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2,(11):155-155
在您家里,孩子是否从不主动收拾玩具?依赖性强?犯错后不承认?不愿意和人交流?胆小不敢上台表演?遇到困难总是退缩?……这些问题一定让您感到困扰。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担当责任并且有自信心呢?9月16日,北京市妇联携手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父母必读杂志社共同举办了“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主题讲座。特邀著名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宗春山老师,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人手,解读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传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现在不少父母存在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实,孩子不自信的根源在家长身上,是家长教育不当,对孩子往往过分的挑剔所致。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一是从小抓起。作为父母,在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的同时不能忽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否有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是否有现代人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所有这一切,均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密切联系。因此,家长若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千万别忽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有助于孩子成材。二是尊重信任。心理学研究表明,尊重、信任、鼓励和期待的…  相似文献   

3.
儿子今年才入初中。开学之时,学校组织家长听素质教育讲座,校长主讲,内容非常精彩。其中讲到如何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时,校长提醒我们:一定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把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较,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4.
家长在对孩子自身能力培养和性格养成中要注重孩子自信心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儿子今年才入初中。开学之时,学校组织家长听素质教育讲座,校长主讲,内容非常精彩。其中讲到如何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时,校长提醒我们:一定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把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较,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校长还举出精彩一例:如果老师在课堂提问"一加一等于几",有学生答"一加一等于三",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能说"错了",而应该说:"你好有个性哟!"最后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孩子自信心等品质的培养。但是,成功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品质,自信心就是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品质。所以说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是刻不容缓的。从幼儿自信心来自家庭的熏陶;幼儿自信心依靠教师的培养;幼儿自信心需要同伴的肯定和幼儿自信心凭借自身的努力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建立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正>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家长忽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味溺爱,使孩子过分依赖家长,导致孩子独立性差、适应性差、害怕孤独等状况。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一、在行动中积累自信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促使孩子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更是一种能使孩子赢得成功的催化剂,自信往往是获得成功的一把钥匙。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能为他将来参加学习、工作、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将来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成功扫除障碍。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把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9.
黄春梅 《广西教育》2014,(25):51-51
正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它能够激励人们积极行动,坚持不懈地追求自认为可以达到的目标。因此,培养初中生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笔者所带的班级里,有的学生上课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早读、晚读也不读出声音,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敢向老师请教,做事缺乏自信。对此,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走出"我不行"的阴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一、由家长主动担负起家教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要求家长主动承担起辅导孩子功课的任务,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树立起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短波     
钟能斌  刘薇 《江西教育》2011,(11):25-25
<正>日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和万载县赤兴初中共同举办了一场以"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为主题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300余名学生家长、教师认真聆听了专家报告。讲座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后进生变成好学生、培养孩子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让孩子学会感恩等四个方面入手,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向家长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家长们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但据调查发现,在幼儿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聪明、很差”“不如别的孩子”;一些孩子在集体场合胆怯,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于一些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不愿尝试,显得很自卑。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所重视,而作为我们幼教工作者,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有意…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不仅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想象力等能力发展,而且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但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如何为孩子们推荐图书,引导孩子的阅读方向?11月1日上午,北京市妇联携手父母必读育儿传媒、耕林童书馆特邀丹麦童书专家迈普里斯·安徒生在北京出版集团12楼多功能厅举办了"儿童阅读的引荐与指导"主题讲座。100余位家长参加了此次讲座。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2,(12):154-154
一个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也许需要3年,但染上坏习惯可能只要3天。如何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现象和问题来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呢?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11月3日,《父母必读》杂志携手艾毅幼儿园举办了“孩子前途在你手中一实践篇”主题讲座。特邀香港维多利亚幼儿园家长教师会副会长马慧敏女士,为家长解惑在各个阶段的成长时期孩子所表现出的特性与原因,并现场传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10大实战策略。  相似文献   

14.
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责任感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崇尚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要形成与发展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使他们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家长应清楚要培养孩子承担什么层次与什么内容的责任,或者说,家长应清楚孩子能够承担什么责任、不能承担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15.
邵长学 《山东教育》2005,(33):30-30
自信心是促使人奋进的内部动力,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但有些家长和教师往往忽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和保护。据了解,相当多的家长基本上不肯定孩子,总是批评得多,表扬得少。很少考虑过怎样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缺乏的孩子,常表现为胆怯,遇事退缩,害怕困难,不敢去尝试,不相信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1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有许多家长只是看到自己孩子的弱小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其发展性,片面注意他们的依赖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其独立性,片面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要孩子成绩好,什么都可以包办代替,结果丧失了许多培养和锻炼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其次,家长要积极创设民主型的家庭生活氛围,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并参与家庭决策,从而提高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一、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表率父母应以自身的责任感影响孩子,没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无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及处事方式影响着孩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表率,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自信心是一个人健康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的培养关系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幸福。怎样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充满信心地成长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刘进 《成才之路》2013,(26):30-3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孩子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感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孩子终生收益。一、文明进餐在日常活动中,家长、老师们尽量要少包办多指导,多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初入园时,小班幼儿进餐的习惯不够好,吃饭掉米粒儿,不吃的菜到处扔,有的甚至扔到其他小朋友的饭盆里,弄得满桌满地都是。我们这时不能随便指责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一、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应以自身的责任感影响孩子,没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无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及处事方式影响着孩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表率,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