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转变学校教育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德育生活化的开展,积极开展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2.
积极为高中学生搭建良好的德育课题研究平台,不断拓展德育课题研究资源,让学生通过德育课题的研究在参与、体验、感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多种能力的养成,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良好方式。"德育课题"是相对学校教学学科的课题而言,"搭建德育课题平台"指的是学校为学生在德育领域开展课题研究、施展才华而创造的机会、形式和实践的舞台。从2003年至今,我们坚持开展的"班班有课题,大家勤参与"学生德育课题研究活动,就是想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获得丰富感受、体验及研究成果的展示过程中完成道德的内化、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的树立。  相似文献   

3.
和谐德育是学校的重点,学校的德育是全校性开展的,遍及校园每个角落,慧及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成才又成人。  相似文献   

4.
"三位一体"是一种联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对学生全方面开展德育的教育方式。从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学校与家庭结合,开展家校互动;学校与社会结合,开展区校互动这三方面来论述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之建立。  相似文献   

5.
正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充实德育内容,才能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结合本校实际,逐渐形成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德育工作方法。一、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构筑德育根基"德是为师之魂,是育人之本。"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网络介入学生生活给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校德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如何利用网络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降低网络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校通过师生共建网站,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增强了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有效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延伸学校德育课程的教育功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核心素养,进而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校不断改进德育方法,创新德育模式,让学校所有教职工都参与德育,所有课堂都是德育课堂,所有活动都承载提升道德素养的功能。一、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者我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师德为范"的教育观,加强教师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主体,都参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每位  相似文献   

9.
易婵洁 《成才之路》2013,(17):17-17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但是中职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不适应集体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问题。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必须从德育入手,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作为学校、社会、学生之间的"纽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梁海明 《甘肃教育》2014,(15):25-25
正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实施道德教育,应加强对道德建设的认识并协调社会、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要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对象,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理念,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来抓,不断拓宽渠道、挖掘资源、创新机制,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始终要坚守"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是学校教育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德育榜样,并深挖教材、营造德育情境、渗透德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德育与英语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道德观念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责任感、不讲诚信、人生态度消极、崇尚暴力等。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其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注重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的育人能力;树立大德育观,建立人人参与的德育导师制;注重德育的实践性,开展生活德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该阶段受到的所有教育都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班会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一个活动,在开展班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德育以及美育教育充分融合其中,通过班会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小学德育美学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各个学校格外注重对学生德育美学方面的培养。但是在德育美学观下开展主题班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针对德育美学观下的小学主题班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如何才能真正开展好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德育教学活动,文章对"关爱他人"德育主题的三个教学案例探讨。这需要相关部门、学校、教师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帮助学校打造从知晓走向智行的德育教学,需要学校德育教学以真实情境为据点,实现从注重流程的教师传递模式转向注重学生感知的情感体验模式,以及学生自主、学生探索的德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与重心,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就是指立足本校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并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贴近学生、学校、社会,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提升德育工作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如何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思想教育乏力和文化建设薄弱的现象。德育是学校文化的固有功能,学校文化中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校风等三个要素各有其不同的德育功能,彼此之间又相互协调,交互为用,社会和人这两个制约德育目标的客观因素通过网络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对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充满时代气息的学校文化精神,开放办学,开展贴近学生的文化生活,巧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是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德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根本目标,要求学校教育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思想意识。小学时期的学生思想发展不成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正确引导,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需求开始变得愈来愈强烈。小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阶段和重要构建阶段。因此,国家、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在众多的德育措施中,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无疑是最温柔却又能直抵学生灵魂深处的一种,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少年体验式德育教育"实证研究。在具体研究与探索中,概括并提炼出了德育教育的几种实践操作模式。一树立师生典范开展德育活动;二融入真实生活实践德育活动;三德育教育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杨静 《教育探索》2021,(1):52-56
认知理论经历了由传统身心二分的离身认知到身心统一的具身认知的发展历程。具身认知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具身性、生成性和情境性等三点。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学校德育也经历着由离身德育向具身德育的转变。在离身德育中,学校德育缺乏对"人"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在德育过程中被忽视,出现学生身体参与度低、德育方法缺乏互动生成、德育情境创设不合理等现实困境。具身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新转向,对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具身认知开展学校德育,应牢固树立具身的德育理念;让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经验回归道德教育;采用动态生成的德育方法;创设贴合学生经验与实际生活的德育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