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演绎"读"的方式和效果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不难发现,"读"的演绎有其科学又灵动的轨迹。一、读在语感障碍处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作为语文学习最本质的东西,语感体现在我们课堂上就是能对语言文字产生预见性的敏感。具备这种敏感的学生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核心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训练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训练学生的"语感"时,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感知评判的尺度。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郭沫若同志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阅读教学中,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努力提高感受语言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王小东 《广西教育》2011,(34):21-21
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力、理解力和领悟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因为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进而对文本形成整体的感知和积累。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无论是对阅读,还是写作,语感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加强诵读,让学生从吟咏诵读中习得语感;其次,在诵读中发挥想象,想中理解,培养语感;再次,敏锐地语感与对现实生活的敏感是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实际,是形成丰富语感的途径之一;最后,就是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强调背诵,背中积累对培养语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正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它具有表情达意、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表达能力等作用,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朗读并不是在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反复中"轮番轰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要让学生学会在各种语言环境下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读"达成培养语感的目标呢?以下谈一些个人的做法。一、具体画面中"读"出语感朗读训练要努力使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儿童的心中"活"起来,心中有了形象,朗读时才能再现文中的情景。如果能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积累,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仿照句式说话,发展学生的语言。一、指导朗读,增加语感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中自主涵泳、读中感悟的重要性。语感就  相似文献   

9.
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流畅的朗读不但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朗读,并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语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11.
陈禄元 《教师》2014,(33):35-36
正语感,简言之,即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它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核心。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是否深刻、全面、灵敏。训练语感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基本、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多读。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只是特定的符号,它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意旨,只有通过人的阅读才能被感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感呢?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建国 《小学生》2012,(12):33-34
"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议"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那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直觉。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言学科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多读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积累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时明确读的目的,上好阅读指导课,注重阅读技巧,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读"占鳌头,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解,读中抒情,读中积累语言,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黄惠 《广西教育》2011,(4):14-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形成的。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读"。  相似文献   

15.
“语言敏感”是语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母语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一面,那就是学生在生活的滋养下可以自然习得,但这种“习得”还是粗浅的、零散的,不足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学在因势利导肯定“生活习得”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学生语言敏感的训练与培养,要抓好语言敏感“学得”这一环节。怎样抓好语言敏感的“学得”这一训练环节呢?一、典型剖析,针对引导“典型”剖析即选取高考典型题例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语言敏感的考查类型有所了解。[例]1993年全国卷28题B项:“…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从语文新课标的表述与指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读"中学生可以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会语义、再造语境,从而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读"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对语文教学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学会"读",感受阅读乐趣,感受文章中的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内涵以及领悟语言规律;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读"有明确规定: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培养他们良好语感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让语感的"灵性"的阅读中尽情地跃动呢?一、感受语言,激发语感人们常常会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诉说情感,所以万古文章皆含情,而读者大多为其情所感动,也深刻体味到作者的悲欢喜怒。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受?是因为我们介入了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