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别吝惜拥抱     
多年前,我有幸为麦当劳公司扮演罗纳德·麦当劳这一角色。公司每个月都有一个常规活动,叫"罗纳德日"。那天我们会尽可能多地去探视那些无人问津的社区医院,把祝福和欢笑带给他们。能为那些身处逆境的大人和孩子们带去快乐,我深感自  相似文献   

2.
黑白照片     
这个故事我讲过很多次了。是讲给谁听呢?讲给大人们听。 大人分很多种。喜欢儿童文学,喜欢图画书的;喜欢儿童阅读这件事,喜欢知道孩子应当读什么书的。不管喜欢什么的,反正,他们都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有的说:“我就是喜欢听你讲故事!”我一听见别人这么说,结果,睡不着了!  相似文献   

3.
桑树     
<正>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个说法很容易得到乡下孩子的认可,道理很简单,乡下的孩子像猴子一样喜欢树。大人们也喜欢树,但是,他们有他们的理由,都是功利性的。大的功利是"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小的功利则有些笑人,他们在墙上写道:"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祖国绿不绿、家庭富不富,这些和我们没关系。我们就是喜欢爬树,爬过来爬过去,树不再是树,成了我们的玩具了。有一点我要强  相似文献   

4.
"放学后按时回家,好好做作业,别玩电脑……"当妈妈的唠叨声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时,我心中就有满腹的话想对她说。大人总是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其实我们小孩有时比大人辛苦多了。在大人眼里,我们只是懵懵懂懂的孩子;他们认为,在读书上小孩就要听大人的话,要求我们一定要参加这个辅导班,那个考级班。  相似文献   

5.
2008年,儿子在江阴山观实验小学上一年级,那一年,我也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他们班级三个"故事妈妈"中的一员。我很喜欢他们学校的这个"故事妈妈"活动,因为我喜欢给孩子讲故事。我不光给他讲书上的故事,还给他讲我们身边的事,给他读报纸,讲新闻……凡是觉得对他有意义的事情,我都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法式巧克力” 妈妈常带我去一家书吧看书。我喜欢那儿的“法式巧克力”。浓浓的热巧克力上面浮着一层雪似的奶油,像“卡布基诺”的一样,妈妈喜欢“卡布基诺”,我喜欢“巧克力”;大人总喜欢“自找苦吃”,而我们比较直接,我喜欢“法式巧克力”。“卡布基诺”的奶油上有碎的巧克力末儿,“法式巧克力”上是巧克力浆。我每次都希望他们多挤一点,像在麦当劳吃“巧克力圣代”一样,“再加就不漂亮啦!”我真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永远那么在意外表?我喜欢“法式巧克力”;加了  相似文献   

7.
国庆长假期间,接受《课堂内外》和SOHU读书频道的邀请,到山东省高唐县参加了这次捐赠活动。这是个美丽的江北小城。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是那么真诚、那么执著地热爱着文学、憧憬着梦想,不禁让我想起了属于自己的中学时代。——题记我时常说,“80后”是第一个孩子。在“80后”之前,这个世界上没有孩子,有的只是大人的世界,我们听大人的话,做大人让我们做的事,以“小大人”的称谓为荣,直到我们成为大人。这世界的道德与约束都是大人的,我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成长,直到有一天,泯灭了所有童心,也成为大人。但“80后”的出现,将这个世界分为两…  相似文献   

