外语能力量表,明确外语能力标准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考试质量标准,规范大规模外语考试。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表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应以标准建设为核心,建成一套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覆盖各种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启动会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总体方案论证会”上获悉,我国启动首个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提出制定国家外语能力量表,明确外语能力标准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考试质量标准,规范大规模外语考试.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表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应以标准建设为核心,建成一套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覆盖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的评价系统,使我国的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相似文献   

6.
简仕慧 《英语广场》2023,(12):101-104
提升教师语言测评素养是构建我国外语测评能力体系的重要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对此概念的构建及发展过程,结合英语听力特征,探讨提升高校英语听力教师测评素养的途径,认为教师应立足语言学、语言测试和教学法等学科教法知识实现对学习过程多角度、多方式、体系化的动态关注,同时应结合具体学情提高命题能力和成绩反馈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应为提升教师测评素养提供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83):113-114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改革实施多年,其教学目标经历了从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再到核心素养这一价值转向。本文深思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现状,分析基础外语教育目标偏离的致因,探讨中小学外语教育目标的归正思路,寄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教学和测评事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要在加强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认清并恰当地处理外语基础教学中教与学、语言知识讲授与语言能力培养、句法教学与语篇教学、母语与目标语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两种语言对比发挥母语的优势,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加强句法和语篇教学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正确处理考试、教学与考试结果的使用三者的关系,需要立足于我国语言教育和测试的实际,需要保证测量的有效性,整体考虑试测、等值、主观题评分、效度等影响测量科学性和公平性的因素,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符合国际教育测量专业标准的、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外语能力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杨燕丽 《文教资料》2014,(26):189-190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自问世以来,对欧洲及其他国家的语言教育和实际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就该框架下提出的外语教学新概念和共同语言能力量表,在第二外语课堂的实际应用做了一些思考。在参考该框架的基础上,从学习者的需求、动机、个性和潜能出发,对第二外语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评估办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构建一个适合第二外语课堂的语言学习体系给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