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芊 《考试周刊》2009,(47):67-68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作文个性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用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素材;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走个性化之路,充分张扬个性,写出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2.
戴玉怡 《教师》2010,(14):78-7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要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要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翠琴 《教师》2010,(36):92-93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感官去体验和感受,并同步展开作文练习。小学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发挥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性、新颖性和发散性作用,切实做到素材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表达个性化,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提倡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作文。而生活体验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础。文章围绕回忆生活经历,唤起曾经体验;再现生活场景,表达真实体验;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概括生活感受,创造生活作文四个方面阐述学生的生活体验对个性化作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感官去体验和感受,并同步展开作文练习.小学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发挥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性、新颖性和发散性作用,切实做到素材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表达个性化,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点燃激情,张扬个性,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尊重学生自由发展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捕捉真实的外部世界,关注人性本真,展现个性风采。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个性化作文,简单说,就是学生自主写作,写出个性化的文章。真实是个性化作文的灵魂——真实感受的表述,真实思想的支撑,真实情感的宣泄,如何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笔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资讯·声音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走向作文教学历来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人为本,提倡个性化表达,亦是中外作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个性化作文,即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表达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个性化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用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表现自我、完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具有主体性、真实性、独特性、民主性及创造性等特点。作文教学个性化的实施:1、充分展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采。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难以走出模式化的圈子,与教师缺…  相似文献   

10.
薛英 《广西教育》2013,(5):41-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个性化原则,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于作文总是一筹莫展,写出来的总是一些空话、套话.如何让学生有话可写,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提倡习作个性化,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真实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个性化写作,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但在实践中,由于作文教学存在着功利性,学生写作形成应试模式,忽视个性的发展,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模式化。个性化写作就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为目的,鼓励学生真实的表达,形成自己的作文特色的作文教学。它要求教师不拘泥于传统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健全完善学生的人格特征,让作文教学沐浴"人文"的灿烂阳光。一是要通过挖掘教材经典课文以及社会与自然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二是通过拓宽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把自然、社会变成学生情感体验的场所,让他们用眼去细察,用心去感悟、去理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淀浓厚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三是积极倡导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把写作提升到生命的层面,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上有创新意识,努力开发出符合二十一世纪学生特点、与时俱进的作文命题,以开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应具有个性化。本文指出,原生的思想、朴素的真实、独立的自主、创意的新颖是使学生作文具有个性的主要内涵。教师需要用心去开垦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6.
蒋可菡 《生活教育》2014,(23):119-121
正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一、鼓励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1.每日一记,积累素材。作文,是学生描写生活的过程,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  相似文献   

17.
张军 《成才之路》2012,(8):35-35
正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是内容的灵魂,语言文字是为内容服务的。作文训练就是训练自己用语言文字正确、生动、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立意、谋篇、遣词、造句要建筑在自己的真实感受之上。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编造美丽的谎言,表达虚假的情感,这样就等于抽掉了作文精髓和灵魂,失去了作文的活水源头,剩下的只是貌似像样的躯壳。教师一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往往是绞尽脑汁去思考,总找不到素材,总想写点新奇的东西。其实,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为达到教学目标,赶鸭子上架,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就会失去"个性",迷失"自我"。作文教学应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回归"自我",鼓励"个性化"作文。下面探讨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一、作文教学目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于"人"。应当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观,鼓励每个学生尝试个性化的语言表现手法,表现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注意: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富有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形式、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写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