8.
安静的孩子     
安静的样子很乖,老师家长很喜欢我们安静,他们常说:“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大人们喜欢安静,大人们更喜欢让他们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很多时候,他们讨厌多嘴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一篇学生征文的"刺激""我们不喜欢像木偶或者道具一样被老师刻意点缀在活动的某一处,不喜欢目光呆滞、神情木然地听大人们没完没了地讲话,不喜欢老师总怕我们在活动中出差错而一遍又一遍地教导。我们喜欢自己策划、自己创造、挑战自我、充满新奇的教育。"这是2005年春天,我读到的一篇学生征文《这样的教育,我们喜欢》。扪心自问,学生不喜欢的事情,我们到底做了多少?我们的教育究竟给孩子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那些调皮、喜欢恶作剧的孩子,人们称之为“皮大王”。大人往往只看到他们的短处、坏处,却忽视了他们的长处和好处,这未免有点偏颇。孩子喜欢恶作剧,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1、儿童天生好奇,他希望探求一下当自己的言行与成人要求相违背时会有什么结果。 2、常常受到成人批评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喜欢尝试大人的活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对大人说:“我自己来。”尽管做起来总是事与愿违,可对他们来说,做每种家务劳动都是一件新鲜而又奇特的事,但是,许多家长却认为,孩子还小,做起家务来碍手碍脚,不如干脆自己做,而且还有危险。由于观念的不同,导致现在的孩子在动手能力、责任心方面有些不如人意。为此,我们根据幼儿同的苏州市级课题:“动手做,学会生活”,制定了子课题“学做家务,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了"自制晨间活动玩具比赛"活动,由此,我们班新增了不少自制的晨间活动玩具,如纸球、小手爬、小飞盘、毛毛虫、竹马、小推车等。开始,孩子们用这些玩具开展晨间活动,玩得挺开心。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很多孩子宁可结伴闲聊,也没有兴趣玩了。在活动室,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结果大多数孩子说喜欢玩大型玩具,还有部分孩子说喜欢玩攀爬墙,几乎没有孩子说喜欢玩我们精心制作的那些玩具。我细细地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萃》2001,(9):66
韩寒在接受一些记者采访时对教育提出批评。从事教育的大人——板着面孔,不了解孩子的世界“我那时动机很简单,就是想让那些所谓从事教育的大人看看,我们到底是怎么一个状态。但后来发现其实他们根本不会倾听我们的真实想法。他们基本上是与孩子的生活脱节的。他们每个人都以教育家的面孔忠告大家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教学模式化倾向严重  相似文献   

14.
头条人物     
<正>英国小女孩为环保发声改变塑料污染,我们也能做些什么并非儿童套餐配上玩具就能讨得孩子喜欢。英国两个小女孩,7岁的凯特琳与9岁的埃拉,发现麦当劳儿童套餐分发的廉价硬质塑料玩具,并没有想象中受孩子喜欢,相反它们大多很快就会被扔掉。于是她们发起请愿,要求各大快餐店重新考虑分发的东西。"我们喜欢去汉堡王和麦当劳吃东西,但孩子们收到塑料玩具后,玩几分钟就扔掉了,进而伤害动物并污染环境。希望他们给  相似文献   

15.
打气筒     
<正>一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看大人们干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铁匠怎么点火,怎么锻造锄头;裁缝怎么转动缝纫机,怎么缝围裙的口袋……看起来他们似乎比那些手艺人还要在行。要是让他们顶替那些手艺人干活,一定会得心应手,连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总有些问题是大人们希望孩子永远不要问的,可是那些小屁孩总是在无意中让爸爸妈妈陷入尴尬的境地。"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直活着,长生不老呢?""妈妈,为什么你没有小鸡鸡呀?""妈妈,世界上最大的数字是多少呀?"……他们就喜欢这样刨根问底儿,问题似乎无穷无尽,甚至有时候还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6,(Z2)
不管你的个性是哪一种,无论你天生自来熟,还是胆小、内向,有一些一般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交朋友。愉快佳佳(四年级):我的朋友很多,我们彼此喜欢,相处得很愉快。我的方法是:用愉快的态度培养友情、用愉快的态度对待朋友。只要一句“我喜欢和你交朋友!”就可以传达你愉快以及喜欢这个朋友的信息。愉快是一种世界语,是孩子、大人、外国人都可以了解的。  相似文献   

18.
郝燕 《家长》2014,(10):41-41
正中外古训都告诉我们,不要玩你的食物!这一条在我们家是不遵守的。我们家的原则是,什么都可以是玩具。同样的,我不认为厨房是孩子的禁区,那些从小规则感建立得好、能听得进大人建议的孩子,会知道危险所在。你要告诉他们,哪里以及哪些是不可碰的,然后,就可以让孩子在厨房里帮忙啦!  相似文献   

19.
正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大人把孩子当成"宠物"来逗乐。有的大人喜欢捏捏小孩的脸蛋,夸赞他好可爱;有的大人喜欢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节目,孩子不愿意就觉得很丢面子。我的侄女也会被大人要求表演节目,她的性格相对内敛,并不是一个爱表现的孩子,在生人面前总会表现得非常不自在。因此,只有心情好的时候,她会答应表演节目,否则就会拒绝。看到她说"不"的时候,我很开心,这一点她比我强。来到美国,我发现,幼儿园很注重保护幼儿的人  相似文献   

20.
张燕芳 《文教资料》2012,(1):129-130
大自然是二十四小时向幼儿开放的教室。多带幼儿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中,从孩子眼中你会发现很多教育素材。他们往往对那些常被大人称为"旁门别类"的东西最感兴趣。本文从观察孩子的活动,发现好的教育素材,以及适合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展开探讨,佐证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